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虧1.25億元!中原證券業績為何遭遇「滑鐵盧」?

2022年10月05日22:46:37 熱門 1301

中原證券業績遭遇「滑鐵盧」,上半年凈利潤虧損1.25億元。

自營業務波動顯著,成為拖累中原證券業績的主因之一。另外,公司多項主營業務板塊,如經紀、投行、期貨、信用業務等,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河南本土券商中原證券,業績遭遇「滑鐵盧」。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8億元,同比減少66.28%;凈利潤虧損1.25億元,同比減少154.79%,成為A股上市券商中為數不多出現虧損的券商之一。

在近日舉辦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中原證券總裁李昭欣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對多重負面因素影響,公司虧損1.2億多元,這是多年未有過的。我們很痛心並進行深刻反思和反覆研究。」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髮現,自營業務波動顯著,成為拖累中原證券業績的主因之一。其中,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4.63億元,同比減少382.4%。除了自營業務之外,公司多項主營業務板塊,如經紀、投行、期貨、信用業務等,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IPO保薦項目僅完成1單,投行收入驟降55%;期貨業務更是同比減少9.61億元。

曾因業績高速發展,中原證券一度被認為是券商黑馬。2018年之後,進入一輪較快發展階段,凈利潤持續上升,同時也因連環多次踩雷項目,業績開始出現惡化徵兆。在2021年的中報業績會上,中原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菅明軍明確表態:經歷2018至2020年這三年的艱難調整階段,2021年已進入較快發展新階段,將通過三大機制、四個舉措力爭在一定時期內「再造一個中原證券」。

然而,2022年上半年中原證券虧損超過2020年全年凈利潤。近兩年來,中原證券也通過募集資金回血,數次募資累計超百億元,為業務展開提供資金保障,目前70億元定增項目正在進展中。

那麼,中原證券大手筆募資回血能否扭轉經營發展的被動局面?未來又有何計劃?

半年虧損1.25億元

河南省首家A+H上市券商中原證券(601375.SH、1375.HK),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佳。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原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88億元,同比減少66.28%;凈利潤虧損1.25億元,同比減少154.79%。

半年虧1.25億元!中原證券業績為何遭遇「滑鐵盧」? - 天天要聞

2022年上半年,A股市場表現低迷,券商們交出的成績單不算理想。42家A股上市券商(統計口徑系母公司即為上市券商),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8.7%,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25.6%。進一步來看,大多數券商實現凈利潤為正,但也有中原證券、太平洋證券兩家券商出現虧損,即分別虧損1.25億元、0.76億元。

9月5日,中原證券舉辦2022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中原證券總裁李昭欣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對多重負面因素影響,公司虧損1.2億多元,這是多年未有過的。作為滬港兩地上市公司,業績是我們面對市場和投資者的『試金石』,我們很痛心並進行深刻反思和反覆研究。」

伴隨市場回暖,二季度多家中小券商業績環比大增,如浙商證券二季度凈利潤環比增長25.02%,方正證券環比增長97.97%,同時國元證券東吳證券國海證券改善更為明顯,二季度凈利潤環比分別增長823.26%、519.13%、261.95%。

中原證券二季度業績則繼續下滑。數據顯示,一、二季度,中原證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88億元、3.99億元,同比減少63.9%、68.31%;凈利潤分別為1843.29萬元、-1.44億元,同比減少84.76%、233.22%。

中原證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上半年虧損的原因,主要為受國際局勢及國內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司一、二級市場投資業務收入同比減少;受投行項目周期性影響,承銷業務收入同比減少;公司股票質押等業務計提信用減值損失。

上半年市場先抑後揚,券商自營業務波動顯著,成為拖累業績的主因之一。今年上半年,中原證券自營交易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49億元,同比減少0.84億元,降幅61.81%,占當期收入的比例為20.4%。

報告期內,中原證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4.63億元,同比減少382.4%。對此,中原證券表示,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虧損主要為本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少。

多項業務收入下滑

除了自營業務之外,中原證券多項主營業務板塊,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經紀業務方面,上半年,由於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和代銷金融產品業務收入減少,中原證券的證券經紀業務收入2.94億元,同比減少0.53億元。

