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金冥羽
隨著3月31日收盤,A股市場一季度正式收官,公募基金季度業績情況也終於塵埃落定。
受到市場震蕩調整的影響,主動權益類基金年內大多出現虧損,不過仍有部分聚焦周期類品種的基金產品扛住波動斬獲較好收益。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696359
權益類基金整體「慘淡」,僅6隻主動股票型基金業績收紅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今年一季度滬指累計下跌10.65%,深指累計下跌18.44%,創業板指累計下跌19.96%,科創50累計跌幅達21.97%。市場的大幅震蕩拖累了權益基金表現,高倉位運作的主動股票型基金整體表現不佳。
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主動股票型基金平均凈值跌幅達15.69%。全部主動股票型基金中,僅6隻(各份額合併統計)於一季度斬獲正收益,這些基金分別為英大國企改革主題、泰康醫療健康A、創金合信資源主題A、安信新常態滬港深精選A、紅土創新醫療保健和工銀瑞信國家戰略主題。

圖片來源:wind數據整理
其他產品一季度大多表現欠佳,更有多隻產品跌超20%。今年一季度,表現最好與最差的主動股票型基金業績首尾相差35.11個百分點。
混合型基金最高收益32.89%,重倉周期產品領漲
今年一季度,混合型基金凈值平均跌幅11.61%,但有117隻基金逆市斬獲正收益。排名靠前的基金幾乎都重點配置了石油、煤炭、豆粕、房地產等周期類品種。收益最牛基金斬獲32.89%的回報,與排名最後的基金首尾相差超62個百分點。
黃海管理的三隻基金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萬家精選佔據一季度混合型基金業績排行前三席,收益率均超過了20%,分別為32.89%、30.49%與27.61%。進一步來看,黃海管理的三隻基金主要配置地產和煤炭等,例如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了地產「招保萬金」以及新城控股、金科股份,此外還配置了晉控煤業、兗礦能源、平煤股份以及中國神華。
年內表現最差的混合型基金是中郵健康文娛,年內凈值跌幅接近30%。
而在市場整體弱勢的情況下,部分明星基金經理的表現也並不理想。
據財聯社報道,今年以來,曲揚旗下8隻基金凈值跌幅超20%;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A虧損25%;蔡嵩松管理的包括諾安成長混合在內的多隻基金年內凈值跌幅均超過20%。
景順長城劉彥春、楊銳文,興證全球謝治宇旗下各有5隻、9隻與4隻基金凈值跌幅超20%;張坤旗下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混合凈值跌幅接近20%;銀華基金李曉星旗下銀華中小盤混合凈值跌幅超20%。
此外,陸彬、歸凱、朱少醒、葛蘭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旗下權益產品凈值跌幅超10%。
QDII基金首尾分化
相較於權益類基金的整體「慘淡」,一季度最賺錢的莫過於QDII基金了,尤其是主投油氣類基金產品。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年內共有3隻QDII基金收益率超過40%,分別是國泰大宗商品、嘉實原油、華寶標普油氣A美元。
同期收益率超過35%的還有:華寶標普油氣A人民幣、華寶標普油氣C人民幣、南方原油A、南方原油C、易方達原油A美元現匯、易方達原油C美元現匯、易方達原油A人民幣、易方達原油C人民幣、信誠全球商品主題、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A美元現匯、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C美元現匯、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A人民幣、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C人民幣以及諾安油氣能源。
從投向上看,這些基金以投向原油、天然氣等戰略能源資產為主。剛剛公布的年報顯示,國泰大宗商品基金重倉原油相關投資品種,信誠全球商品主題主要投資於原油、貴金屬等大宗商品相關資產。
另一方面,同期共有2隻QDII基金虧損幅度超過30%,分別是國泰境外高收益、華泰柏瑞亞洲企業,分別虧損31.43%和30.95%。
其中,華泰柏瑞亞洲企業主要投資於精選亞洲地區的企業,去年年末的持倉主要是港股上市企業,包括星盛商業、鳳祥股份、中金公司、中煙香港、中信證券等,主要集中在地產、金融和日常消費行業。國泰境外高收益則是一隻投向海外市場的債券基金,去年年末主要持有地產行業的高收益債券。
此外,QDII基金中,易方達全球醫藥行業、海富通海外精選、海富通大中華精選虧損幅度同樣較大,分別達29.88%、26.26%和26.03%。另據基金定期報告,除易方達全球醫藥行業外,其餘兩隻基金均主要投向港股市場。
不難發現,QDII基金收益整體呈現較大差異性,但不少業內人士強調,由於今年以來全球股票和商品市場波動較大,相關QDII基金同期收益頗受影響,加之該類產品所投資的範圍較為寬泛,業績分化也在所難免。不過,基於對國內外市場的投資機會考慮,未來公募還會加快對該類產品的布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30074974
3成一級債基斬獲正收益,可轉債基金領跌二級債基
今年一季度,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平均凈值跌幅1.67%。其中,有25隻產品在今年一季度收益率為正,在全部85隻基金中佔比29.41%。
其從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和選券能力上看,一級債基一季度凈值增長率排名靠前的基金,其大多具有較佳的個券選擇能力。其選券能力均貢獻正收益,且收益貢獻排名在同類基金中基本均位於靠前位次。
而從跌幅榜來看,今年一季度凈值回撤較高的一級債基多為可轉債倉位較高的基金。今年從大類資產收益角度來看,純債品種整體還是取得正收益的,但股票和可轉債紛紛出現下跌,從而對產品整體表現形成了明顯拖累。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906975
受累於股票市場和可轉債市場的持續震蕩,今年一季度作為「固收+」重要品類的二級債基整體凈值跌幅達到4.21%。
一季度,權益市場出現了普遍下跌,債券市場也出現一定程度調整。可以說,在地緣事件衝擊下,今年資本市場走出了結構性類滯脹的行情,也即權益及債券表現都相對較淡的行情,因此二級債基產品出現了較大回撤。
儘管賺錢不易,仍有47隻二級債基斬獲正回報。這些獲得正收益的二級債基,在權益資產和轉債資產上的配置極低。其中7隻基金收益率超過1%,包括泓德裕泰A、泰達宏利集利A、華安證券合贏九個月持有、東興興利A、招商安慶等。
今年一季度,去年表現優異的可轉債遭遇高位回調,受此拖累可轉債基金跌幅居前。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跌幅最大的二級債基是南方希元可轉債,截至3月31日,該基金跌幅達23.68%。記者進一步統計,在跌幅超過12%的32隻基金中,名稱中包含「轉債」的基金多達26隻。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國基金報、財聯社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