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一夜之間,原本沒人要的大豆、玉米價格開始出現飛漲模式。
先來看看價格吧,今天玉米主產區是全線上漲,吉林梨樹沈鐵糧庫漲120元,執行1920元/噸;黑龍江大慶伊品漲10元,潮糧1760元/噸;吉林中糧榆樹漲20元,執行1780元/噸;吉林燃料乙醇漲20元,執行1750元/噸;內蒙開魯玉王漲10元,執行1850元/噸。
大豆價格更是不甘示弱,雖然上漲時間沒有玉米長,但幅度遠遠高於玉米。目前黑龍江黑河地區貿易商40%蛋白商品豆裝車4.40元/公斤-4.50元/公斤;佳木斯富錦地區毛糧裝車4.40-4.45元/公斤,38-39%商品豆裝車4.50元/公斤;雙鴨山寶清地區貿易商38%塔豆裝車4.50-4.60元/公斤,大顆粒塔豆裝車4.90-5.10元/公斤;齊齊哈爾地區貿易商毛糧價格4.40-4.42元/公斤,40%塔豆價格4.60-4.65元/公斤。
局部地區大豆外銷價格已經突破5000元/噸的價位——你能想像這還是年前3000多元都沒人要的國產大豆嗎?
市場好像就是這樣,總是在不經意之間給你帶來驚喜,也給人帶來迷惑。
誰都知道,今年春節前後的一場疫情,別說消費,很多人兩個多月可能都沒出過門,但就是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價格說漲就漲了!
看不懂,也搞不明白,唯一的理由:現在就是漲價時間!
就拿玉米來講,沒人敢說現在養殖業已經復甦,也沒人說現在深加工利潤豐厚,就連之前我們說玉米與能源的掛鉤(玉米燃料乙醇)使得玉米價格底部抬升,但現在原油價格都還沒玉米貴的時候,這個理由更是難以說通。
那麼,現在衝擊提價收糧,貿易商和廠商究竟是怎麼想的呢?還有,我們每年2.5億噸的玉米產量都到哪裡了呢?
總而言之,市場應該是又到了越漲越不賣,越不賣越漲的時代。
關於未來走勢,心理縱然有很多的不踏實,但現在這價格漲的也真是讓人摸不到頭緒,或許閉著眼去搶收才是正確的選擇?畢竟手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
最後,給大家提一個近四年的歷史數據,從2016年以來,玉米價格一直有所反覆,每年的2-3月都是階段性的高點,其中華北地區往往在這一時間會達到1元左右的價格,但一旦市場高位區間價格達到1.05元位置時,臨儲拍賣等因素疊加,玉米就會出現下跌行情。
至於大豆價格,今年可能會比較特殊,疫情的影響應會對未來進口構成威脅。
總而言之,莫貪最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