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出地球》未能給國產動畫電影打開新局面,中國的神話故事,還是要繼續講下去。
在無聲無息當中,由彩條屋出品的動畫電影《衝出地球》,單日票房已經跌至100萬以下,票房頹勢盡顯。這部曾經被寄予厚望的電影,不要說創造《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奇蹟,目前看來,恐怕連回本都難以實現。
而在上映之前,相關機構對《衝出地球》的票房預測,便呈現出謹慎的態度。首日票房預測僅為384.2萬,最終票房維持在2020.2萬。然而,《衝出地球》實際只拿到了278.9萬的首日票房,比預期低了100萬。目前,貓眼已經將《衝出地球》總票房預測下調到了1515萬。
圖源:貓眼
如果《衝出地球》只是一部平平無奇的電影,或許並不值得為此感到驚訝。但作為出品方的彩條屋,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動畫電影發行公司,先後發行過《大魚海棠》《大護法》等多部知名動畫,2019年發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創下了50.35億的票房奇蹟。而且,《衝出地球》改編自知名國產動畫《星遊記》,自帶情懷加成。加之同檔期並沒有其他動畫電影與之競爭,票房表現不應該如此低迷。
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暑期檔,相較於往年平淡了幾分。截至7月19日,2022年暑期檔票房突破37.69億,仍然無法達到去年暑期檔的水平。客觀而言,電影大盤遇冷,是眾多影片票房表現不及預期的原因之一,《衝出地球》也是如此。
圖源:貓眼
但疫情的影響,絕不是《衝出地球》表現如此糟糕的主要原因。同檔期上映的影片中,《神探大戰》上映12天,已經取得了4.31億票房;上映26天的《人生大事》,累積票房已經超過14.45億;而比《衝出地球》早一天上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票房也已經突破了1.3億。電影大盤雖然冷,但日票房依然維持在1億左右。
相較之下,《衝出地球》的票房表現,已經不能用慘淡來形容。
《衝出地球》的微博廣場上,不時有人發表對電影的評價。略顯尷尬的是,周深的粉絲佔了相當一部分,他們對電影的評價較為溫和。周深演唱了《衝出地球》的主題曲,粉絲出於支持偶像的目的,往往會自發對電影進行宣傳。除了周深粉絲之外,討論這部電影的網友並不算多,網路熱度肉眼可見的低。
在豆瓣,《衝出地球》還未開分,網友評價褒貶不一。作為一部改編自《星遊記》的電影,原著粉對《衝出地球》評價普遍偏低。不過,在整個社區,也僅僅有80多條討論帖,熱度同樣不高。
而在《星遊記》百度貼吧,《衝出地球》正在遭受最猛烈的批評。即便是樂觀的吧友,預測《衝出地球》的最終票房也不會高於2000萬,而悲觀者認為這部電影會大暴死。和豆瓣相似,吧友們吐槽的重點,是《衝出地球》的劇情失去了原作《星遊記》的精髓,堪稱「毀童年」。
如果算上《衝出地球》,《星遊記》系列已經誕生了四部作品。2011年推出的TV動畫,評分高達9.6,被譽為國產少年動畫的巔峰之作。而在2017年和2020年上線的網路大電影,則遭到了觀眾的一波又一波批評,評分不斷下降。雖然《衝出地球》還未開分,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其最終評分並不樂觀。
無論如何,這樣的結果,都不是彩條屋想要看到的。
事實上,《衝出地球》已經經歷了一次撤檔,原本這部電影所定的檔期為2021年7月30日。然而,在2021年的暑期檔,動畫電影就有大熱IP《白蛇2:青蛇劫起》,加上《中國醫生》《怒火·重案》等大片的擠壓,《衝出地球》最終只好選擇逃檔。
雖然《衝出地球》的製片成本並不高,外界傳言在1000萬左右,但卻是耗時六年精心打磨的一部作品。之前有消息稱,《衝出地球》的手稿超過了12萬張,為純手繪製作。而作為一部國風科幻動畫,手繪的難度與工程量更是水漲船高。截至目前,《衝出地球》的特效以及人物、場景設計,並未遭到廣泛詬病。正因如此,外界曾一度希望這部電影可以再創奇蹟,打開國產動畫電影新的領域。
而對於彩條屋來說,擺脫「封神宇宙」的束縛,開闢出一條新的賽道,同樣顯得十分重要。從結果來看,《衝出地球》避開2021年的暑期檔,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遺憾的是,即便在2022年暑期檔這個得天獨厚的檔期,《衝出地球》依然沒能帶來奇蹟。
《衝出地球》的作畫質量可圈可點
毫無疑問,賦予彩條屋光環的作品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之前,雖然彩條屋已經製作了《大魚海棠》《大護法》等多部動畫電影,但市場表現並不理想,票房和口碑都不及預期。
2016年上映的2D動畫電影《大魚海棠》,豆瓣評分僅為6.9,最終票房5.65億。電影中大量出現的中國古典文化元素,一度讓觀眾眼前一亮。然而糟糕的敘事節奏與人物刻畫,拉低了這部電影的整體質量。
圖源:豆瓣
一年之後上映的2D動畫電影《大護法》,受到的關注程度已經無法和《大魚海棠》相比。《大魚海棠》的評價人數多達52萬人,而《大護法》減少到了34萬人。電影的熱度反映在了票房上,《大護法》最終只獲得了8761.3萬的票房,略顯慘淡。
和《大護法》相比,2018年上映的《昨日青空》,豆瓣評分僅為6.1,2020年上映的《妙先生》豆瓣評分僅為6.2,連口碑都已經守不住了。
圖源:豆瓣
不得不說,2019年橫空出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改變了彩條屋的命運。時至今日,《哪吒之魔童降世》依然是彩條屋出品的動畫電影中,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同時,也是彩條屋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自此開始,彩條屋便被賦予了一層神話色彩。同時,在中國神話體系之下,中國動畫電影迎來了新一波井噴。
圖源:豆瓣
