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州廣電-福視悅動

「氣象精靈」可以為每個地鐵站提供專屬預報。
「新店井店湖、福州七中一帶雨量不斷增大!」8日14時30分,市氣象台值班室內,工作人員通過「氣象精靈」業務平台持續關注各項氣象數據。20分鐘後,暴雨橙色預警發出,防水排澇人員迅速響應,第一時間排險。
說起「氣象精靈」,這是市氣象局重點打造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數字化智慧平台。就在過去一周,「氣象精靈」迎來了首戰——迎戰颱風暴雨天氣,為全市防抗「盧碧」貢獻力量。
智慧平台
氣象數據「開口說話」
「在『盧碧』到來前,我們通過平台分析,預測在颱風影響下烏山氣象站的過程雨量會在300毫米左右,最大過程雨量會達到600毫米,這些預測在這次實踐中得到了驗證。」市氣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除了精準分析,「氣象精靈」的加入,讓氣象部門的預警更加及時。5日11時20分前後,「盧碧」在廣東登陸,當天13時3分,氣象部門即變更發布暴雨紅色預警,隨後提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應急響應等級至一級,為之後我市應對連續的大暴雨天氣贏得了時間。
可能市民會問,「氣象精靈」為何能這麼機靈呢?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這不僅依託於300多個氣象監測站以及國際領先的氣象科技設施,更得益於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成果的應用,讓氣象數據實現「開口說話」。
個性服務
每個地鐵站有降水預報
記者注意到,「氣象精靈」共有5大模塊,其中與市民生活關係最為緊密的,是智能預報和智慧服務兩個模塊。
「比如天氣預警,通過在系統里設定數據閾值,當實際數據觸發閾值時,平台就會閃動報警,幫助氣象部門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氣象服務。」工作人員介紹,智能預報其中有一項功能是靶向預警,「舉個例子,個別街道如果出現暴雨紅色預警,通過圈定範圍後,系統通過合作的通信商,向這些區域的住戶發出提示簡訊。」
通過「氣象精靈」的智慧服務模塊,更多更具個性化的氣象服務,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比如最近市民關心的地鐵氣象服務,針對突發降水,系統會為每個地鐵站提供降水預報,這樣地鐵部門排水防澇,就能有的放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雨天道路的順暢出行,也是市民關心的重點,通過部門間的合作,交警部門可根據每條道路的降水預報,合理安排警力,疏導雨天的路面交通。
日雨量對比
158.6毫米是歷史同期第四
那麼,可能有市民會問,「氣象精靈」知道「盧碧」給福州帶來了怎樣的降水嗎?這點,自然逃不過大數據模塊的分析。記者了解到,通過綜合分析,「盧碧」是自2016年「鯰魚」颱風之後近5年時間裡雨量影響最大的颱風。
據了解,8月6日市區158.6毫米的大暴雨級降水,位居歷史同期8月日雨量的第四名。從歷史日雨量數據的對比來看,這一數據也進入了福州城區歷史日雨量的第十名。另外,「盧碧」給我市長樂江田鎮帶來的652.4毫米的過程雨量,也是截至目前福州出現的最大過程雨量。
本文來自【福州廣電-福視悅動】,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