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在法蘭克福車展的歐寶展台上,有一輛體型細小的雙門小跑車吸引了全球眾多汽車媒體的關注,而那時的筆者,只能通過港版的汽車雜誌知道了這麼一台小跑車,但至於它什麼來頭、也就只能從區區幾十個字的展會報道中了解。
2006年,第一次以媒體身份踏足義大利參加知名的汽車零件品牌的新品發布會,雖然剛下飛機的時差讓人暈頭轉向,但依然記得在加油站,見到了一輛已經滿身陳跡的歐寶小跑車,當然,身邊的同行意外時,我心裡已經想起了它的名字:歐寶Tigra。
2014年,也就是這台車已經出現了20年後,在德國採訪和出差的路上,竟然有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讓我坐進了它的駕駛席,領略到經過改裝過的Tigra Turbo原來這麼好玩,它的底盤很簡單,前麥花臣、後扭力梁,避震機已經還上了一個歐洲不知名的品牌,舒適性完全談不上,甚至是死硬,但出奇地,一台20年的車,車身沒有半點兒疲態,甚至承受超過200匹和25公斤米扭力時,車架完全沒有怨言,加上讓人討喜的內飾布局,這一切似乎讓學生時代那種懵懂的追求變得真實起來。
圖:當年這張官圖幾乎是大部分車媒都會用到的照片。
是的,它叫歐寶Tigra,很容易就跟老虎的Tiger搞混,雖然搞不清楚這個詞到底什麼意思。該車是基於當時第二代歐寶Corsa B的GM4200底盤上打造而來,而且機械部分也幾乎都來自Corsa,外觀部分由歐寶風格中心的日本工程師Hideo Kodama負責,並在西班牙薩拉戈薩的通用車廠完成組裝。全車最大的亮點就是由義大利的Società Italiana Vetro負責設計製作的後窗,SIV公司可算是汽車玻璃的製作專家,創建於1962年,是歐洲第二大汽車玻璃製造商,市場佔有率僅次於聖戈班,它的客戶包括了菲亞特、雷諾、雪鐵龍、路華、寶馬等等。而Opel Tigra這款獨特的後窗玻璃就是出自他們之手。
圖:Tigra的車體屬於三門揭背造型,但它的後窗玻璃擁有極大的弧度,這也增加了整台車的製作成本,不過小跑車嘛,性價比不是第一考慮的。
圖:1993年以Tigra名字推出了概念車後,便大受歡迎,畢竟當時它的對手並不多,只有Fiat Coupe、豐田Paseo,至於雷諾的Megane Coach和Ford Puma都是它的後輩。
Tigra的車身長度只有3920mm,還不足4米,軸距為2429mm,比它的開發基礎車Corsa B還要略短一些,但別看它貌似車身細小,其實它竟然順利地實現了2+2的乘員艙布局,而且後排能坐兩個1.6米身高的乘客,這其實已經有點兒了不起了。採用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布局,前輪採用麥弗遜式懸掛、後輪則為扭力梁,但因為當時通用與蓮花打得火熱,所以這台掛著Sportscar定位的小車,也會交由蓮花對其進行調教,但因為車身重量比Corsa增加了150公斤左右,所以真想它有那種跑車應有的極端操控性能那是一種奢望,起碼在那個跑車精品輩出的90年代它不會太難看就是了。
圖:其實Tigra底盤並不算複雜,也沒有什麼新意,只是將一輛B級小車改成了跑車,但它更多的是展現了一種創意。
動力系統只有兩種搭配,最早上市的是1.4公升的X14XE引擎,缸徑77.6mm、衝程73.4mm,排氣量為1389cc,DOHC配氣機構,每缸4氣門,Multec-XS多點式燃油噴射系統,壓縮比10.5,最大馬力90匹/6000轉、最大扭力125牛米/4000轉。至於1.6公升的X16XE引擎型號,知道1998年8月才開始上市,引擎與Corsa GSi相同,缸徑為79mm、衝程81.5mm,排氣量為1598cc、同樣都是DOHC 16氣門布局,最大馬力106匹/6000轉、最大扭力148牛米/4000轉,兩者均使用五前速手動變速箱(可選4AT),但變速箱的齒比是略有不同的,1.6L版的第一檔齒比更大、第二三檔更小、第四五檔相同,所以也讓體重多了20公斤的1.6L版本能在10.5秒破百,雖然因為體重原因比Corsa GSi要慢,但如果真要這類用以代步為主要用途的小跑車擺出一副好勇鬥狠的姿態的話,那它們只能選擇改裝和渦輪化一條路了,這也是筆者前文提到的那台德國改裝店的玩法,1.6L引擎外掛渦輪增壓套件,輕鬆突破200匹、25公斤米以上的扭力推動一噸出頭的車重就像玩一樣。
圖:找了一張供Tigra 1.6使用的渦輪增壓完整套件供各位參考,上側置式中冷器較為特別的安裝方式。
