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博物館
大都會博物館大概有300多萬件藏品,一共有5個大展廳,248個陳列室,展品包括了建築、雕塑、繪畫、陶瓷器、金屬製品、傢具、武器盔甲等等,應有盡有。
值得一提的是,大都會博物館,還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文物比較多的博物館之一,其中不乏像唐代大畫家韓干畫的《照夜白圖》、元代洪洞廣勝寺的壁畫《藥師佛佛會圖》等等,這樣的精品。
《照夜白圖》↑
大都會博物館藏《藥師佛佛會圖》(局部)
商業氣息濃厚的大都會博物館
如果我們拿它和大英博物館、盧浮宮一對比就會發現,大都會博物館與前兩者帶著明顯的不同,擁有濃厚的美國味兒。
首先,在博物館本身的性質方面,就有點微妙。如果說大英博物館更像是一間巨大的戰利品陳列館,盧浮宮是一座藝術的寶庫的話,那麼大都會博物館就是個商業機構,在它身上,那種特有的美國式奮鬥,和美國式的商業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這座博物館好東西還真不少,而且它的藏品來源,和大英博物館、盧浮宮比起來,也沒有那麼血腥,更多是靠捐贈、購買和合作。
丹鐸神廟↑
出鏡率最高的兵器館
羅丹雕塑特別展廳
1912年,大都會博物館特別建立了羅丹雕塑特別展廳——也就是現在的800展廳,長期陳列羅丹的雕塑以及歐洲繪畫。這當然是對羅丹成就的一種非常高的肯定。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法國雕塑藝術家。
這座展廳,現在位於整個大都會博物館最受歡迎的現代藝術展廳的過道,也就是說,觀眾在大都會博物館參觀現代藝術,基本上都會從羅丹作品身邊走過,可見大都會博物館對羅丹有多麼推崇。
Eternal Spring
《永恆的春天》,奧古斯特·羅丹,1891年創作,1907年3月完成,大理石雕塑
Cupid and Psyche
丘比特和普賽克,奧古斯特·羅丹,1893年創作,大理石雕塑
Eve 《夏娃》,奧古斯特·羅丹,1881年創作,這個青銅雕塑鑄於1910年。
這件雕塑作品也是羅丹的一件非常著名的作品,為《地獄之門》兩側的兩尊雕塑作品中的一件,《地獄之門》兩側的兩尊雕塑作品分別是《夏娃》(英文名Eve)和《亞當》(英文名Adam)。
一樓歐洲雕塑廳有一組青銅雕塑《加萊義民》,羅丹創作於1884-1886年。加萊義民是一座以表現人物群像為主的紀念性雕塑。它表現的是14世紀英法百年戰爭時期,六位加萊市市民悲壯就義的場景。
大都會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羅丹的雕塑大部分是複製品,可來自咱們中國的文物,可大部分都是貨真價實的原件了。
在大都會博物館的300萬件藏品中,中國藏品佔了很大的比重,而且種類繁多,如商周漢青銅器、唐宋明清瓷器、明代傢具、清代繪畫等等,其中有些還是中國已經失傳的孤品,可謂件件價值連城。
彩繪佛教壁畫《藥師經變》
這寬大的壁畫全長15.2米,高7.52米,在大都會博物館中佔據了整整一面牆壁。畫面上,正中央端坐藥師如來,法相莊嚴,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脅侍兩側,周遭有8大接引菩薩,12神將,各率7000葯叉眷屬,護佑各地受持藥師佛名號的眾生。
整體畫面氣勢逼人,栩栩如生,再加上空曠的展廳房間的影響,讓人如同身臨仙樂飄飄,西方極樂的佛境。
《皇帝禮佛圖》
浮雕以孝文帝為中心,形成前簇後擁的禮佛行進隊列。畫面構圖嚴謹,錯落有致且和諧統一,形象地向我們展示了1500年前,北魏皇室貴族崇尚佛教,列隊禮佛的恢宏場面,是北魏社會宗教生活的生動再現,更是佛教造像漢化的代表之作,是當之無愧的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