《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啟了彩條屋的「神話三部曲」,也就是影迷們所津津樂道的「封神宇宙」。2020年,「神話三部曲」的第二部《姜子牙》上映,有著上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巨大影響力,外界對《姜子牙》的期待格外高漲。然而,《姜子牙》的實際表現,卻讓影迷大失所望。《姜子牙》最終收穫16.02億票房,這一成績已經位列中國大陸動畫電影票房第二,僅次於《哪吒之魔童降世》。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5億相比,《姜子牙》已經讓彩條屋「跌落神壇」。
如果對《姜子牙》的票房走勢加以分析,會發現上映前四天,《姜子牙》就已經達到了10.36億票房,這符合大眾對《姜子牙》的預期。然而,隨著口碑發酵,《姜子牙》在豆瓣的評分,從7.5一路下跌,最終跌破6分,口碑翻車。而《姜子牙》的單日票房,最終也跌倒了不足500萬。
圖源:豆瓣
平心而論,《姜子牙》雖然表現不及預期,並且劇情遭到了廣泛詬病,但導致這部電影輿論翻車的原因,離不開彩條屋這座大山的宣發。在《姜子牙》上映之前,官方已經在不斷加強《姜子牙》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聯繫,進行大量捆綁宣傳,影迷的胃口被一再提高。電影上映期間,這種「夢幻聯動」依然存在,甚至從二次元輻射到了三次元。最終,當《姜子牙》的表現不及預期時,輿論的反撲又怎麼會不猛烈呢?
而《姜子牙》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過度捆綁,也讓一些人物出現了前後割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申公豹。《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申公豹,是一個老謀深算的反派形象,而到了《姜子牙》里,卻成了一個形象粗獷、思想單純的壯漢。
作為出品方的彩條屋,並沒有像大眾展示出一個清晰的「封神宇宙」,導致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認為《姜子牙》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續集。而由於這兩部電影都是取材自《封神榜》的神話故事,人物和背景存在諸多重合,由此產生的人設混亂,難以避免。但實際上,這兩部作品相當於平行宇宙,彼此之間並沒有深度聯繫。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延續下去的話,彩條屋想要搭建「中國神話宇宙」的願望,恐怕會困難重重。
更為糟糕的是,這種人設衝突的局面正在國內動畫電影圈蔓延。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火之後,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已經成了眾多動畫公司跟風的重點題材,動畫電影進入「神仙」打架時代。而這些作品,集中在《西遊記》《封神榜》這兩個神話體系下。2021年上映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同樣將目光鎖定在了哪吒這名人物身上,故事別具新意的設定為穿越,讓哪吒與傳統形象大相徑庭。但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任何同類題材的作品,都免不了會被拿來進行對比,即便不是彩條屋出品的電影也無法避免。而對比的結果,往往都比較慘烈。以至於人們開始調侃,《哪吒》之後的動畫電影都像《哪吒》,但都無法超越《哪吒》。
圖源:豆瓣
而在哪吒之後,以楊戩為主角的動畫電影,即將迎來井噴。《新神榜:楊戩》《二郎神之深海蛟龍》《二郎傳》《楊戩》,以及彩條屋的《楊戩篇》,將陸續登上大銀幕。
經典神話IP過度集中,無可避免地造成了觀眾的審美疲勞,這種情況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愈加明顯。尤其是這些作品的質量良莠不齊,更加難以得到觀眾的認可。繼「動畫電影都像《哪吒》」之後,「動畫電影都像《楊戩》」的時代,可能就要來了。
但在這場針對楊戩的「圍獵」中,彩條屋似乎有些落後了。
根據公開的消息,來自追光動畫的《新神榜:楊戩》有望7月上映,而彩條屋的《楊戩篇》自2019年曝光後,迄今仍未進入宣發階段。而且,中國古代神話屬於公共版權,而非彩條屋獨有。既然《封神榜》的IP價值已經被市場充分證明,只會有越來越多的入局者,加入到這場圍獵中來。可以想見,即便在楊戩之後,這種現象也不會消失。
雖然彩條屋的母公司光線傳媒的董事長王長田此前曾表示,未來將會實現一年推出2~3部中國神話宇宙系列電影,但顯然,光線傳媒所做的準備遠不止於此。今年上映的《衝出地球》,就被看做是彩條屋求變的信號——如果脫離了神話故事的國風科幻可以走通,那麼眼前將是一片全新的藍海。但可惜,結果不盡如人意。《衝出地球》耗費六年時間打磨而成,如今的票房表現,遠遠沒有達到外界的期待。
當然,對於彩條屋而言,依然存在試錯空間。即便是票房表現亮眼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與《姜子牙》,兩部電影幾乎同時開啟的製作,製作周期達3年。而在項目設立之初,兩部電影就已經確立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與劇情基調,一切都等待市場來檢驗。如果站在創作者的角度,彩條屋給予了創作者充分的藝術表達自由。但結果,卻難免會充滿苦澀。
以此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火,多少有一些偶然因素,彩條屋賭對了。而《姜子牙》的不及預期,以及《衝出地球》的遇冷,同樣是市場做出的公正的評判。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我命由我不由天」更多的只是一句口號。下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什麼時候才能出現?或許,彩條屋自己也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在「衝出地球」之前,留在「封神宇宙」里,才是破局的關鍵。
即便大眾已經對神話題材逐漸審美疲勞,但如今的彩條屋,只能知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