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總長不超過500米
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它雖然有些「簡陋」
卻每天繁榮熱鬧不衰……
它已經走過了三十年的風雨
也陪伴了我們整個青春……
它,就是學生街

學生街改造這件事說了無數遍而在近日終於又傳來了它即將改造的消息
☟☟

在8月16日召開的倉山區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部署會上,透露出學生街改造的消息,據了解,學生街舊屋區改造已列入倉山區2019年棚戶區改造計劃,倉山區將按照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的定位,對學生街(施埔路)進行整治改造,重點打造施埔路主街,保護修繕13處歷史建築,並對危房實施改造。該項目力爭12月底前基本完工,春節前開街運營。
看完之後不禁有個疑問難道這次學生街是真的要跟我們說再見了嗎?難道我們真的要和青春說再見了嗎?
注意是改造不是拆除!新的學生街或許並不會陌生
一直以來,師大學生街由於學生眾多人流量巨大,逐步發展成一條著名的小吃街。

逐漸的,問題也顯而易見——周邊多低矮建築,電線如蛛網密布,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且街道狹小,排污系統不完善,街道的整潔度需要全面提升。

據了解,這次學生街特色街區改造提升項目包括施埔新村D級危房徵收、歷史建築保護修復,小街巷改造、立面景觀整治等工程。據倉山區土地收儲中心透露,福州市規劃院古建所正在對學生街舊屋區改造項目項目進行提升改造方案設計。

還有房媒透露,施埔新村零星地塊精準改造項目僅針對D級危房,具體範圍包括施埔新村2-6座、8座、9座、施埔新村85號弄11號、16號,倉山區現正在進行零星舊改的前期準備工作。具體舊改事項以政府具體公告為準。

目前,倉山學生街周邊零星舊改項目徵收現場指揮部已成立。

簡單來說
這次的學生街改造
並不是進行大規模的拆除重建
而是零星改造D級危房
對一些立面景觀進行修整
也就是說
今年春節重新開業的「新學生街」
或許對我們來說並不會陌生
只不過它將以更加整潔乾淨的面貌重新回到我們的身邊

回顧學生街的漫漫改造路變化總是發生在不經意間
上世紀80年代,學生街還只是倉山區施埔路的一小部分,那時的福州人還不知道學生街這種說法。這裡沒有台江濃厚的商業氣息,沒有來來往往的人潮。只有幾個小商販的聚集,依靠著近旁的福建師範大學和居民做點小生意。

1997年左右,全國的高校都進行了擴招,倉山片區的各大院校也不例外。大量湧入的人流和消費水平相對一致的人群很快地帶動了周邊的商業發展。福建師範大學旁的施埔路發展最旺,很快順流而上,形成了具有一定商業氣息的街道。
於是,學生街便因此誕生了……

作為一條擁有30年多歷史的商業街
雖然每個角落都藏著學生時代的青蔥記憶
但關於這個片區即將拆遷的消息也是從來沒有停止過
回顧學生街的漫漫改造之路
可能就跟我們的心情一樣跌宕起伏2004年3月
首山路進行了拓寬,新的首山路學生街出現了。只要順著舊學生街一直往下走,就能達到新學生街。這微妙的地理位置,就像新街對舊街的延續。但與常態不同的是,舊學生街仍舊繁榮著。
2008年
師大學生街對面舊城改造,建起了學生城市廣場,學生街商圈規模日益擴大。學生街城市廣場總建築面積近3平方米,整體由9條休閑主題街、1條特色步行街、1個內環休閑廣場和2座綜合商業樓組成,頗為龐大的商業架構體現了學生街商圈不衰的活力。

2015年11月24日
倉山區政府發布了《房屋徵收告知書(學生街舊屋區改造項目)》。
2016年學生街舊屋區改造項目列入倉山區當年計劃啟動的64個征遷項目中,擬於2016年下半年啟動征遷,該項目涉遷623戶,徵收房屋總建築面積87680.9平方米。

2017年6月
因學生街舊改項目規劃優化調整,倉山區煙台山片區征遷指揮部暫停了該項目的徵收實施工作。倉山區房管局在12345官網上回復稱,學生街舊屋區改造項目因規劃調整暫停。

2017年底
在發布的2018-2020年三年舊改計劃中,學生街舊屋區改造項目再次列入倉山區2019年棚戶區改造計劃,彼時公布的改造項目四至範圍為:北至上三路,南至福建經濟學院,東至陽光新村(陽光新村暫未列入舊改範圍),西至師大。原計劃將項目紅線範圍內整體收儲拆除,而非景觀外立面改造。

2018年12月
福州市土地發展中心官網發布的「學生街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信息顯示,目前已完成該項目選址及土地性質權屬認定,選址面積78.12畝。

2019年上半年
隨著政策變化和貨幣補償資金告急,倉山區今年上半年計劃徵收任務僅完成41%,多箇舊改項目進展緩慢,部分擬啟動新項目宣告推遲暫緩,原本制定的2018-2020三年舊改任務計劃及徵收方案面臨調整。

2019年4月起
根據福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倉山區啟動了對福建師範大學倉山校區周邊的環境綜合整治聯合執法行動。
5月,福州市城管委、倉山區政府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共計120餘人,對上三路、首山路、迎安路、學生街頑固性違規經營場所及市容亂象進行集中整治,共清理頑固性攤點20餘處,也對首山路最後一個頑固佔道大排檔——「常樂大排檔」進行了取締。倉山區表示,對拒不整改的企業、個人,還將移交區掃黑除惡小組予以嚴肅處理。

或許有許多人說
學生街說「拆」說了無數遍看到關於學生街的消息都麻木了
其實啊
改造的路總是十分漫長的變化也總是發生不經意之間

因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學生街」的招牌已經不見了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短短的四百米街道兩側
出現了許多「本店轉讓」、
「本店急轉」的消息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路邊已經沒有了擺攤小推車的影子
只有沿街的店面還在對外營業
……

圖:舌尖上的福州
你現在所面對的這條學生街
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學生街
而我們
也不再是當年的我們
……
感慨
從街頭到巷尾
這條街擁有了太多太多
這條用青春踏足的學生街
永遠不褪色的是回憶
在這座城市裡待過的我們
沒有人會否定對它的熱愛
一路吃吃吃
鐵板燒煎餅涼皮奶茶烤魷魚
滿滿皆是美味
提起學生街
滿滿的回憶都離不開一個字
吃!






