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一位91歲的台灣老兵在兒子的陪同下返回祖國。
時隔七十年,老爺子已經基本喪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可當他回到老家河北唐山時,卻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祖墳!
兒子:「我帶爸爸回來晚了!對不起!」
爺倆在祖墳前叩首,圍觀的親人紛紛落淚,為了這一刻,他們足足等了七十年!
這名台灣老兵名叫張萬龍,他從十三歲時就入了伍,跟隨部隊南下,直到1949年前往台灣,繼續履行著他的使命!
張萬龍表示,自己當年只有一個信念,服從命令聽指揮!
不幸的是,張萬龍在一場戰鬥中身負重傷險些送命,最後不得不選擇退伍養傷。
這段時間,張萬龍一直留在台灣生活,從沒有回過大陸,可他卻日日夜夜思念著家鄉,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故土。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走就是70年!
在張萬龍四十多歲的時候,他在台灣遇到了一名女子,兩人相戀後結婚,隨後定居台灣。
張萬龍自從退伍之後也並沒有閑著,他一心想要為祖國做貢獻,於是就留在台灣做著修橋鋪路的工作!
張萬龍在台灣這70年,不止一次地想要回到家鄉,可自從有了兒子以後,他的生活壓力就變得更大了起來。
由於張萬龍的妻子曾有過一段婚姻並且還帶著一個孩子,再加上妻子的身體也不好,張萬龍實在是沒有時間回家。
張建邦表示,自己從小就聽父親給自己講自己的家鄉!
張建邦:「爸爸,我從小在台灣長大,不是台灣人嗎?」
張萬龍「孩子!你是唐山人!你的根在那裡,永遠不要忘記你的家鄉!」
年幼的張建邦那時還不懂父親的思鄉心切,直到長大後,他才明白張萬龍那渴望回到大陸的心情!
張建邦表示,在台灣其實有很多老兵,他們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沒有親人,一個人在台灣生活了一輩子,那種孤獨可能我們永遠也理解不了!
在台灣有個名叫「眷村」,在那裡生活的都是老兵,他們互相依靠,成為了在台灣最親近的人!
如果說「眷村」的誰要回家,那麼他將成為全村的焦點,身上背負著全村的期待,他們實在是太想回到家鄉看一看了!
也就是因為這種思鄉心切,讓張建邦堅定了決心,要帶著張萬龍回家!
可到了2014年的時候,張萬龍患上了老年痴呆,出現了嗜睡的反應,經常是坐一會就腦袋一沉便睡著了!
這樣一來,就給張建邦出了難題,因為父親的記憶力越來越不好,描述家鄉的樣子也越來越模糊,尋家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思前想後的張建邦突然想到了父親的軍籍登記表,那上面應該填有父親的家庭住址!
果然,在張萬龍的軍籍登記表上,寫著一個地址: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清水村!
張建邦喜出望外,可幾乎就在同時,他又想到了一件事,唐山可是經歷過大地震的城市,張萬龍的老家,如今還在嗎?
於是工作人員來到了唐山市灤南縣清水鄉,經過一番走訪調查後,還真就在這裡找到了一個張家!
這個男人名叫張有,據他回憶,自己父親好像只有三個兄弟姐妹,並且現在的他們均已過世,根本無法得知!不過他的祖母倒是在每年過年的時候,好像提到過神秘的「五叔」!
就在這時,張有的侄子馬福良來到了現場,從他的口中得知了一個重要情報!
馬福良:「老太太有點神神叨叨的,這五姥爺我們也沒見過,不過據她當時的說法,如果五姥爺真的存在,那他現在應該就是在台灣!」
馬福良表示,奶奶給他講過五姥爺的事情,說是當年五姥爺跟著國民黨去打仗,一直都沒有音訊,如果他還活著的話,應該就生活在台灣!
可現在老一輩人都已過世,無法求證張萬龍的身份,這裡會是他的老家嗎?
張有決定,帶著工作人員找到村裡最年長的老人詢問,這位老人也是張家人,和張有還有些親戚關係!
據老人講述,他的確記得村裡曾經有過一個叫張萬龍的人,但是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具體是去做什麼,他沒有了印象!
張有聽到這件事後心中一沉,莫非這張萬龍真是他的五叔?
於是工作人員和張建邦取得了聯繫,告訴他這邊的情況後,張建邦決定帶父親張萬龍回一次老家!直覺告訴他,他們的親人應該是被找到了!
張建邦:「爸!我們明天回唐山!我們回家了!」
張萬龍:「好!好!」
此時的張萬龍格外精神,七十年的歲月沒有衝散他那思鄉之情,得知自己要回到故土,老爺子笑得合不攏嘴!
於是張建邦買了機票,帶上父親前些年的照片便準備出發了!
出發前,張建邦給父親穿上白襯衣紮上領帶,一幅領導的模樣,張萬龍的內心也十分激動,他思念了70年的家鄉,終於能回去了!
看著激動的父親,張建邦不禁掉下了眼淚,他認為自己實在是太不孝了,到了這個年份才帶父親回家!
而張有這邊則同樣的興奮不已,他和侄子馬福良一起前往機場接機!
