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周侃:民進黨「去中」不遺餘力 兩岸民間交流「香火」不息

2022年10月10日11:16:27 熱門 1268

台灣一周侃:民進黨「去中」不遺餘力 兩岸民間交流「香火」不息 - 天天要聞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台灣一周侃》,我是小小。

23日,福建湄洲祖廟媽祖神像開始了在台灣為期17天的巡遊活動。這場信仰盛會不僅顯示兩岸宗教一脈相傳、無法阻擋,同時證明兩岸文化交相融合、無法切割,無疑給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一記重擊。但另一方面,台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課審會大會卻翻盤,推翻先前的決議,將文言文佔比下調為35%到45%,讓各界大跌眼鏡。長期以來,「去中國化」似乎已成為民進黨當局的一種「日常作業」,時不時就要「打卡完成」。

湄洲媽祖赴台給民進黨「去中」一記重擊

睽違二十年之後,大陸福建湄洲媽祖金身日前再度赴台,將展開17天的繞島巡安。

27日上午,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此次湄洲媽祖神像巡遊活動情況,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為滿足台灣廣大媽祖信眾的強烈願望,應台灣鴻海集團、新北市板橋慈惠宮、台灣媽祖聯誼會的邀請,福建湄洲祖廟媽祖神像於9月23日至10月9日在台灣開展為期17天的巡遊活動。這次巡遊活動是兩岸民間交流的又一大盛事,巡遊涉及台北、新北基隆、桃園、新竹、苗栗嘉義、雲林、彰化、台中等十個縣市,涵蓋台灣89個宮廟,是歷屆巡遊宮廟最多的一次。

台灣《中華日報》發表社論指出,這項宗教典儀、信仰盛會無關政治,顯示兩岸宗教一脈相傳,無法阻擋;同時證明兩岸文化交相融合,無法切割。

媽祖廟主祀媽祖,又稱天后宮、天妃宮、天后祠、天后寺、天后廟、聖母廟,台灣媽袓廟近兩千座,遍布各地,信徒眾多,不但是大陸之外媽祖信仰最深的地方,而且台灣廟宇供奉媽祖為主神,占民間信仰10.68%,在眾神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王爺,堪稱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

媽祖信仰在明鄭時期傳到台灣,日據時代台灣媽祖廟前往大陸甚少。1949年後,由於政治因素,兩岸宗教交流隨之中斷。直到1988年,大甲媽祖廟鎮瀾宮首次打破禁忌,兩岸媽祖廟才開始往來,其中以湄洲媽祖赴台最多次,也最受重視。

台灣許多地方供奉的媽祖金身,多半是湄洲祖廟媽祖的分靈。台灣各地媽祖廟前往大陸「謁祖」最常去的就是湄洲,到台灣來繞島巡安最多的媽祖也來自湄州。20年前,北港朝天宮迎來湄洲媽祖金身,巡安台灣102天,跨越南北19縣市,駐留35座宮廟,行程估計超過萬里,所到之處萬人空巷,至少千萬人次拜祈平安。後因諸多因素影響,台灣的媽祖廟雖仍前往大陸謁祖,但大陸的媽祖到台灣巡安卻已停止多年。這次湄洲媽祖再次赴台,有著格外重大的意義。

民進黨重新執政之後,兩岸關係劣化為「田無溝水無流」,官方及民間協調機制同步中斷;民進黨當局又限縮兩岸人員互訪層級,致使兩岸關係更加嚴峻。類似湄洲媽祖巡安的宗教交流,適可促進兩岸民眾良性互動。

民進黨正在加速「去中國化」,包括歷史、文化甚至宗教,都妄想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論述。例如綠營學者多人主張,台灣媽祖信仰已形成獨特體系,與大陸媽祖信仰不同。湄洲媽祖赴台巡安,無疑給民進黨「去中國化」一記重擊!

