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的盧大爺最近迷上了炒股,常常在網路上瀏覽網友們分享的炒股信息。在一位網友的蠱惑下,盧大爺加入了一個名為「實盤一年20倍」的微信群。群內有人定期發送「講師」炒股直播的鏈接。直播中,「講師」團隊反覆說A股行情散戶不好把握,鼓動大家炒「期貨」,並時不時曬出自己的「期貨」賬戶,顯示已經賺了很多錢。
某天
群里又送來「賺錢機會」的消息
... ...

盧大爺看後心動不已
立馬聽從「講師助理」小吳的指導
開通「期貨」賬戶
並存入2萬元


當天,盧大爺看到「期貨」賬面數額增加至2.8萬元,頓時心裡樂開了花。未曾想,不到一星期的時間,盧大爺卻虧損了2.1萬元。
盧大爺找到「講師」反映情況,「講師」責怪盧大爺下單資金太少,並稱想要把錢賺回來,只有投入更多的錢。盧大爺信以為真,又陸陸續續投入了4萬元錢,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總投入的6萬元養老錢全都虧損,血本無歸。而此前熱情的「講師」早已將其拉黑,微信群也被解散,到此,盧大爺才驚覺自己被騙了!

本案中所謂的「股指期貨」交易平台,實際上是詐騙團伙搭建的虛假平台。詐騙分子先讓受害人賺些「小錢」並可自由提現,博取信任後,再引誘受害人投入更多的資金,操控平台令其虧損,從而陷入不斷追加投資以圖回本的惡性循環中。
老年人如何防範
投資理財類詐騙?
一、老年人有投資理財需求的,應詳細了解投資理財項目的具體內容,並積極與子女溝通。同時,要戒除貪婪心理,樹立理性投資理財觀念,切勿輕信「穩賺不賠」「無風險、高收益」的虛假宣傳,不要投資業務不清、風險不明的項目,以免掉入理財陷阱。
二、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投資理財產品,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大師」、加入所謂的「投資理財」群。
三、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證、銀行卡、驗證碼、支付密碼等重要信息。
來源:泰寧法院
來源: 石家莊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