張有一路看上去心事重重,在工作人員不停地詢問後才得知,他一直在擔心張萬龍的身體情況,如今的張萬龍已經91歲高壽,不知能否扛得住這空中長途!
而張建邦則很堅決,如今的父親雖說每天都需要依靠輪椅生活,可他一定要幫父親圓了這個尋根夢!
張建邦:「我就是背也要把他背回家!」
馬福良和張有早早的就在接機口等待,張有不知為何流下了眼淚,可能是要見到自己從未見過的親人,激動地眼淚奪眶而出!
張有表示,他們張家是一個大家族,親情十分濃厚,所以他十分期待五叔的回歸!
張建邦推著張萬龍緩緩地走出了機場口,張有看到後立即衝過去,緊緊的拉著張萬龍的手。
隨後張有擁抱著張建邦痛哭不止,他們雖然從未見過面,可親情卻將他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看到親人的張建邦也是心中一酸,隨即流下了眼淚!
張家人在接機口互相擁抱,路過的行人無一不為這家人濃厚的親情點贊!
張有擁抱著張萬龍:「五叔,我是你的侄子啊!我是張有!」
張萬龍:「好啊好啊!好侄子!真高興啊!」
張萬龍雙手止不住地顫抖,自己終於回來了,看到眼前如此熱情的親人,他的心情也十分激動。
雖說雙方七十年未見,可親情讓他們一見如故,就這樣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在車上,張有向我們講出了他認出張萬龍的原因!
原來,張萬龍小時候曾有過一個外號,名叫「半個耳朵」,顧名思義,就是他其中有一個耳朵應該長得有異於常人!
而當張有剛看到他時就發現,張萬龍右邊的耳朵明顯有一塊殘缺!所以張有才斷定,這個老人就是自己的五叔,所以他立即衝上前去抱住了他!
現在一家人團聚,每個人心裡都美滋滋的!
張有表示,自己父親在世時就沒有完成全家團聚的心愿,現在自己能親眼見證全家四世同堂,真是讓他大感欣慰!
張建邦看到張有也倍感親切,他替父親解釋道,這麼多年都沒有回來主要是因為照顧自己的母親,可他母親去世後老人又患上了老年痴呆,所以一直沒回來!
就在他們說話的同時,張萬龍就又坐著睡著了,看著如今91歲的五叔,張有的眼神中充滿了關心。
到了晚上,一家人終於回到了張有的家,這也是張萬龍兒時生活的地方。
由於舟車勞頓,張萬龍顯得有些疲憊,於是一家人將他安置在早已準備好的炕床上,張萬龍就這樣睡了過去!
由於張家在當地屬於一個龐大的家族,這晚許多親戚都來到了張家大院,一起迎接他們張家輩分最高的老人!
這晚張家燈火通明,院子里加上屋裡大概聚集了有六七十位親戚,他們紛紛向張建邦問好,張建邦也和他們一一擁抱。
張建邦痛哭流涕:「我帶我爸回來晚了,對不起你們!」
只見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親人們道歉,早知道回家的感覺這麼幸福,他真應該早一點帶張萬龍回來探親!
這晚,一家人聊到很晚,張建邦給親戚們講述了他們在台灣的生活,並且還拿出父親前些年的照片給他們看。
一家人有說有笑,不知聊到了多晚。
到了第二天,張家人決定帶著張萬龍去祭祖,當得知要去自己母親的墳前祭拜時,張萬龍顯得十分激動!
他自幼離家,母親走的時候自己也沒在身邊,這也成為了他心裡一塊石頭。
張萬龍下車後,由張建邦一路將他背到祖墳前,因為祭祖畢竟是件比較莊重的儀式,父子二人這樣做也是為逝去的親人表示尊敬!
剛到墳前,張萬龍的眼神就變了,他和兒子一齊跪地痛哭。
張建邦:「對不起奶奶,我帶我爸爸回來晚了,這麼多年我們都在台灣,連您的最後一面也沒見上!」
張萬龍嘴裡也含糊不清地說著什麼,應該也是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和愧疚吧!
父子二人跪地痛哭的這一幕令在場所有人動容,時隔七十年,這對父子終於回到了屬於他們的老家!
祭祖過後,張建邦找來一個塑料袋,捧起一把奶奶墳頭的土裝了進去。
張建邦:「我要把這土帶回台灣去!」
大家聽到此話,心裡不免又是一陣酸意,紛紛誇讚張建邦的孝心!
中午的時候張建邦和張萬龍和親戚一起吃飯,就在準備開飯時,張萬龍突然端起面前的飯碗,像敬酒一般的向家人們致意。
一家人共同舉杯,美好的時光彷彿就在這一刻定格!
到了現在,張萬龍依舊說著一嘴唐山話,真可謂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同時我們也祝願老爺子能夠在老家安度晚年,兒子張建邦能抽空多回來看看。
這對父子可能是台灣「眷村」所有村民的羨慕對象,他們也都渴望著有一天能夠回自己的老家看看,也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實現這個願望!
好了,本期內容到此結束!
您對這對父子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