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美國近日在德國召集40多個國家軍事高官,一起商討如何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問題。此前,美防長奧斯汀就曾高調直言「美國希望俄羅斯被削弱」。
對於北約不斷向烏克蘭輸送武器一事,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北約正在與俄羅斯打一場代理人戰爭,他警告存在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核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也真實存在。4月27日,普京也公開警告稱,若有外部力量干涉俄軍行動,給俄羅斯製造無法接受的戰略威脅,俄將會採取所有工具閃電反擊。
從俄羅斯高層密集的表態可以看出,美國高層這次訪問基輔,聯合北約盟友繼續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已經引起了俄羅斯的強烈不滿,這也意味著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美國在俄烏衝突中的真實戰略目的,並不是為了支持烏克蘭,更不是為了維護《聯合國憲章》,而是為了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
在美國看來,挑起這場衝突,美國就可以借烏克蘭局勢不斷消耗俄羅斯國力,同時還可以進一步綁架歐洲,重新團結北約,為自己後續打壓中國搭橋鋪路。美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就是將烏克蘭視為自己的代理人,通過軍援的方式武裝烏克蘭軍隊,讓烏克蘭軍隊替自己在戰場上不斷消耗俄羅斯,美國則可以坐收漁利。
美國的這一戰略意圖,路人皆知,但奧斯汀如今赤裸裸地講出來,就是對俄羅斯極大的挑釁。雖然這算不上直接宣戰,但這也將使得美俄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升高。俄羅斯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俄羅斯不會接受任何失敗。美國介入衝突的力度越來越大,從此前提供一些單兵防空武器,到後來提供「彈簧刀」無人機,如今甚至要給烏克蘭提供一款定製的無人機。美軍士兵雖然沒有抵達戰場,但是不少美國武器卻在威脅著俄軍士兵的生命。
隨著美國援助力度持續加大,這種威脅會逐步增大,最後戰場上的威脅將會轉變為普京所說的「無法接受的戰略威脅」。如果事態真發展到這一步,普京將會採取所有的工具反擊,這個工具自然也包括核武器。俄外長的表態更加直接,北約的深度介入正逐漸提升核大戰爆發的可能。
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多次向外展示自己的核威懾能力。衝突爆發第三天,普京隨即命令俄羅斯核力量進入特殊戰備狀態。隨後在烏克蘭戰場上,俄軍還展示了「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威力。而這款高超音速導彈,除了能攜帶常規彈頭之外,還可以攜帶核彈頭,有效實現對現代防空體系的突防,烏軍防空體系十分薄弱,完全不需要用「匕首」,所以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使用「匕首」是為了警告北約,俄羅斯的核武器不但進入了戰備狀態,而且俄羅斯還有能力將核武器送到北約國家領土上。
不過北約似乎不死心,依然還在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所以俄羅斯最近再次警告核大戰的風險。俄羅斯承受不起在烏克蘭戰場失敗的結局,這對俄羅斯帶來的衝擊是致命的。但現在來看,美國正在加大軍援力度讓俄羅斯無法贏下戰爭,而俄羅斯也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對北約的警告力度也在升級。
再加上美國高層多次發表危險言論,除了奧斯汀外,拜登甚至還直言過要讓普京下台。我們知道,俄羅斯常規力量相對北約是有所不如的,所以一旦戰爭爆發,核武器極可能會成為俄羅斯打擊北約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