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日前,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統計了中國台灣地區前十位半導體廠商5月和6月的營收,數據顯示,多家廠商營收環比下滑,其中驅動IC龍頭聯詠營收環比下降達26%,存儲晶元廠商南亞科營收下滑達16%。
近半年來,智能手機、PC等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低迷,以至於上游晶元產品面臨庫存壓力,出現降價清庫存的情況,企業營收也開始下滑,那麼在消費市場需求低迷,前期庫存積壓嚴重的情況下,接下來的市場機會在哪裡?
消費市場需求低迷,影響上游晶元銷售
近半年來,因為疫情、國際衝突等原因,全球經濟受到影響,消費者消費意願不強,智能手機、PC等消費電子產品出貨低迷。
根據IDC最新報告,2022年Q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8.9%,至3.141億部,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下滑了。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除了排名第二的蘋果增長2.2%,三星、小米、OPPO、vivo出貨量都在下跌,跌幅依次為1.2%、17.8%、26.8%、27.7%。
經過過去兩年的增長之後,PC今年出貨量也開始下滑,根據IDC報告,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7130萬台,同比下降15.3%,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下滑,主要的幾家廠商聯想、惠普、戴爾、宏碁、蘋果、華碩出貨量全部下跌,其中惠普跌幅達到27.6%。
市場需求下滑,終端出貨減少,上游驅動IC、MCU、模擬晶元、存儲晶元等面臨庫存壓力,企業營收也出現下滑,近段時間,可以看到各類晶元出現不同幅度降價。
從上述統計來看,驅動IC龍頭聯詠6月份營收較5月份出現較大幅度下滑,這也透露出驅動IC當前銷售不佳,此前就已經有消息顯示,驅動IC價格已經下降,預計第三季度,驅動IC價格跌幅將會進一步擴大。
電子發燒友此前報道過,MCU價格已經下跌超一半以上,在過去晶元漲價潮中,MCU的漲勢最為兇猛,ST眾多熱門通用MCU系列過去都有不同幅度的漲價,國內兆易創新、中穎電子、上海貝嶺等廠商的MCU產品也呈現不同幅度的價格上漲。
而年後ST的MCU產品出現穩定降價,包括32位MCU103、105系列、407系列,8位的STM8S003等產品,有消息稱,ST的STM32F103C8T66目前已經從3月的70元攔腰降價到32元,STM32F103RCT6從一季度的百元高位跌回2位數價格。
模擬晶元也面臨同樣的狀況,據之前的報道,模擬晶元巨頭TI表示,隨著三季度產能釋放,下游供需失衡狀況將得到緩解,而且據透露,如今TI的產品價格大部分已經比高位時候下降了三到四成,個別型號的產品已經降價超過一半。
存儲晶元的價格也在下跌,主要是DRAM、NAND Flash,銷售也在下滑,數據顯示,全球第一季度DRAM的銷售額環比下降4%,NAND下降2%,三星、SK海力士第一季度DRAM的銷售額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從上述統計來看,南亞科的營收也呈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南亞科在DRAM領域排名第四,可見這波手機、PC等市場消費低迷,對DRAM、NAND影響明顯。
晶元銷售不佳,也已經影響到晶圓代工廠的營收,從上述統計來看,台積電、力積電的營收都出現下滑,聯電、世界先進雖有所增長,然而整體來看增長並不明顯。
降價將會持續,接下來的增長機會在哪裡
從當前的情形來看,接下來晶元降價的情況將會繼續,包括驅動IC,存儲晶元等,前不久有報道稱,三星考慮在2022年下半年降低存儲晶元價格,以此來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可想而知,當市場需求減弱,產能逐漸釋放,三星、TI這些大廠開始較大幅度的降價,接下來將會有更多晶元廠商加入到降價的行列中。
另外預計接下來,晶圓廠在產能擴建上可能也會有所減緩,過去幾年因為晶元短缺,不少晶元製造廠商在全球多個地方擴大產能建設,據統計,從2020到2024年,總共有25座8英寸與60座12英寸晶圓廠建成,屆時晶圓產能將會大幅提升。
之前為了滿足產能缺口,各廠商都在積極加快產能建設,而如今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減弱,估計一些還在計劃中的擴產投入會推遲進行。
消費市場需求疲軟,那麼晶元和晶圓廠未來的機會在哪裡呢,事實上,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手機、PC等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下滑,然而汽車、工業等領域卻仍然處於增長的趨勢。
尤其是汽車領域,近年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加速,近幾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提升,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數據,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06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數量已突破千萬。
在整體銷量方面,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5月份,廣義新能源汽車(含普通混動)銷量達到461萬台,其中混動車型佔比為30%,銷量為139萬台,預計6月份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計為54.6萬輛,同比增長130%,環比增長30%。
如今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政府,都在出台相關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難想到,新能源汽車未來的銷量將會更快提升。另外自動駕駛也在提速發展,前不久,深圳還出台了國內首部智能網聯車管理條例。
相比於傳統汽車,智能汽車需要更多晶元,有數據顯示,傳統汽車的晶元數量大約在500~600個左右,隨著自動駕駛、新能源等功能的增加,現在的晶元數量大約在1000~1200個左右,而一些以智能化為主打的車型,需要的晶元數量還要更多。
也可以看到,現在不少晶元企業已經將目標看向汽車市場,不過汽車級晶元比消費級晶元要求更為嚴苛,進入門檻更高,汽車晶元有更嚴格的驗證標準,工作溫度範圍、使用壽命等方面要求更高,從設計到量產所需的時間也更久。因此對於晶元企業來說,也具備一定的難度。
總結
整體而言,現如今整個市場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晶元極度緊缺的狀態,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低迷,使得各類晶元庫存上升,價格大幅下降,企業銷售下滑。不過汽車領域仍然存在一定缺芯的情況,而且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汽車市場有望為晶元帶來新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