布滿整條街的鐵板燒、福鼎肉片、
麻辣小龍蝦、章魚小丸子、煎餅、
燒仙草、涼皮、奶茶……
各地的特色小吃在這裡幾乎都能找得到!


在學生街,我們可以不顧及女神男神形象
席地而坐,就為了一碗美食
可以不顧超標的大腸桿菌和地溝油
大快朵頤
在這裡,是我們最放鬆、最舒心的時候
不敢想像,沒有了學生街
對吃貨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摧殘

@幻想魚_Yu:滿滿的回憶,滿滿的小吃[淚]
@W__XINGLI:記得當年從街頭吃到街尾的快樂 ~
@Pbd丶Q:當年中午動不動下山來這覓食,還有大晚上騎電瓶車過來就為了吃個雞排~~~那鍋里的地溝油,是我逝去的青春呀![淚][淚][淚]
@iampinky:半夜肚子好餓好餓…腦海里浮現的都是學生街的小吃,酸菜魚,福鼎肉片,牛肉丸湯,壽司,手抓餅,涼皮,麻辣燙,連不太愛吃的飯糰也超想吃,還有超捷樓下的肉粽!
錢包未鼓時
它是我們的淘寶天堂
連砍價也變成了一種成就
每當買不到東西的時候
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學生街有木有!
早上是菜市場
中午是學生街
晚上是夜市
應有盡有,處處九塊九

10元6雙的襪子,30元一條的褲子、
清倉甩賣的包包、50元仿名牌的鞋子……
這些便宜哭的價格
應該只有學生街才能買到了。

除了衣服鞋子包包
豐富的飾品亦是女生們的最愛
多少女生大學最歡樂的時光
便是和姐妹們在學生街淘自己喜歡的飾品。

用心「淘」
在這裡總能「淘」到一些新奇的小玩意
相同的質量,可比專賣店裡便宜不少。

最受歡迎的是那種小工藝品
在無數刻著字的小陶瓷里尋找自己中意的文字
然後串成手鏈或者掛墜
送給喜歡的人
幼稚地認為這樣就是
向他人告知自己的所有權。

大概只有在學生街
那些門口拉滿蜘蛛網般舊電線的簡陋小店
也可以常有清新可人的美女光顧。

當然,去逛過的都明白
沒有在學生街砍過價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在那費盡口舌的討價還價中
似乎才真正感受到5毛錢的重要性
偶爾還能領略點屌絲人生的真諦。

@Carmelo_Anthony:記得以前去學生街買衣服 6塊錢一雙的襪子還是五個腳趾頭的
@那隻snail:拆了學生街,福州會多了一群宅,少了一條街,少了點樂趣,多了些店關門…
@賣咖啡的安仔:我最愛的盜版盤,我最喜歡的地溝油,我最嚮往的黑網吧
@遠行沒有目的:屌絲的天堂怎麼能說拆就拆!
在這裡還有
那些年和TA一起
逛了無數次學生街的愛情和友情
還記得你和Ta
一起手牽手來這裡的時光嗎?
還記得你和Ta
一起在街角的小店買著CD嗎?
還記得你曾經在這裡為心愛的Ta
買的禮物嗎?
還記得有很陡的上下坡,很老的小店,
很老的居民,很熟悉的味道
每逢空閑
福州的大、中學生們總要到
這「腐敗」聖地膜拜一把
每天晚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明明不是周末
依然人潮湧動
一到周末從街頭往前看
全是人人人人人
冬天,這裡提供天然的暖氣
夏天,這裡還有免費的桑拿!

沒課了,拉著閨蜜便往學生街跑
逛累了,還可以隨意找個咖啡店坐著聊天
一下午的時光足夠消磨。
而對於情侶們來說
學生街無疑是他們最歡樂的約會聖地
在這裡一起吃飯、逛街、牽手聊天
一起說著關於青春的故事

@我的愛在地球:整個高中和大學基本上逛街都是第一選!
@小二歆:每逢下午下課,都會拖著舍友去逛學生街~拆的是我們回憶。
@憨憨sir:以前每晚的夜宵都在那逛,如今物是人非了
@Super-LCH :校園青春美好的記憶,回憶和你們翹課逛學生街,可是現在我們各奔東西,學生街也要拆了![淚]
@城西邊:這裡有我們的青春啊!沒有電影那麼跌宕起伏,只是一條塞著滿滿回憶的學生街,不管心酸,抑或甜蜜。
@大舒也要有情懷sugas:都是青春的記憶
其實即使學生街沒有絢爛的霓虹燈僅僅靠著幾站路燈和小攤的燈光整條街卻能閃閃發亮就如同我們的青春一樣或許它也在提醒著我們不要忘了最初的自己!
期待學生街2.0版再次跟我們見面!
也希望當它再次回歸的時候
你還能對回憶里青春說一句
「走,去學生街逛逛!」

來源:海峽網新媒體,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綜合自海峽網、海峽房網、海峽都市報、藍房網、福州房產、福州日報、福州晚報、876交通之聲、福視悅動、舌尖上的福州
編輯:李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