投行業務遭遇重挫,保薦項目數量下滑。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原證券完成IPO主承銷項目共1單,滬深兩市股權主承銷金額累計12.96億元;完成公司債項目7單,債權類主承銷金額累計20.73億元;公司保薦的IPO項目過會1單,再融資項目過會2單。

半年虧1.25億元!中原證券業績為何遭遇「滑鐵盧」? - 天天要聞

截至報告期末,中原證券IPO主承銷金額排名第24名,IPO項目主承銷收入排名第22名。而2021年上半年,公司完成IPO主承銷項目共6單,保薦的IPO項目過會2單,IPO主承銷金額和收入分別排名第17名、第18名。

由於證券承銷業務收入減少,今年上半年,中原證券實現投資銀行業務收入1.2億元,同比減少1.41億元,降幅55.05%。

期貨業務也表現不佳,原本為收入大頭,上半年降幅卻最高。今年上半年,中原證券期貨業務實現營收1.13億元,佔總營收的14.34%,同比減少9.61億元。中原證券稱,主要是與子公司豫新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大宗商品銷售收入減少有關。

信用業務方面,中原證券實現收入2.03億元,同比減少0.23億元。公司上半年虧損,亦與股票質押等業務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有關。數據顯示,公司二季度計提信用減值準備1.63億元,同時股票質押式回購待購回餘額22.76億元,較年初增長10.48%。

7月14日,中原證券發布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稱2022年二季度計提信用減值準備1.63億元,其中對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為1.28億元。主要對科迪乳業(002770.SZ,已退市)和新光圓成(002147.SZ,已退市)的股票質押業務計提信用減值準備。

半年報披露,中原證券與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迪乳業控股方)有合同糾紛,涉訴金額4.31億元。除了科迪集團外,還有石河子市瑞晨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涉訴金額1.88億元、河南中益置業有限公司涉訴金額1.06億元。

半年虧1.25億元!中原證券業績為何遭遇「滑鐵盧」? - 天天要聞

對此,中原證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將繼續多措並舉,通過法律訴訟、司法拍賣、資產盤活、資本運用等多種方式,積極探索處置措施,爭取資本保全,尋找有效路徑和突破口,最大程度保障公司權益。」

超百億募資忙回血

近年來,中原證券通過募集資金回血,數次募資累計超百億元,為業務展開提供資金保障。

2022年,中原證券通過子公司中州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發行了全國第一筆A+H上市省級券商美元債,募集資金1億美元。

今年4月,中原證券曾披露定增預案,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70億元。其中,33億元發展資本中介業務,21億元發展投資與交易業務,8億元對境內外全資子公司進行增資。這也是中原證券自2020年通過定增方式募得資金超36億元之後,再次推出定增融資。

半年虧1.25億元!中原證券業績為何遭遇「滑鐵盧」? - 天天要聞

8月8日晚,中原證券發行A股股票事宜獲證監會受理;8月19日,證監會提出了反饋意見,要求中原證券說明融資合理性、必要性,以及70億元募集資金具體投入內容和金額測算依據,是否發揮使用效果最大化。此外,對是否涉及敏感房地產業務、重大未決訴訟和仲裁計提是否充分等,證監會也提出了疑問。

半年虧1.25億元!中原證券業績為何遭遇「滑鐵盧」? - 天天要聞

目前,中原證券正在推進再融資事項。對此,中原證券表示,公司將於收到證監會反饋意見30日內回復,具體內容以公告為準。

對於發行定增的必要性,中原證券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稱,主要基於幾方面原因:把握河南省「十四五」發展新機遇,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夯實資本基礎,鞏固和提升市場競爭力。全面提升風險抵禦能力,實現穩定健康發展。

同時,為保證本次募集資金有效使用,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完成後,該負責人進一步介紹稱,公司將大力推進主營業務發展,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同時加強募集資金管理,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擬採取的具體措施如下:

