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元作為現代科技企業必不可少的產品,直接決定了科技產品的價值和性能,因此中國每年光是進口晶元每年都超過幾千億美元,從而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但隨著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中國的產品走向全世界,這對於西方國家來說,他們是無法接受的,也不想去接受,於是進行釜底抽薪,直接將「晶元」斷供,導致全球市場的「晶元荒」蔓延。
特別是現在中國在晶元領域被歐美國家「卡住脖子」,他們為了確保在該領域的絕對地位和對中國科技的打壓,開始肆無忌憚的封鎖晶元,稍微先進一點的晶元都禁止流向中國。
而就在近日,根據美國權威媒體路透社的報道中,美國政府將進行加大對華為的制裁和打壓,除了不讓一顆5nm、7nm的晶元流到中國外,甚至美國官員還想要將14nm及以下的晶元也不允許出口到中國。
看到這裡人都明白,這將意味著美國一旦發布文件確定後,中國所有的晶元設計公司和晶元加工公司先要購買晶元產業鏈相關的部件都會被受到管制,這種做法,無疑是美國複製對華為的打法,進一步打擊中國所有的晶元領域的企業。
對此國人們也是憤慨不已,這種窮凶極惡的做法,完全將貿易自由的底線擊穿和拋棄,以至於晶元領域的專家也嚴肅的說:中國晶元企業沒有撤退可言。
按照目前這種態勢,我們還能撤退嗎?一步退,就會導致步步後退,國產晶元公司要做的就是堅定研發,和華為一樣,堅持下去。而中芯國際目前也已經實現14nm的晶元量產工藝,雖然還缺少一些核心技術的彌補,但只要給些時間,這些上面的差距都會被彌補的。
同時我們要明白國內晶元企業要合作起來,加大對人才的引進和技術合作,同時美國對14nm會不會徹底封死,現在也只是一個未知結果?要知道美國的晶元企業也已經是「傷痕纍纍」,承受到很大的損失,畢竟「殺敵一千也是要自損八百的」。
畢竟有網友的話來說:「芯」百姓苦,亡,也是百姓苦。
當然了,美國對我們的晶元封鎖,同樣也是在倒逼我們的晶元企業,如果不拿出點真材實料的話,光是拿補貼可不是不行的,只有在技術和市場的刺激下,才能帶動國產晶元的全面發展,擺脫被人「卡脖子」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