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評估醫療科技企業在公司層面的創新現狀,HRI訪談了來自醫療科技企業的高管,全面評估企業在組織、管理和鼓勵創新方面的領先實踐和能力,並發布了《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創新改革》報告。
"我總是聽到這樣的抱怨,為什麼我的血糖儀和手機不能長得一樣?人們不願意監測血糖的很大原因是在於他們不願意額外帶著一個一看就知道是醫療器械並且只能測血糖的東西,來時刻提醒他們病了。"這是三星創新中心高級經理Andrew Atwell在接受普華永道訪談時說的一段話。
過去幾十年間,醫療科技公司一直走在科技創新的前沿,但是目前,創新投資的回報率在不斷地降低。為了在新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醫療科技公司需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來創造與實現價值。
為了評估醫療科技企業在公司層面的創新現狀,普華永道訪談了來自醫療科技企業的高管,全面評估企業在組織、管理和鼓勵創新方面的領先實踐和能力,並發布了《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創新改革》報告。
創新即價值創造
"除非新的技術有商業潛力,否則我們不會投資。"
醫療科技市場的日益壯大,使得傳統醫療科技公司面臨嚴重威脅。單純依靠產品創新實現的增速已經不足以支持產品價格的上漲。隨著新進入者不斷搶佔3490 億美元的全球醫療科技市場,醫院、醫療服務機構、甚至是消費者都對醫療科技公司在產品價格、使用便捷性和產品功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非新的技術有商業潛力,否則我們不會投資。"梅奧醫學創新基金前任總裁、現任科羅拉多省奧羅拉市菲茨西蒙斯再開發管理局生命學孵化器和項目CEO Steve Van Nurden 表示,"有很多革新性的技術讓我們感到十分驚訝,但是這些新技術的盈利模式 很不清晰,所以我們不會投資這些技術。"
普華永道調查發現:64%高管認為創新是企業競爭力的必要條件,81%受訪者認為這一觀點在未來五年內不會改變。而在橫向比對中,與21%的電信和24%的製藥領域高管相比,只有17%的醫療科技高管認為他們的公司是真正的創新開拓者。目前,醫療科技行業對創新的定義也沒有達到共識。只有少數公司將創新理解為價值創造。
"創新就是你只用十分之一的成本開發出某種能夠增加十倍價值或者效率的技術。"高通生命業務高管Clint McClellan表示,"更好、更快、更便宜。對於我來說,這就是創新。"
普華永道將商業模式創新分為三個階段,認為大部分的醫療科技公司都處在漸進性創新階段(如下圖)。

新服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醫療科技公司創造了更多的商業機會。醫療科技行業的領導者專註於在商業模式的創新並且通過與醫療行業的客戶合作共同分擔商業風險。以飛利浦為例,飛利浦醫療最近與Georgia Regents 公司簽署了一個為期15年價值30億美元的合同,共同設計一個新的手術解決方案。飛利浦醫療將為這個新的手術解決方案提供所有必需品,從提供醫療設備和培訓到產品維修及燈泡更換。12位飛利浦醫療的員工將會和Georgia Regents公司的員工一起開發這個方案並提供專業意見。
面對需求不斷變化的創新市場,許多非醫療行業的公司也在不斷探索進入醫療創業行業的切入點。根據HRI的調查發現,至少18家來自通訊、家用電子產品的公司(其中 5家是美國財富100強,4家是全球財富100強)都已經進入醫療科技領域。

孵化器效應
"如何在這個新的時代合作是真正決定市場贏家的關鍵。"
通用電氣醫療將60億美元投資於產品創新,包括產品質量、市場准入和產品的支付能力。創新孵化器在2010年正式投入運營,孵化器的主要任務是挖掘創新理念並將其商業化。通用電氣醫療對這些創新理念進行投資、孵化和監管。
"我們並非單純地根據這些創新理念來發明新的產品,相反我們將這些理念整合到我們的創新管理流程中。我們會對這些理念進行測試、投資和投入市場。" 通用電氣醫療首席執行官Sue Siegel說。
孵化器和通用電氣全球的研發中心、孵化器投資的初創型企業、大學以及企業家一起合作,將好的創新理念運用到醫療產品和服務上。"公司的價值曾經是取決於他們的研發能力,"Siegel說,"我認為這個世界已經改變了。如何在這個新的時代合作是真正決定市場贏家的關鍵。"
無獨有偶。美敦力成立了內部新業務的孵化部門BMI(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針對核心業務的周邊市場開發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其中的民營醫院團隊針對中國各種民營醫院的特點和需求開發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新興地區 (Emerging Region)團隊主要側重為三、四線城市和鄉鎮醫院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通過開發低成本的設備和應用移動醫療技術來滿足不發達地區的醫療需求。如美敦力正在開發的創新型血透產品拉低了目前血透費用,將主要針對中小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銷售,也可供家庭使用。BMI中的醫院設備管理系統團隊主要負責開發協助醫院進行設備管理的產品和服務,如對醫院導管的管理等。
孵化器的模式也讓傳統醫療科技公司不斷思考自身創新業務的靈活性以及衡量創新價值的新方法。2011年,安泰保險公司收購了 iTriage,並允許這家移動醫療公司維持以前的創新方式。"正如我的一位同事所說,我們的目的不是讓熊媽媽背著幼崽翻滾。"安泰保險公司副總裁Martha Wofford說,"你需要將創新業務與核心業務、部分流程適當分開。你需要問:'你如何組織創新活動?你如何保護那些需要一個或兩個季度才會看到效果的長期投資是不是真正的創新?'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長期和短期的利益。"
普華永道同時總結了中國醫療科技企業在創新層面所面臨的挑戰。他們認為,提升市場洞察和產品管理能力是中國醫療科技公司實現產品創新的基礎。打破職能間的壁壘是實現創新的 重要保障。借鑒全球的創新管理實踐,藉助外部資源對關鍵職位的人員進行培養能幫助中國企業在創新領域快速突破。
相關附件下載:
更多精彩資訊,點擊下載健康界APP(註:轉載時請保留此部分內容,下載轉載協議)
本文系健康界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