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網 作者:洪靖雯 袁周 選稿:夏陽
早在今年70周年國慶閱兵預演活動中,強大的空中方陣讓北京的天空刷屏了,圍觀者無不全驚嘆於我軍空中裝備的先進和祖國的強大。
看頭一:更新換代速度明顯加快,「新生代」戰鷹顏更靚
這次70周年的國慶大閱兵是進入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更是我軍新式武器裝備改革重塑後首次集中亮相。就空中閱兵方陣而言,此次出場的戰機均是兼具顏值與實力的明星機。
圖片說明:轟-6N
殲-20以戰鬥旅的新角色率領殲-16與殲-10C編隊挾雷霆萬均之勢飛躍天安門上空,實現首次大批次亮相;大型、多用途運輸機「鯤鵬」運—20飛機和殲20一起展示中國空軍進入了「20」時代;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運-8系列各型電子戰飛機等皆是閱兵的常客;隸屬於航母「飛鯊」中隊的殲-15艦載機和隸屬於陸軍航空兵、以武直-10為代表的空中直升機梯隊出現在受閱空域;剛剛完成高原測試的直-20和新近列裝的世界級高級教練機——教-10「獵鷹」完成其閱兵場首秀。
上述戰機雖然大多是新服役不久的新型國產主力戰機,但卻已經是在網路和媒體上充分曝光的「網紅機」,在國慶當天天安門上空變成展示中國空中力量的時尚「T台」,讓全國人民在欣賞國產空中主戰裝備「顏值擔當」的同時,不禁感嘆中國戰鷹的「換茬」速度之快——中國軍隊已經形成以第四代機為拳頭,以第三代為骨幹的裝備體系,中國空中力量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
看頭二:體系化裝備漸趨成熟,組合出拳力更強
此次國慶閱兵的空中梯隊由領隊機梯隊、預警指揮機梯隊、轟炸機梯隊、艦載機梯隊、殲擊機梯隊、陸航突擊梯隊等12個空中梯隊的超強陣容組成,在編組方式上更加凸顯了齊全的空中作戰要素和強大的體系作戰能力。
圖片說明:這是受閱的領隊機梯隊
被稱為「空中指揮所」國產空警系列預警機時刻確保掌握戰場態勢,指揮引導多域聯動;兼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第五代隱形制空戰鬥機殲-20衝鋒在前,充當大國空軍的「踹門利器」;殲-10和殲-16系列戰鬥機等,形成了輕重搭配、高低組合的戰鬥機裝備體系,可有效奪取制空權;轟-6系列戰略轟炸機已經成為遠程打擊的「殺手鐧」;大型戰略運輸機運-20負責遠程空中投送;轟油-6等負責後勤保障……
從戰略預警到空中遠程打擊再到空中護衛、對地支援、戰略轟炸,國慶閱兵的空中方陣這種全要素全體系的展示,意味著中國軍隊的空中力量已經實現從「模塊」到「組群」,從個體到平台,從平台到體系的大踏步跨越式發展。
看頭三:國產戰機亮相放異彩,航空前沿技更優
此次國慶閱兵和以往的大閱兵一樣,參閱裝備全部為國產現役裝備。在當前世界航空裝備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時期,而此次國慶閱兵參閱的眾多戰機也在向世人展示著中國航空技術的巨大進步和世界領先的地位。
圖片說明:殲-20
殲-20、殲-16、殲15無不是同款戰鬥機中的佼佼者,其中殲20的隱身性能可與美國F-22比肩,此次閱兵呈大編隊亮相,表明其已全面形成作戰能力,宣告中國成功跨入世界五代機「俱樂部」。
武直10和直20則是讓陸軍飛起來的重要裝備,同樣具備了世界先進水平。有「中國黑鷹」之稱的直20,一直披著神秘的面紗,此次的正式亮相意味著中國在中型通用直升機方面完成了重要的突破,她和武直10、武直19一起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在直升機領域的巨大進步。國慶70周年的空中閱兵方陣讓人們更有理由相信,未來我國的航空裝備還將不斷發展突破,屹立時代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