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BFI 劇場總監 Helen de Witt 和華語視像藝術節兩位策展人湛旭華、謝晶晶,照片由華語視像藝術節提供
先鋒藝術之所以成為先鋒,是為其在社會意識與藝術載體上的融合與嘗試之 先導性和實驗性做出的概括。90 年代至千禧年間的中國,攝像機的普及、電腦、 互聯網、三維動畫和各種設計和影像編輯軟體的普及將藝術表達與快速發展的媒 體媒介結合。多媒體的運用在社會演化中逐漸賦予了藝術更多融入社會和生活的探討機會。
中國先鋒藝術的發展一直紮根於濃郁的地域文化背景中。鮮明的南北文化差異造就了截然不同的藝術生態。珠三角地區的獨特濃郁的文化土壤,供給了為數不多的一批藝術家沉澱和發展的養分與靈感,成為了遠離中原文化埤堄之外的一座思考的城池。曹斐將南中國,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藝術生態評論為一種「更天然、真實、智性」的創作氛圍,以更加寬容,更為開放的語境探究個體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也似乎更加體現了珠三角地區文化以及廣府文化的天然性。
獨立紀錄片導演楊荔鈉在現場
為對這獨到的藝術生態進行介紹與再現,第六屆華語視像藝術節將與 BFI Experimenta(BFI是 British Film Institute 英國電影協會的簡稱,Experimenta是 BFI主導的影視實驗藝術展映項目)項目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中國文化連線(英國)合作,於 5 月 11-12 日在倫敦呈現曹斐回顧影展項目,項目包括 三個單元:「曹斐:一場遊戲」回顧影展單元、「La Town + 家庭錄像帶,曹斐對話楊荔鈉」單元,和由湛旭華和曹斐合作策劃的「影像珠三角」。
藝術家曹斐(照片由維他命藝術空間和曹斐提供)
「影像珠三角」展映單元精選一系列珠三角地區90年代至千禧年間有代表性的先鋒藝術家作品。展映內容包括:
陳劭雄的《風景-2》(照片由陳劭雄提供)
陳劭雄是 90 年代和 21 世紀早期廣州先鋒藝術家團體的代表藝術家之一,運用多媒體方式將想像與浮躁荒謬的城市生活相結合。陳劭雄的《風景-2》(1996)將人們所熟悉的城市風景與不具相關意義的圖像糅合在一個畫面里,以組成不具含義的視覺語言。歐寧、曹斐與緣影會成員包括負責拍攝的黃偉凱合作創作的《三元里》(2003),以社會調查和實驗紀錄片的形式,對嶺南聚落文化和廣州城市建設之間的衝突與調和進行闡述調查,通過廣州城中村的奇異景象探討傳統與現代的歷史交匯與融合。
胡向前的《藍旗飄飄》(照片由胡向前提供)
胡向前的《藍旗飄飄》(2006)通過行為的方式參選家鄉南亭村的村長選舉,真真假假之間提出對現有秩序的疑問和政治面目的還原。
周滔創作的《1, 2,3, 4,》(照片由維他命藝術空間和周滔提供)
周滔創作的《1, 2,3, 4,》(2007-2008)對40多個公司或者商店的早集訓會進行記錄,在現代化公司的管理中探尋現代社會的模式化進程,成為了現代群體模式的生動寫照。
秦晉的《二十 九年八個月零九天》(照片由秦晉工作室提供)
廣州美術學院青年教師,藝術家秦晉創作的《二十 九年八個月零九天》(2009)以極為簡潔的視覺表達方式,將個體的願望置於命運之中討論其存在與 關係。黃小鵬創作的《我的那顆紅色和明亮的心》探討流行音樂歌詞之中錯意錯解而引出的黑色幽默 式的效應結合影像進行編輯,從荒謬中試探其間意 義。
曹斐作品(照片由維他命藝術空間和曹斐提供)
5月11日在倫敦南岸 BFI,曹斐將在「曹斐:一場遊戲」回顧影展中與策展人湛旭華、裴開瑞(Chris Berry)展開對談,帶領觀眾進入到最具代表性的南中國移動影像藝術的世界。單元展映包括曹斐從 2000 年-2015 年的一系列重要作品包括《鏈》(2000)、《嘻哈廣州》(2003)、《角色》 (2004)、《我.鏡:中國翠西》(2007)、《東風》(2011)、《樂舊.圖新》(2015)。
曹斐(中)在倫敦對談講座現場
5月12日在倫敦國王學院舉行曹斐的《La Town》和中國導演楊荔納的《家庭錄像帶》展映和由裴開瑞教授主持的兩位女藝術家的學術對談講座。
曹斐「La Town (照片由維他命藝術空間和曹斐提供)
第六屆華語視像藝術節除「當代影像」單元的曹斐回顧影展系列活動外,電影展部分將再次凝聚所有關注華語影視藝術的倫敦觀眾目光。為中國獨立導演楊荔鈉並首次在英國舉行她的個人小型回顧作品展。 「台灣視野」單元將推出多部最新獲獎台灣作品的全英首映,包括《醉·生夢死》、《百日告別》和《太陽的孩子》等。其中兩部影片的主演黃尚禾和阿洛·卡力亭·巴奇辣將出席。蟬聯兩屆華語視像藝術節最受觀眾歡迎獎的導演金華青將首度造訪倫敦並帶來他的最新作品《貢秋卓瑪》。今年藝術節還首度與香港鮮浪潮合作帶來他們的最新獲獎作品另外還有特別策劃的、「民族視角」和「同志三分親」等分主題單元,退出包括楊荔鈉的《春夢》、萬瑪才旦導演的新片《塔洛》和杜海濱導演的《少年小趙》等華語電影佳作。
(鳳凰藝術 綜合報道 責編 Leon)
這麼好的新展覽 不點圖去看看?
2016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季
「運行中的『非形象』」
線索(三)群展
心跡刻痕 聞立鵬油畫藝術展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email protected]。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