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2022年10月03日15:31:29 熱門 1927

「如果我的草案通過,明成北將成為歷史。」


此話一出,Sir先燃起來了。


港劇粉都懂。


沒錯,這「年度港劇」的續集即將迎來大結局:


《白色強人2》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三年前《白色強人》橫空出世,在喑啞的港劇中投下一顆「炸彈」。


隨著一聲槍響,全劇落幕,收視口碑雙炸。


Sir之前寫過,它格外能打。


但這次。


白色強人2》似乎帶著不一樣的使命——救市。


在關鍵時刻,昔日王炸高開低走,新劇又難堪重任。


TVB不得不提前放出。


結果怎樣呢?


開播近一個月,豆瓣暫無評分。


而且從劇中一些鏡頭能看出來,部分「新冠」劇情有後期補拍的嫌疑,略有瑕疵。


可總體來說。


它依然是華語醫療劇中的第一梯隊,甚至在一些方面比第一季有升級。



01


先說幾點。


《白色強人2》真正延續了第一部。


首先從陣容來講,保持了第一季的強勢。


郭、馬以外,視帝陳豪加盟。(他真是越老越有男人味兒)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還有老牌綠葉蔣志光、戲骨韋家雄


女性角色上,長腿美女張曦雯、視後唐詩詠外,又來一位老熟人胡定欣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TVB家底,近幾年的高光。


內容上也延續了上一季的核心。


圍繞醫療體系改革的明爭暗鬥。


但,幾位新角色的加入,讓明成北的「權游」玩法大變。


Sir追的時候不敢走神。


實在太緊張了。


胡定欣飾演的葉晴。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上一季查無此人。


但這回,她是楊逸韜實現草案的頭號阻礙。


並且更加毫無底線,不擇手段。


就說一場戲。


明成北改革的公聽會上,楊逸韜為自己的草案拉票,請患者趙宛蘭為自己站台,不料趙宛蘭事後突髮狀況,不幸身亡。


嚴格來說,楊逸韜儘力救治了趙宛蘭,他也有責任,但不能完全歸咎於個人原因。


偏偏對手是葉晴。


她聯手媒體掐斷趙宛蘭陳情的直播,又揪住趙宛蘭的死大作文章,把死因全推給楊逸韜,不僅讓他深陷輿論危機,還面臨停職風波。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挖黑料,勾結媒體曝光,操控輿論。整人三部曲,齊活了。


腹黑狠辣,絕不手軟。


總之,真正的硬手。


如果說,第一部的反派尚不明朗,那麼這次葉晴作為反派則火力全開:一出場就要掀翻明成北,打垮楊逸韜,爭奪話語權,感情線上也似乎大有拆散唐明蘇怡之勢。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而楊逸韜,也被迫從第一部求變的攻擂者,轉身守擂。


守比攻難。


敵在暗,你在明,你永遠不知道對手如何出招。


那葉晴是怎麼形容自己和楊逸韜的關係呢?


「交淺言深」。


什麼意思?


兩人分歧巨大,又相互坦誠。


再說得具體一點:


所有人形容權力中心,都會用一句「一山難容二虎」。


《白色強人2》則想說。


有些時候,一山,必須容二虎。



02


那麼,到底一山怎麼容二虎?


回答問題前,Sir想說說醫生雨果(韋家雄 飾)。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Sir認為劇集中最有人味的醫生。


他戲份不算多,每次都讓人印象深刻。


患者羅笑嫻,急需人工移植肺葉,新鮮的肺葉已經準備好,但還少關鍵一步——醫發局的批准。


如你所想,主角團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都贊成先手術再走流程,連葉晴也難得地站在了相同戰線。


雖然這是違規的。


如此熱血的戲碼……雨果醫生:


No!


我做醫生沒打算像你這麼偉大。


敢不照醫發局的規定做事,很可能飯碗不保。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好一個小人……物。


捨己為人的宏偉戲碼,哪有養家糊口重要。


此外,還要一個爭議巨大的角色。


蘇怡。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觀眾判斷:她當母親和醫生都不合格。


還有人說她作為醫生感性,拉低了整部劇的評分。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果真如此嗎?


這個人物最惹爭議的橋段是這樣的:


一個小女孩因為扶梯突然停止摔倒受傷,醫生判斷可能存在更嚴重的情況,建議做CT排查。小姑娘不肯,哭喊著要等媽媽來。結果因為等家長延誤了最佳時機,最終小女孩去世了。


有人說這完全是蘇怡的責任,是她同意小女孩等媽媽才釀成悲劇。蘇怡本人也很自責。


Sir持保留意見。


必須承認,這一設計必然有推動情節的作用,也為二人後續感情線反轉作出鋪墊。


不算太高級的操作。


但合理嗎?


我們先盤一下當時的劇情。


小女孩第一次提出要等媽媽來。


蘇怡:但是如果醫生不查清楚,就不知道你們哪裡還有傷。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小女孩不聽,執意等媽咪。


蘇怡:聯繫她家長了沒有?


得到「已經通知家長來醫院「的回答後,蘇怡安撫小女孩:只要你媽咪一到,我就帶她上去找你好不好?


小女孩拒絕,接著哭鬧。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蘇怡轉向唐明:等她媽咪來了,我再帶她去照CT。


唐明勸阻,希望越早越好。


蘇怡:小朋友沒有媽咪在身邊會害怕,她指數也穩定了,(就等)半個小時。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以上。


她是一開始就同意了小女孩的請求嗎?


