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逃離」到「凌晨4點」 新世相的城市青年IP走到了哪一步?

2022年10月03日10:54:24 熱門 1120

作者/霍青城

「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

「沒有。」

「那你見過凌晨4點的上海嗎?」

「有,光很暖,便利店的關東煮居然有20多種。」

凌晨4點,一艘郵輪緩緩駛入港口,低沉的馬達聲穿破黑夜,熟睡的船員被叫醒,「嘿!到上海了」。

城市裡,退去白天的擁堵,外灘變得寬敞,暖色路燈映襯著行人或清醒或疲憊的臉龐;南浦大橋上,一輛計程車在轉彎處提速,后座上兩個年輕人靠在了一起,和解的笑容浮上臉龐;便利店裡,急匆匆下班的女士飢腸轆轆,年輕服務員送來熟悉的便當;餛飩攤前,一個女孩正幫助初到上海的打工者,向他所愛之人發送抵達簡訊。

從「逃離」到「凌晨4點」 新世相的城市青年IP走到了哪一步? - 天天要聞

從「逃離」到「凌晨4點」 新世相的城市青年IP走到了哪一步? - 天天要聞

這是《凌晨4點的上海》描述的場景,一股溫暖的煙火氣。很多人都說上海排外,但在這部17分鐘的短片里,拋去文化差異和地域誤解,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串聯起上海凌晨4點的群像,善意又溫柔。

自5月29日播出後,《凌晨4點的上海》開啟了刷屏模式,24小時全網視頻播放量超過1200萬,新華網、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官微紛紛轉發。#凌晨4點不睡覺#微博話題還衝上了當天的熱搜榜前3。

作為「凌晨4點」系列的第一部短片,《凌晨4點的上海》成為新世相邁入影視業的第一步。這個製造過「逃離北上廣」、「丟書大作戰」、「佛系青年」、「凌晨4點」等多個刷屏話題的新媒體公司,如今正在將「城市青年IP」延伸至更廣闊的領域。

從「逃離」到「凌晨4點」 新世相的城市青年IP走到了哪一步? - 天天要聞

從公號故事到影視成品

新世相要走幾步?

「凌晨4點」系列的發起者、新世相聯合創始人汪再興最近逢人就要推銷上海便利店的關東煮。

「給我個被子,我能在便利店住一個月!」汪再興跟小娛交談時,還忍不住感慨。這個語速極快、思維跳躍的男人,看起來像個心滿意足的大孩子。

因為便利店,汪再興對上海極具好感。在連續4天到劇組通宵探班後,他得出「上海連馬路都很生活化」的結論。選擇到上海拍攝大城市裡的「人情溫暖」,在他看來,是城市青年短片系列的第一步。

對人情的練達與對城市青年心理的深刻洞察,是新世相多篇刷屏爆款文後的邏輯與硬實力,現在這個擁有近千萬粉絲的新媒體公司,正試圖將這種邏輯與實力,遷移至影視領域。

「現實主義題材的故事現在很火,業內很多人都在炒這類故事的影視化。但我覺得,只賣故事是進入不到電影製作核心的。故事到本子有個距離,本子到製作也有個距離。在我看來只有先把故事變成製作,資本才能承認你有進入影視業的能力。」說到「能力」的時候,汪再興加重了語氣。

從「逃離」到「凌晨4點」 新世相的城市青年IP走到了哪一步? - 天天要聞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了解到,《凌晨4點的上海》短片為新世相全資出品,從故事徵集到劇本改編、搭製作班底,再到拍攝、後期等,新世相全程參與。「並不是出個錢就完事了,我們要立一個品牌。我們是新人,不拿出東西來說話,影視圈那些大佬根本不跟我們玩。」

說到新世相影視化的實力,汪再興像是憋了一口氣在心裡。事實上,新世相在一線城市有1000萬讀者,手握著100多萬個真實故事素材,在內容和傳播方面,已有天然優勢。但他覺得遠遠不夠,堅持認為新手一定要參與制作,慢慢積累經驗,才能跟圈內人有同等的話語權。「影視圈水很深,看到有些資本倒來倒去的玩法,我害怕。」

經過數月的籌備,汪再興邀請到吳覺人擔任短片的監製。

歷任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區主管,上海電影博物館首席策展人,第52屆、54屆台灣金馬獎評審的吳覺人,迅速為新世相組建了一套專業化班底。包括數次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馬來西亞導演楊俊漢、保加利亞新銳攝影師Boris Kalaidjiev、與婁燁曹保平忻鈺坤等著名導演合作過的女主角譚卓、《一代宗師》《天才槍手》的修音團隊Kantana 公司等。

