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平說」開欄語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維持身體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張北平主任醫師及消化道早癌中西醫結合防治團隊將通過本專欄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養生保健及中西醫防治知識,為您的消化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連續加班2周,小李終於把工作項目順利完成了。他非常高興,於是決定接下來的這段時間用美食好好犒勞自己。連續幾天的大魚大肉、毫不節制的夜宵加餐,雖然滿足了口腹之慾,但是隨之小李也出現了一系列讓他苦惱的癥狀,腹部脹滿,晚上翻來覆去怎麼都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還連連做夢,得不到充分休息的小李白天的工作效率也變慢了,人也變得越來越煩躁了。

於是小李趕緊來到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門診尋求幫助。醫生詳細了解病史後,結合小李腹脹、口氣重、大便乾結、苔黃膩等癥狀,認為是積食、濕熱內生引起的不適,於是給小李開了清熱利濕,消食導滯的中藥,並囑咐小李清淡規律飲食,同時加強運動。
小李經過這次生病之後,再也不敢放縱了,按時服用中藥,並認真按照醫生的建議管住嘴、邁開腿,改掉了吃夜宵的壞習慣,一系列的癥狀很快就消失了。
【北平說】
一、 為什麼胃不和則卧不安?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主升清,胃主降濁,脾胃功能相互配合,則可升清降濁,是氣機升降之樞紐,氣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虛弱,或進食過多,則導致食物積滯於胃,釀生濕熱,壅遏於中焦,濕熱上擾心神,胃氣失和進而氣機升降不利,陰陽失交,最終影響睡眠。

二、怎麼避免「胃不和」?
1、飲食有節
一是指飲食的量有節制,切記過食肥甘厚膩,過度進食,導致飽脹腹滿;二是指飲食的時間有規律,三餐定時。
2、避免宵夜
俗話說得好:「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常常飲食不規律,有一餐沒一餐,隨隨便便又一餐,容易損傷脾胃功能。另外,晚上人要休息,胃也一樣,如果晚餐吃太多,或者吃了宵夜,胃就要加班工作,自然影響睡眠。
3.忌盲目進補
現在物質條件充裕,大家總擔心自己及家人營養不足,於是喜歡吃各種大魚大肉,希望通過進食各種高脂肪高膽固醇等「營養豐富」的食物來補充營養,殊不知往往已是營養過剩,過剩的營養反而變成「濕」「瘀」「痰」等病理產物影響睡眠,更影響身體健康。
4、睡前盡量少食辛辣、煎炸食物
辣椒、姜等辛辣食物,以及各種煎炸食物,一方面會刺激胃腸道,另一方面會使機體處於燥熱狀態,睡前進食,不利於安神而睡眠。
三、「胃不和而卧不安」怎麼辦?
1、摩腹法
取仰卧位,左右兩手重疊,用掌心貼合臍上,兩手均勻用力,以順時針方向旋轉輕輕摩動。由臍部開始,逐漸擴大範圍至全腹,有促進消化的效果。
2、穴位揉按
① 天樞穴:在臍旁開兩寸,用食中指的指腹輕輕揉按,可達到促進腸道蠕動的效果。
② 神門穴:位於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凹陷處,用拇指的指腹輕輕揉按,可達到促進鎮靜安神的效果。
3、食療
① 山楂水:取山楂肉30克,加水煎煮,食山楂飲汁。主要功效是緩解肉食積滯、消化不良。

② 麥芽水:取炒麥芽30克,加水煎煮。主要功效是緩解米、面、薯、芋等澱粉類食物積滯、消化不良。
③ 竹茹陳皮茯苓飲:取竹茹10克,陳皮5克,茯苓20克,加水煎煮,主治痰熱擾神,適用於舌苔黃膩,心煩不眠者。
4.中成藥推薦
① 保和丸,適用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用法: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② 健胃消食片,適用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食積。用法: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值得注意的是,服用以上藥物3天仍無緩解,記得儘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END
【專家簡介】

張北平,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吉良晨教授學術繼承人,日本北里大學病院研修醫,第六批國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養對象,廣東省首批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第二批優秀中醫人才,入選第8批第9批嶺南名醫錄,2017首批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大腸早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保健協會脾胃健康分會主任委員;
擅長:胃腸、食管早期腫瘤及癌前病變、膽胰疾病的內鏡下診斷與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消化道梗阻的內鏡下治療;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介紹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中醫重點專科,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國家結直腸息肉管理項目分中心、國家膠囊內鏡研究中心臨床培訓基地、國家幽門螺桿菌分子診斷中心廣州分中心。牽頭成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大腸早癌專家委員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嶺南中醫消化內鏡醫療聯盟及嶺南(華南)中西醫結合診治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病學術聯盟。
在學術帶頭人余紹源、羅雲堅及黃穗平三位教授指導下,在學科帶頭人、脾胃病暨消化內鏡中心大科副主任張北平引領下,大德路總院脾胃病科主任張海燕、二沙島醫院脾胃病科主任王靜、芳村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陳延及大學城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劉添文帶領團隊,繼往開來,攜團隊銳意進取,始終堅持一手中醫,一手內鏡,醫鏡融合,致力於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轉化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結直腸腺瘤、炎症性腸病,膽胰疾病等,尤擅長消化內鏡下3E技術(ESD、ERCP、EUS)等各種手術治療及術後中醫藥促進康復,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深受患者歡迎。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 馬燕顏 陳立基 鍾彩玲
執行編輯:劉文婷
審核校對:庄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