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社會輸送高技能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
01院校數量:河南、廣東和江蘇最多
截至2022年6月,全國高職院校數達到了1522所,其中本科層次院校33所,專科層次院校1429所。公辦院校佔75.4%,民辦院校佔24.6%。
從區域分布看,河南數量最多,達到了100所。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是廣東和江蘇,分別有95所和91所;還有山東、四川、湖南和安徽,分別有86、82、79和75所。
圖1 各地區院校數量
02類型分布:理工、綜合和財經類院校佔75%
從行業和學科類型看,排在第一的是理工類院校,佔比約為42%;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是綜合類和財經類,佔比分別約為24%和9%。醫藥、師範、藝術、農林、藝術的院校數量居中,佔比都在4%-7%之間;政法、語言、體育、民族等類別的院校數量相對較少,四者相加的佔比總和在5%以下。
圖2 高職院校的行業和學科類型分布
03學生數量:廣西、河南的校均學生數最大
根據採集到的1200多所高職院校在校生規模數據的統計(註:因為部分高校的在校生規模數據無法獲得,此項數據為不完全統計),發現全國高職院校2021年校均在校生數約為9300人。其中雙高校的校均在校生總規模已達13600多人,非雙高校的校均在校生總規模達到了約8600人。
圖3 部分在校生人數較多的高職院校
從區域來看,廣西、河南、廣東、山東、陝西等地區,校均在校生都已超過10000人,其中廣西的校均規模已經約達13000人;排在第二方陣的是河北、貴州、重慶、江西等省域,校均學生規模也已達10000人左右;校均學生規模在5000人以下的地區有寧夏、青海和北京,其中尤以北京高職院校的在校生人數最小,校均不到3000人。
04專任教師:民辦高校的增長幅度更大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按照《2022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的數據統計,2021年校均專任教師數量約為385人,其中公辦高職院校為每校399人,民辦高職院校為341人。相對而言,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師數量增長幅度比公辦高校更大。
從地區視角看,河南的專任教師數校均值最高,達到了538人;排在第二的是廣東,校均值為529人;排在第三的是山東,校均值為493人。上述3省的校均教師數都比3年前的數據增長了15%以上,廣東的增幅估計在20%多,增長幅度是非常大的。
校均專任教師數在400人以上的省域還有重慶、江西、河北、甘肅、陝西和江蘇,校均教師數在400-466人之間。相比而言,北京、寧夏、青海等地區的校均專任教師數量較低,都在200人以下。
就全國範圍而言,專任教師數超過1000人的有28所院校,在800-1000人之間的有54所院校,在500-800人之間的有294所院校,在300-500人之間的有467所院校,在100-300人之間的有490所院校,100人以下的有94所院校,大多數為剛剛興辦的高職院校。
圖4 部分專任教師人數較多的高職院校
05發明專利:浙江和江蘇的院校表現優異
根據數據監測顯示,2021年全國共有504所高職院校獲得了1項及以上發明專利授權,其中有221所院校獲得了5項及以上發明專利授權,有134所院校獲得了10項及以上發明專利授權。
2021年全國高職院校共獲得授權發明專利數量為5376項。校均獲得數為3.54項,和2018年相比翻了一番多。
表1 2021年全國高職院校發明專利數量排名(TOP30)
從省域視角看,校均獲得發明專利數最多的是浙江(14.8項)和江蘇(校均14.5項)。重慶排第三,校均專利數為11.3項。後面依次是山東(8.7項)、河南(6.5項)、廣東(5.4項)和安徽(3.0項)。相比而言,山西、新疆、雲南、內蒙古、海南等省域的高職院校,在發明專利方面普遍較弱,校均數量都在0.5項以下。
06學術論文:發表數量呈現下降趨勢
1400多所高職院校2021年共發表CNKI論文約10.2萬篇,平均每校約72篇。
從省域視角看,排在前幾位的依次是江蘇(校均149篇)、陝西(128篇)、廣東(115篇)、浙江(103篇),相比而言,較弱的地區主要有雲南、青海、黑龍江等省域。前20名省域的具體情況見圖5。
圖5 各省域高職院校CNKI論文校均值(TOP20)
從行業和類型看,校均發表CNKI論文數較多的是農林、綜合和財經類院校,校均值在80-100篇之間;語言、體育類院校相對較少,發表論文數的校均值還不到40篇;理工、醫藥、師範、政法、藝術等其它類型院校的校均值在40-80篇之間。
07科研和非學歷培訓經費:最高的院校已突破億元
2021年橫向技術服務和技術交易到款額達到100萬元以上的有461所院校,達到500萬元以上的有264所院校,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有179所院校。
2021年縱向科研經費達到100萬元以上的院校有316所,達到500萬元以上的院校有85所,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有28所。
2021年非學歷培訓經費到款達到100萬元以上的院校有692所,達到500萬元以上的院校有339所,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有172所,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有10所,主要來自於電力和郵電行業的院校。
圖6 部分非學歷培訓經費到款額較多的高職院校
來源:神針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