從「逃離」到「凌晨4點」 新世相的城市青年IP走到了哪一步? - 天天要聞

導演楊俊漢(左三)在《上海凌晨四點》拍攝現場

與演員黃尚禾(左一)、陸琦蔚(左二)溝通拍攝細節(圖:龔星)

「凌晨4點的上海,我們就凌晨4點去拍。時間很趕,因為很快就天亮了。17分鐘的片子,花了5個晚上拍攝、10天用來做後期,這在短片領域耗時很長了。」談到《凌晨4點的上海》的拍攝情況,吳覺人向小娛「訴苦」。因為是夜間拍攝,對光的要求非常高,很多鏡頭非常磨人。

「便利店故事最後,靜態與動態對比的場景,我們是用每秒1幀的速度去拍的,通常情況一秒的速度是24幀影像,所以演員要以正常動作24分之一的速度表演。最後郵輪停靠碼頭的鏡頭,真實的光線達不到拍攝要求,我們自己拿著水槽在玄窗那裡晃,讓流動的光影折射在船艙里。這個過程花了7個小時,最後呈現出來的鏡頭也就兩三秒。」

吳覺人對小娛提到,國內的短片沒有穩定的發行、傳播渠道,一直被低質量的短視頻/微電影衝擊著口碑和市場。城市青年短片是一片空白區域,新世相現在挑了這個頭,對於提振國內短片市非常有意義。「上影節去年重啟了短片單元,國內短片市場正在復甦。」

從「逃離」到「凌晨4點」 新世相的城市青年IP走到了哪一步? - 天天要聞

新世相如何構建短片商業邏輯?

「微信公號的運營是有天花板的,我們的視野在公號之上。」談到現在的新媒體運營,汪再興表現出了一些焦慮,「我覺得公號廣告很快會到頭,而且它不是一個性感的生意。」

小娛了解到,新世相的主要業務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媒體業務,二是知識付費,媒體業務現在仍是新世相的收入大頭,包括公號廣告、活動策劃、短片廣告、H5製作等。

不過,在汪再興的規劃中,接下來還有一條更漫長的路:以年輕人真實故事為基礎,結合具體城市的特質生產短片,形成一定IP基礎後,再適時進入長片領域。「我們更在意的是,以後怎麼去立自己的品牌」。

「我們想把城市青年更深層次地連接起來,真正做到每天、每時、每刻都在跟他們交流。」汪再興說。

作為「凌晨4點」短片系列的第一部,新世相對《凌晨4點的上海》傾注了大量精力,製作團隊30多人,投資成本300萬,這相當於一部網劇或者小成本院線電影的投入。

從「逃離」到「凌晨4點」 新世相的城市青年IP走到了哪一步? - 天天要聞

一手是巨大的流量,一手是海量的內容,再加上強大的製作團隊托底,「凌晨4點」眼看著就要C位出道。但作為一個市場化的產品,「凌晨4點」短片的商業化邏輯在哪裡?電影有票房,電視劇有版權和分賬,公號有投放和打賞,短片呢?

小娛了解到,國內的短片尚未建立統一的發行渠道,觀眾跟片方很難形成有效溝通,短片沒有形成一套成熟、固定的商業模式。

「在短片商業化的問題上,我也感謝陳可辛導演的《三分鐘》,把真實故事改編成短片,刷了屏,觀眾為之感動,蘋果也收穫了美譽度。《三分鐘》之後,現在很多品牌都認可這種真實故事改編的方式,尤其是大品牌。」汪再興說,《凌晨4點的上海》發布後刷屏的第一天,已經有幾個品牌來談後續的合作,「多數是跟城市生活有關係的品牌,他們覺得凌晨4點是一個更新、更酷的話題點。」

「最重要的是跟年輕人對話,新世相跟年輕人的情感拉得很近。年輕人是現在各個方面都在爭取的資源,包括城市管理者,也包括品牌商。他們想跟年輕人對話,就得找到合適的渠道和方式。」汪再興對小娛表示,《凌晨4點的上海》得到了上海市各方面的支持。

從「逃離」到「凌晨4點」 新世相的城市青年IP走到了哪一步? - 天天要聞

攝影指導Boris Kalaidjiev(保加利亞)工作照(圖:文若愚)

「如何立品牌,謀求長遠的發展,才是新世相現在最關注的。」汪再興告訴小娛。

城市的凌晨4點,有人下班,有人起床,有人甚至是夜班狀態,差異較大的人群在此時聚集,這是一個最多元化的爆發點。「我們想做的就是傳播城市的包容、人情的溫暖,為城市和年輕人留下值得銘記的影像記憶。」說這話時,汪再興的眼神突然變得很興奮。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