第一代Tigra既然作為GM在歐洲的一台個性化十足的小跑車,很自然地會輸出到其他地區銷售,用Vauxhall名字賣到英國是必然的,在巴西和墨西哥街頭,它掛上了Chevrolet雪佛蘭的車標,至於有沒有進美國,這個沒有去考究,反正跟美國的車友聊起來,他們說聽都沒聽過有過這台車賣便是了。第一代Tigra A從1994年3月上市,1999年10月停產,並一直賣到2001年7月,一共賣出了25.6萬輛。由Tigra掀起的小跑車浪潮其實多少有點席捲了當時的歐洲車壇,有它在,幾乎讓很多同級的車型難以為繼,據說在英國,福特知道Tigra停產,興奮得推出兩款橙色的Focus和Ka來慶祝,我們並不覺得這叫「惺惺相惜」,反而更像福特在吶喊:「你終於肯走了」。
圖:早期的Tigra基本都是1.4L版本,到了1998年之後才開始追加1.6L版本。
圖:德國國內專屬的版本名為Tigra Sports,其實就是加了一套空氣套件的1.6L版本。
圖:這是歐寶的專業改裝公司Irmscher推出的名為Fun的皮卡版,共生產了25輛,甚是特別。
2004年3月,也就是在第一代Tigra A退市三年後,歐寶重新啟用了Tigra這塊銘牌,車架底盤依然使用與Corsa C相同的GM4300平台打造,不過,第二代Tigra的車名後還增加了一個後綴Twintop,如果熟悉汽車命名規則的車迷看到這個名字,十有八九知道此車大幾率是一輛開蓬車,是的,第一代Tigra主打的是Coupe造型的硬頂三門揭背小跑車,而第二代變陣後的對手,變成了「同一個奶媽餵養大的」電動摺疊硬頂式開蓬,因為它跟標緻206CC均出自法國的車身製作公司Heuliez之手,而206CC也是他們2000年至20007年間幫標緻建造的開蓬車,這家公司成立於1920年,第一輛組裝的車型是標緻的Type 177,包括後來的標緻205 T16公路版、雷諾5 Turbo等均出自這家公司之手,標緻206CC則是他們歷史上產量最大的車型,共生產了35萬輛,而Tigra Twintop則是這家公司承接的最後一款量產車,2010年推出開蓬車頂加工業務,後被Franco-German集團收購,2014年停業。
圖:Tigra B的開蓬方式很特別,巧妙地將硬頂收入一個垂直的空間里,開蓬後,空間有250升、關蓬後有440升,再加一個70升的特殊空間,所以關蓬後總容積達到500升,在同級車型中難逢對手。
圖:在開蓬車裡,別看Tigra就一輛B級車的底子,但它非常能裝,關上蓬之後能裝這麼多,很多對手難望其背。
圖:開蓬過程只需要18秒便可完成。圖中的是1.8L版本,車頂為雙色塗裝,而普通的1.4L版則是同色。
第二代Tigra B有三台引擎可以選擇,最早上市的依然是1.4L的版本,使用的是Z14XEP引擎,最大馬力90匹、最大扭力125牛米,動力參數與X14XE相同;1.8L排量使用的是X18XE引擎,最大馬力125匹、最大扭力165牛米,這台引擎同樣來自Corsa GSi車型上。最後一款動力系統則是從Fiat借來的1.3公升CDTi柴油引擎,最大馬力70匹、最大扭力170牛米。
圖:1.4L版本是市場的主力型號,售價不高,不到兩萬歐元其實還算合理了。
圖:1.8L版本的售價在兩萬歐元以上。
雖然歐寶已經為第二代Tigra做了創新,因為在90年代,開蓬車銷量在德國市場的佔比不到3%,但到了2004年,佔比已經將近5%,而整個歐洲的開蓬車需求量超過40萬輛,這個數字即使對於今天國內兩千多萬輛的銷量而言,無論是意識形態還是使用習慣、甚至更深層次的汽車文化沉澱來說,都是不可想像的。歐寶相信市場形勢會一片大好,而且Heuliez公司也能達到每天250輛的產能,但奈何市場情況並不樂觀,即便是1.4L版本的售價也就兩萬歐元以下,每天的產量也就是50輛的訂單,而因為Heuliez工廠在2009年已經難以為繼之下,Tigra也只能跟隨著一同停產,最終產量為90874輛。
圖:2008年推出的illusion版本,很特別地用上了黑色車身配紅色的頂棚。
圖:而且這個紅色不是噴漆,是包裹了一層類似軟蓬的帆布材質,遠看還真以為是軟頂開篷。
Tigra停產至今已經超過10年,這十年間歐寶已經從通用轉投PSA門下,而新一代的Corsa也會用上全新的CMP車架平台繼續打拚,而Tigra這台脫胎於Corsa的個性化小車還會重出江湖嗎?或者這樣的小跑車,現在又會有多少人真懂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