首先,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加快轉型發展。公司將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全面加強與頂尖機構戰略合作,繼續深化各項改革,著力防範化解風險,努力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二是在深耕河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公司發展空間。公司將繼續深耕河南市場,深度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支持服務好現代化河南建設。與此同時,加快上海中心、北京分公司、廣深總部等板塊發展,加快香港子公司國際化進程,增加利潤貢獻,全面推進經紀業務和投行、投資、資管等主要業務條線的上檔升級,不斷拓展公司發展空間。

三是加強募集資金管理,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規範性文件、《公司章程》、募集資金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強募集資金管理,努力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益,從而增強公司的經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各項業務發展,提升公司的經營業績。

四是嚴格執行公司的分紅政策,保障公司股東利益回報。公司高度重視保護股東權益,將繼續保持利潤分配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跨越增長後顯疲態

曾因業績高速發展,中原證券一度被認為是券商黑馬。

2014年6月,公司以「中州證券」之名登陸港交所;2017年1月登陸A股,成為全國第8家實現A+H兩地上市的券商。

2013年至2017年,中原證券以上市為契機,布局發展投行、投資等重點業務。2018年之後,進入一輪較快發展階段,凈利潤持續上升。2019年至2021年間,中原證券凈利潤分別為0.58億元、1.04億元、5.13億元。

陽光之下,也有陰霾。2018年之後,中原證券因連環多次踩雷項目,業績開始出現惡化徵兆,參與的項目包括富貴鳥輝山乳業樂視網等等。

在2021年的中報業績會上,中原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菅明軍的明確表態,給市場吃下「定心丸」:中原證券已經走出了2018至2020年這三年的艱難調整階段,2021年已進入較快發展新階段,將通過三大機制、四個舉措力爭在一定時期內「再造一個中原證券」。

同時,公司高管層也經歷波動。2021年6月,常軍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中原證券董事、副董事長、總裁及其擔任的公司其他一切職務。2022年4月4日,中原證券發布市場化公開選聘總裁的公告。而招聘公告亦顯示,公司的經營目標包括爭取再用3年左右的時間,再造一個中原證券。4月30日公告稱,擬聘任李昭欣為公司總裁、執行委員會副主任。

半年虧1.25億元!中原證券業績為何遭遇「滑鐵盧」? - 天天要聞

在凈利潤跨越式增長後,2022年上半年中原證券虧損1.25億元,超過2020年全年凈利潤。

不過,對於上半年公司業績虧損,李昭欣強調,短暫的衝擊並不影響公司發展的大局,當前公司發展的基本面並未發生大的變化,各項業務發展態勢良好。雖然上半年經營業績出現虧損,但很多工作已實現了新突破,正在逐步形成新的亮點。

展望下半年,李昭欣表示,中原證券將充分發揮公司獨特的四大優勢。一是中原證券是滬、港兩地主板上市公司;二是中原證券是「白名單」券商之一;三是中原證券的核心業務即投資銀行業務發展迅速,已成為公司發展的「火車頭」,具備了推進全河南省企業上市的強大能力;四是「三位一體」金融服務模式已具有強大的「價值發現」功能。

李昭欣強調,按照中期會的各項安排決策部署,業務發展、降本增效和重點風險項目的化解「三管齊下」,儘快扭轉公司經營發展的被動局面,同時大力推進A股第二輪定增,大力加強合規風控建設,牢牢守住合規風控底線,為股東創造更加豐厚的回報。

談及未來五年的布局發展,中原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今後一段時間,公司的指導思想是:緊緊錨定「兩個確保」、助力「十大戰略」,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以黨建高質量引領公司發展高質量,持續深化改革,推進各項業務上檔升級,為現代化河南建設和資本市場發展作出新貢獻。

具體包括:堅持領導班子和高管分片包聯服務機制,推薦更多的企業上市和再融資。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和商業銀行的緊密合作,聚集優勢資源支持全省「專精特新」企業。大力推進業務策略、組織架構、內控管理、績效分配、人才引進等多維度的優化改革。積極開展定向增發、發行債券等資本運作,持續提升公司資本實力和資金運營能力。進一步發揮公司控股的中原股權交易中心資本市場的培育孵化功能作用,加快設立「專精特新」板等。

本文源自證基風雲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