聯想此前島內盛傳「台灣民眾赴大陸拜媽祖會被『統戰』」的言論,更是覺得可笑。早前台灣《旺報》評論文章直接稱其是「笑話」,用政治學的理論去評析民間信仰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正如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曾在臉譜網(Facebook)上所說,媽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承認升天成神的真實歷史人物,是中國人天然產生的海神。過去日本人曾想斬斷從大陸赴台的先民後代的媽祖信仰,但終歸失敗。如今,「台獨」分子卻也開始想消滅台灣人的媽祖信仰。蔡正元直接斷言,「台獨」實在自不量力,可能會先被媽祖消滅,「就像消滅妖魔鬼怪一樣,不信拭目以待!」

「文白之戰」再反轉 教育領域變政治戰場

都說蔡當局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島內「2019年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白話文比例審議結果23日出爐,決議要將文言文比例從目前佔45%到55%,調降到35%到45%,推薦選文從20篇減至15篇,較本月10日的決議上演大逆轉。

還記得前幾期的節目里,我們還在說這早前調降方案表決均未過關,可謂是「遲來的正義」。誰曾想,就在各界認為「文白之戰」鬧劇終於落幕並一片叫好的時候,此事竟翻案了。

台灣文學館前館長、著名詩人雨弦在接受台灣《旺報》訪問時直言「很遺憾」。他表示,「沒有古,哪有今」,本來他對於日前會議決定維持文白比還感到欣慰,想不到最終被翻案。他強調,文言文是了解文化重要的根,「根要雄壯,才能枝繁葉茂」。

台灣《聯合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個重大轉折,其實是民進黨將課審大會變成政治審查大會,台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潘文忠則更親自扮演推手,把教育場域變成了政治格鬥場。整個過程,就是一出以民粹圍事、借程序霸凌的戲碼。

試想,稍早台灣民意機構負責人蘇嘉全以「一事不二議」為由,蠻橫通過「前瞻特別預算」的審查。如果蔡當局認為「一事不二議」是對的,那麼課審會有何理由推翻上次會議的結論?從「反服貿」到「反課綱」,學生把「反黑箱」喊得震天價響,把「程序正義」說得神聖無比。而今,卻大玩「黑箱網路票選」而面不改色,其所謂程序正義,無非是要達到自己的目標才肯罷休。

面對外界爭議甚至要求下台負責的聲音,據台灣《聯合報》報道,潘文忠聲稱,文言文比例下降是委員會經過充分討論決定。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官員邱干國回應稱,由於程序已完成,相信下次課審大會時,應該不會翻盤否定23日的會議紀錄。

台灣網友則紛紛痛批:「把教育搞成這樣子!一棒不如一棒!」「潘文忠摧毀的是一代學生的語文程度,現在許多地區都紛紛增加古文,只有台灣是反其道而行,所以他是摧毀台灣的元兇,請潘文忠不要在誤人子弟了……」「政治污染了純潔的教育!看看那課審的組成方式(政黨推薦)就知道了啦!教育這麼搞,我們的未來怎麼會有希望呢?」「標準黑箱作業!」「歷史會記得你。」

如台灣《聯合報》所言,深一層看,文白之爭只是表象。民進黨在野時以改革之名,刮取選票;執政後,所做所為卻是不斷的「去中國化」及內縮自閉,這如何為下一代締造更明亮的未來?歷史課綱已經宣告「去中國化」,未料語文課綱出現強烈反彈,只得以折衷調降文言比率與推薦選文數目暫告妥協,但仍一方面擂起文言選文戰鼓,另一方面確立白話選文戰果。

遺憾的是,民進黨以討好年輕人為能事,並洋洋自得於新世代選票皆其囊中物。名為傾聽新世代心聲,實為驅策懵懂青年搶佔教育領域的灘頭;名為鼓勵年輕人參與,實為役使熱血青年淪為政治場域的打手。然而,民進黨眼裡不知有專業,台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則一味向政治獻媚,遂使台灣一整個世代的素質與未來台灣競爭力,淪為向民粹神殿媚俗獻祭的犧牲貢品。

以上就是本期《台灣一周侃》的全部內容,感謝收聽,再見!(本音頻及文章系中國台灣網網友小小投稿,不代表本網觀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