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說"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確實,大學的圖書館與師生的關係緊密,所以往往也是大學投入最多且最用心的建設項目之一。如今的大學圖書館功能之豐富,在滿足藏書之餘,更多時候變成了師生交流學習、共享信息、思想碰撞的地方。在南開大學——這所走過百年發展歷程的"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內,巍峨而莊嚴的圖書館,亦見證了百年歲月。
歲月處,"滄海桑田"的流轉
將歷史的時鐘撥回1919年,那是傳奇的一年——"五四"愛國運動在歷史的長卷中刻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一年的天津,中國最早的民辦大學圖書館拔地而起,而這正是南開大學圖書館的"前世"。1927年,古稀之年的盧木齋先生捐資10萬銀元興建南開大學圖書館,一年後圖書館落成,他又將自己購藏的十餘萬捲圖書,悉數捐贈給新館。時任南開大學校長的張伯苓因此將該館命名為"木齋圖書館"。
圓頂歐式建築風格的"木齋圖書館"佔地920平方米,可容納300多名讀者,兼具美觀、實用、堅固於一體。被柳亞子先生作詩稱讚:"百城南西足論功,堂構巍峨締造雄。十兩黃金書萬軸,教人長憶木齋翁。"當時,沒有人會想到這座巍峨的"木齋圖書館",會在日後成為南開人永遠的傷痛記憶——那是1937年,侵華日軍對"木齋圖書館"進行了野蠻轟炸,雄偉的圖書館就這樣在歷史中消散。
直至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組建西南聯合大學,成立聯大圖書館,並在1946年南開大學復校後重建圖書館。1958年,文中館建成;1990年,逸夫館建成;2015年,津南校區中心館建成;此外還有經濟學分館……歷經百餘年發展,南開大學圖書館才有了如今的輝煌。
數年間,"匠人匠心"在傳承
從百餘年前的"木齋圖書館"到如今佔地71610平方米、館藏書量320.8萬冊的壯觀,南開大學圖書館建館百年來的發展,離不開廣大校友、社會賢達的愛心捐贈和無私付出。其中,有馮文潛、來新夏和馮承柏等為圖書館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老館長;也有周仲錚、袁澄等富有南開情懷的著名校友。
馮文潛教授在新中國成立後,任南開大學圖書館館長兼天津歷史博物館館長,主張綜合大學的圖書館除與教學科研有直接關係的書籍外,其他有價值的圖書也要兼收並蓄,使南開大學館藏不斷豐富。馮文潛教授之子,馮承柏教授,1990-1997年任南開大學圖書館館長期間,精簡機構,加強書目資料庫建設,更新圖書館設施,使南開大學圖書館自動化建設全面展開。
2020年10月23日,國家圖書館原館長韓永進將《國學基本典籍叢刊》500餘冊捐贈給學校圖書館,以表達對母校南開的深情。這套捐贈叢書是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聯合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從2016年開始傾力打造的一套叢書,共選入古代經典著作一百種,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均採用存世的宋元名槧、明清佳刻為底本,力求保持原書風貌。
2020年11月,網路遊戲行業開拓者邊曉春先生、中國科協原黨組副書記程東紅來到南開大學圖書館,將所藏400餘封民國家書捐贈給圖書館。這批珍貴的家書中,留下了許多鮮活的、不可多得的生活和歷史片段,反映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位知識青年在思想和實踐上的發展歷程,是探尋其社會軌跡的窗口,也反映了特殊姻親家族的一些交往細節與群體面貌,兼具家族史和社會史意義。
老館長、校友們的奉獻與捐贈使得南開大學圖書館藏書量日漸豐富,而除此之外,百年圖書館更有時光給予的珍貴禮物——近30萬冊的古籍線裝書讓南開大學圖書館成為了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古籍作為華夏文明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文化傳承發展的基礎。"而南開大學圖書館的發展也一直與古籍息息相關。
2020年10月,"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南開大學傳習所"在南開大學揭牌,這是天津高校首家古籍修復技藝傳習所,也是全國高校五家傳習所之一。傳習所將採取傳統的師徒傳承、口手相授形式,由天津圖書館和南開大學相關學院專家傳授古籍整理技能、古籍修復技藝、文獻裝幀藝術、文獻版本學等相關理論與技藝。學員們從今年開始,將在3年內通過200個學時學習9項古籍專業修復技能。
此外,為傳承古籍保護文化、推廣古籍修復技藝,南開大學圖書館還推出3場新展覽——"緗素年華:南開大學圖書館古籍修復簡史""館藏民國時期南開經濟研究所畢業論文概覽""故物流芳:古籍特藏圖書中的南開故事"。
2020年10月30日,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正式公布,南開大學圖書館共有6部古籍入選,至此學校圖書館已有46部古籍先後入選。本次入選既是南開大學建校百年深厚文化積澱與傳承的見證,也是南開大學圖書館長期以來對傳統文化孜孜不倦挖掘、保護、揭示和推廣的成果。
一代又一代南開圖書館人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為南開大學的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十年,圖書館職工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80餘篇,科研經費逐年增加,圖書館以為教學、科研服務為宗旨,滋養了一代代南開學人,助力他們攀登學術高峰。時至今日,圖書館不僅見證、承載了南開的歷史與發展,也早已成為南開人心中的一個文化符號。
驚艷時,"浩瀚書海"難忘懷
南開大學圖書館為學生提供了溫馨舒適的學習環境、配套完善的服務體系,讓南開學子在這裡能夠暢遊書海、綻放青春,感悟南開園踏實嚴謹的學術氛圍。同時,這裡也是一代代南開大師們的研讀之所,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應用技術等學科領域的館藏文獻多達320.8萬冊。
建成於1958年的文中館,自帶"復古濾鏡",電風扇、書架、門匾、檯燈、木質文檔盒等古老的物品一一呈現,時光彷彿在這裡沉澱;文科圖書館又名逸夫館,由香港著名企業家邵逸夫先生投資捐建,造型樸實無華,立面簡潔大方,無論嚴冬或是酷暑,總能見到南開學子在圖書館孜孜求道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圖書館每年還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讀書節、服務月、圖書漂流、講座、培訓、展覽、影視欣賞等,真正實現"悅讀南開",讓每一位學子帶著興趣遨遊書卷海洋。
此外,還有津南校區的"地標"——津南校區中心館,建築面積46418平方米,地上共9層,以圖書館為主的建築群還曾獲得中國建築行業最高獎"魯班獎"。該館採用老校區建築群品字形布局,建築形式則使用新時代的建築元素達到精神傳承。特藏書庫結合屋頂檐下空間設置,配置24小時恆溫恆濕設施;貫穿三層閱覽空間的室內樓梯,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還有36間個人研修間和30間多人研討室,配備桌椅、電源插座、有線網路及無線WiFi,多人研修間還配備了55寸和70寸多點觸控一體機、超短焦投影機及電子白板,真正實現"零距離"互動。
百餘年來,南開大學圖書館的發展歷程坎坷而輝煌,南開人勇攀學術高峰,南開學子汲取知識、積蓄力量,形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也凝鍊了南開大學圖書館人不懈追求、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精神。面向未來,圖書館將繼續深入挖掘館藏資源,為南開學科建設提供堅實的文獻支撐和優質的資源服務,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
歡迎關注"南開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自:南開大學官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