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盛世著華章,姑蘇城裡讀《年華》。
7月9日下午,坐落在美麗金雞湖畔的蘇州市國際博覽中心B館,書香盈盈,華章篇篇,江蘇省第十一屆書展隆重開展,數千平方米展廳的東南一隅,軍旅作家徐統存先生的長篇小說《年華》讀者見面會正在進行,台下座無虛席。

長篇小說《年華》近40萬字,鈕結江海、涉足城鄉,橫跨軍地、縱越時空。主要講述高考落榜生余統華投身軍旅,後轉業地方的曲折歷程。主人公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立志靠自身的努力拚搏改變命運,在這過程中,有陽光燦爛,也有灰頭土臉,但那種執著向上的精神矢志不移,雖然最後離自己的目標還有距離,但努力過、拼搏過,則無愧於心。這是作者力圖表達的主旨,那種不懈追求的精神及向上向善、不失本真的狀態讓人感動。《年華》用文學的方式記錄了以「60後」為主體的眾多人物故事,特別重要的是,塑造的一系列人物,經歷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重大發展變化。

活動現場,主持人彭秋舞女士聲情並茂地朗讀了中國作家協會榮譽副主席蔣子龍對長篇小說《年華》的推薦語:當過兵轉業到地方的作家不少,徐統存是其中一位。他的《年華》主人公餘統華生活經歷豐富,出發地是黃海邊的蘇北農村,作者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幅蘇北農家生活畫卷。隨後到中原參軍,讓我們了解了軍營和軍校生活,了解作戰部隊和地方部隊情況。轉業後他又擔任省城區委秘書一職,讓我們從主人公的視域中看到了江南的社會形態和發展變化。小說中場景的大跨度和大轉化,使主人公的種種經歷顯得更加曲折,更加精彩。作者始終著力於人物形象的塑造,這其中得力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藝術表現力,讓我們從余統華這個人物形象上,產生了意想不到的閱讀感受,感受到中國四十多年中軍隊和地方的生活狀態和深刻變化,也使這部小說體現出不一樣的文學價值,使小說耐讀耐品,回味悠長。這部長篇小說《年華》值得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群體品讀,特別推薦。


因為時間關係,作者徐統存簡單談了《年華》創作背後的故事。作為當天活動的特邀嘉賓,《年華》作者的老鄉、文友,詩人束向紅應邀交流了自己讀《年華》的感受。束向紅說,這本書對追夢的年輕人,至少有三點啟示:一是成功的道路千萬條,條條大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二是烏雲不會永遠遮住太陽,是金子總會發光。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三是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命運之舵就在自己手中。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年華》作者徐統存的戰友任柯從南昌趕來賦詩一首。南京雅美閱讀會劉玉珍主席帶著四名主播分別朗讀了《年華》片斷,陸美娟老師把讀者對《年華》的感受與現場讀者作了分享。現場還有兩名小讀者饒有興緻地朗讀了《年華》的部分章節,並得到了作者的簽名贈書。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校對 蘇雲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