撰文 / 張鷗
編輯 / 塗彥平
設計 / 師玉超
來源 / New York Times 作者:Winnie Hu, Kellen Browning and Karen Zraick
題圖拍攝 / Eduardo Munoz Alvarez/GETTY IMAGES
2011年Uber來到紐約時,大都會標誌性的黃色計程車統治著整個城市街道。Uber支付了100萬美元,以獲取允許載客的運營牌照。
當時創立僅兩年的Uber一邊堅持不懈吸引乘客,一邊開始指控計程車行業的低效、腐敗與貪婪。計程車行業則反擊這家外來的「另類」交通運營商給廣大計程車司機們帶來了經濟損失。
如今,在爭奪乘客的戰爭持續了數年之後,雙方選擇了攜手共進。
3月24日,Uber與兩家計程車公司Curb Mobility和Creative Mobile Technologies(CMT)共同宣布合作,通過Uber App向紐約市乘客開放計程車預訂。這也是美國出行行業史上第一次出現這一類大規模協議。
共享經濟已逐漸成熟,越來越多乘客開始接受通過App預定車輛的出行方式。而與新冠共存的第三年,無論是網約車還是計程車,都在努力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過來。這一合作正是在這個關鍵時期達成的。
「一方面,Uber和小黃車的合作就像水和油的驚人融合;另一方面,人們出門攔計程車也好,通過APP叫Uber也罷,坐車過程其實和之前沒有差太多。」前城市交通官員布魯斯·夏勒(Bruce Schaller)說。
從2022年春天晚些時候開始,乘客打開Uber App可以輕鬆選擇計程車,Uber把請求轉給這兩家計程車技術公司,它們便會通知司機接單。車費基於Uber的定價和政策,包括高峰期溢價。
乘客確認出行之前,App將顯示一個預付價格,就像所有Uber用戶一樣。該公司表示,通過Uber App乘坐計程車的價格與他們乘坐標準的個人Uber(即UberX)大致相同。
響應Uber App叫車的小黃車司機也會提前看到價格,根據協議,他們可以選擇是否接受。
計程車更廣闊的機會
紐約市政府官員說,這一合作關係不需要得到該市計程車和豪華轎車委員會(TLC)的批准。
TLC的代理專員瑞安·旺塔亞(Ryan Wanttaja)說:「我們對能夠為計程車司機擴大機會的創新工具都表示支持,這樣的合作使乘客和計程車更容易連接。當然,我們也會持續關注協議的更多細節,確保它符合法規。」
乘客仍舊可以選擇最傳統的方式,在街上揮手叫停計程車,或通過兩個計程車公司自己的App預訂——全市13587輛小黃車都配備了Curb或CMT自己的技術系統,分別連接Curb和Arro兩個App。它們和Uber一樣提供預先估價。
Curb在紐約市擁有200多萬用戶,首席執行官阿莫斯·塔馬姆(Amos Tamam)表示,消費者的日均乘車次數已從2019年的約2000次飆升至目前的15000多次。
「計程車重新回到了消費者的視野中。」塔瑪姆說,「與Uber的合作可能會繼續增加計程車司機的接單次數。」
當乘客通過Uber預訂計程車時,Uber和計程車公司都能夠從中收取費用。
37歲的穆罕默德·拉赫曼(Muhammad Rahman)在紐約開了8年的計程車,他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熱情。他說:「Uber的客戶無處不在。這樣一來,或許我們能夠在計程車不常去的街區接到更多的乘車需求。」
另一邊,Uber司機卻不那麼開心了。50歲的安東尼奧·克魯茲(Antonio Cruz)每周有兩天為Uber開車,他認為自己將面臨來自計程車的更多競爭,尤其是在最豪華的曼哈頓地區。
代表該市2.1萬名司機的紐約計程車工人聯盟認為,計程車司機在Uber上接載乘客,每次出行的收入將比傳統計費方式平均少15%。
事實上,行程費用由演算法控制,這些演算法因應用程序、行程距離、乘客要求用車的時間以及其他因素而不同,很難下定論這一合作會對乘客和司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Uber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提供更多關於計程車選項的細節。
Uber的自救與規劃
2010年中期,時任Uber首席執行官的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說,他的公司正在參與一場全球政治運動,「對手是一個名叫計程車的混蛋」。
Uber進入紐約後,計程車司機指責它造成了計程車乘車人數的急劇下降,載客牌照價值下跌,甚至發生了一系列司機自殺的悲劇。
紐約市開始打擊網約車服務,Uber呼籲客戶向市政廳投訴,政府則以更嚴厲的法規作為回應。接下來幾年,監管網約車平台,設定運營牌照有效期和發放上限,訴訟案紛至沓來。
金融公司D.A. Davidson的高級研究分析師湯姆·懷特(Tom White)說:「Uber進一步展現了自己願意與行業展開更緊密合作的新立場。與計程車公司的和諧關係,也可以幫助Uber緩和自己與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關係。」
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乘客需求急劇下降,許多司機為了安全和更穩定的收入離開了Uber平台。
隨著美國經濟的反彈和各城市放寬限制,客戶回來了,司機回來的卻不多。包括Uber在內,網約車公司幾乎都上漲了價格(50%及以上),乘客的等車時間卻更長。疫情無疑給乘車領域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直到2022年初,Uber宣布,平台上的司機數量達到了2020年2月疫情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然而,許多司機仍然對收入感到不滿。
一些司機向媒體表示,油價漲高,利潤越來越微薄。他們中的很多人減少了駕駛次數,或者根本不開車了。許多Uber的乘用車司機和Uber Eats的送貨司機在各城市發起抗議,呼籲Uber增收燃油附加費,並減少巨額傭金。
3月中旬,Uber宣布向客戶收取每程0.45至0.55美元的燃油附加費,但這對於司機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他們更希望看到按每英里收取費用,而不是單程統一收費。
因此,增加數千名計程車司機,其實是幫助Uber抵消自己司機離開所造成的損失。
紐約曼哈頓的Uber大樓外,司機手持標語,呼籲增收燃油附加費▼
Uber此前與西班牙的2500多輛計程車進行了整合,在哥倫比亞與計程車服務公司Tax Express展開了合作。2021年,它繼續收購了中國香港的HK Taxi應用,並在韓國與SK電信攜手。德國、奧地利和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的Uber也先後與當地計程車公司達成了協議。
與海外市場早已成常態的開放叫車平台相比,紐約(或者說美國)似乎走得慢了一些。
在2月份的Uber投資者日上,移動性和業務運營高級副總裁安德魯·麥克唐納(Andrew Macdonald)表示,希望到2025年,世界上所有的計程車都能入駐其平台。
麥克唐納認為,當Uber提供更多的交通方案時,客戶便會自然而然地從中選擇。消費更多,用戶忠誠度也更高。
3月28日,據外媒報道,Uber即將與總部在舊金山的計程車服務公司Flywheel Technologies達成協議,允許該市乘客通過Uber預訂計程車。舊金山交通局董事會將在4月5日的會議上對此進行審批。
紐約,只是Uber宏大計程車野心在美國的第一站。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