沒有。


一開始作為醫生,她本能地判斷不應該同意,甚至試圖和小女孩談判,安撫情緒。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談判不成功,蘇怡這才開始動搖,最終讓步。


能看到,蘇怡作為醫生,理智是有的,不然她不會一開始拒絕。後來在女孩三番五次的哭鬧下,母性的一面被牽出。


這大概是許多觀眾真正的質疑:


為什麼,最終佔上風的是感性,或者說是母親的身份?


蘇怡兩次懷孕,兩次都沒能保住孩子。孩子對她格外重要,她和唐明分分合合也是因為二人對家庭看重程度不一樣,而蘇怡顯然是更注重家庭的那一方。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正因為她太知道失去孩子的痛了。


所以當孩子對母親發出相同的呼號,渴求同樣的眷戀依賴。


一開始醫生的理智還能發揮作用。


可你看她的眼神。


心裡那份從未實踐,卻早已生根發芽無法遏制的母愛,早已被激活。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最後。


同意,也不過是一個可憐的母親,將自己無處安放的痛苦與柔軟,暫時地,小心地,投射在他人的嬰孩身上。


所以她是不是合格的醫生?


Sir認為,從醫生角度講蘇怡也算盡到了職責。


人之複雜,正是因為過去與當下經歷的塑造。它們會在同一時刻發生作用,左右人的判斷與決定。縱然醫生有著「勝造七級浮屠」的神性,也不可避免被世俗的人性所牽絆。


尤其蘇怡有過這樣的經歷兩次。


就更不可能面對小孩的請求無動於衷。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我們對醫生的要求,似乎總要理智,總要冷靜,總要不摻雜質,總要像對著標尺摳出來的模型,嚴絲合縫循規蹈矩不越雷池一步。


但那不是機器嗎?


醫生是要治病救人,但其職業的神聖脫胎於人性,又不完全剝離人性。


說到底。


醫生也只是特殊的人,也逃不過人性本身的模糊混沌,和帶著毛邊的,無法一言以蔽之的稜角枝節。


你卻非要在職業的顯微鏡下,把他壓得扁平。


就像之前的雨果醫生,最終他還是走上了手術台。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所以如果你問Sir,一山能容二虎嗎?


能。


如果把「山」看作人,人不就恰好由這些水火不容「二虎」組成嗎?


理性、感性、退縮、前進……


這些矛盾博弈共生,此消彼長,對立統一,塑造了人萬分之一的風貌。


因為退縮,勇氣彌足珍貴;因為感性,社會不至於變成叢林法則,冷酷無情。


他們相互對峙,相互襯托,但最終。


相互成全。



03


不知有沒有細心的毒飯注意到。


這次的海報不一樣了: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如果說第一部的海報,陣營涇渭分明,中間還有明顯界限的話。


第二部,「對立」元素被稀釋。


葉晴和楊逸韜不止一次就各自的理念展開過辯駁。


前者想成立葯研所,這樣就能牢牢地把議價權拿在自己手裡,才能低價賣給老百姓。


後者則認為,搞藥物研發時間太久,病患等不到,只有政府能一步到位,給罕見病患者兜底保障。


一邊是新冠影響下經濟停擺政府沒錢的窘困。


一邊是患者「是不是我們這種窮人性命就這麼不值錢」的哀嚎哭訴。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怎麼辦?


最終,楊逸韜的草案通過了表決。


因為葉晴主動放棄提案。


為何?


她發現,自己辛苦籌劃的方案,到頭來可能淪為商人和財團的謀利工具。


原來,葉晴最想要的。


並非與楊逸韜作對。


而是一個由政府掌控的,能真正為香港市民謀福利的機構。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發現了嗎?


一直以來想法對立的兩個人。


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完全一致。


他們都想救人。


監製羅永賢採訪時談到:這一季我們有個傳承,不只是講談情說愛,又或者不是只講一些每天發生的案件。而是有一個更大的命題:


關於政策,關於民生。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一個事實。


香港患罕見病的,高達幾千人。


葉楊二人的草案,不僅僅關乎香港公立醫院龍頭明成北改革的最終出路,更是未來香港醫療改革的藍圖。


這也是葉晴和楊逸韜斗得死去活來的真正原因:


被他們影響,甚至決定著的,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人命。


兩人的想法各有長處。


楊逸韜的草案,能解罕見病人的燃眉之急。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葉晴的方法更徹底,有了生產權就有了議價權,多少錢賣給病人就能自主決定。


但兩個都並非完美周到。


納入名冊,意味著挪用大多數人的救命錢,去挽救一小撮人。


研發藥物燒錢且耗時久,病人未必能等到。而且,低價出售是否會打擊藥商研發的積極性?


兩種方案背後,都不可避免地對生命進行了量化估值。


如何取捨?


爭論我們見過太多。


公共領域本身就很複雜。


這種複雜性,註定了政策的制定從來不能十全十美。


沒辦法了嗎?


我們當然可以不斷摸索,哪怕只能無限趨近那個完美值。


但前提是,包容不同的意見。


允許爭。


甚至斗。


回到前面的海報和提問。


一山能容二虎嗎?


公共政策領域,一山能容二虎,也必須容得下二虎。


所以二人針鋒相對。


所以他們的內鬥權謀,才顯得無比重要和必要。


只有不斷地爭論、推翻、論證和實驗。


才能尋求一個符合更多人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才能真正保護那群原本就不該被放棄的人。


就像那張海報。


你中有我中有你。


我們目光所向,不盡相同。


但。


我們始終站在一起。


收視口碑雙炸?開播一個月,至今無評分,卻還被誇「年度最佳?」 - 天天要聞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藝謀不emo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