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魯桑桑 趙振中 記者 何麗娜
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總會偶爾出現喉嚨不適的情況:總感覺沒什麼大事,忍忍就過去了。
而餘杭的陳先生(化名)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因喉嚨不適到醫院做檢查,結果竟沒想到發現了喉癌......
陳先生,今年48歲,餘杭人,近一個月總是感覺咽喉部發癢,有異物感。
他最初認為自己可能只是患了咽喉炎,便自行服用藥物,僅喝了些用去火中草藥泡的茶水,但咽喉部不適卻並未因此緩解,「喉嚨就像被什麼東西卡著,咳不出來,也咽不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十分焦急的他又在網上查了相關資料,覺得可能是患上了反流性食管炎,近日他便來到餘杭二院消化內科就診。
消化內科醫生在詳細詢問病史後,考慮陳先生病症與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表現類似,但是不能排除咽喉部有異物的情況,建議先做胃鏡排查。
經過詳細檢查,在食管及胃部並未發現任何異常組織及病變,反而在經過咽喉部時,影像中呈片狀粘膜腫脹,色澤異樣,趙振中心感不妙,腫瘤的可能性較大。經過活檢後,最終確診為喉癌。
之後,醫生也在與陳先生的溝通中了解到:他有長期的吸煙及飲酒史,除了應酬之外,平時每天都會喝上半杯白酒,每天吸煙20支左右。
有研究發現:吸煙者發生喉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4.08倍,嗜酒者發生喉癌的風險是不飲酒者的2.69倍。吸煙量越大、時間越長的病人患喉癌的危險性越高,當吸煙與飲酒共同存在時,就會發生疊加致癌作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外,喉癌發生還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空氣污染、職業因素、病毒感染等。喉乳頭狀瘤、白斑等是常見的癌前病變,雖然不一定會發展為癌,但也要引起重視。
消化內科醫生趙振中提醒:喉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喉癌早期常常表現為咽部的不適,如咽部異物感、咽部發癢、咳嗽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的、咽喉腫脹。
隨著腫瘤擴散轉移,還會影響到其他臟器功能,從而導致其他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醫生建議,咽喉部出現早期癥狀時一定儘早到醫院就診,確保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