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2022年10月03日02:43:22 熱門 1041

最近一直在復盤過去的成敗得失,十年辛苦,一朝辛酸,釀成了幾篇文字,以作對過去的祭奠。

在某次飯局上,和一個兄長交流過公司的經營問題,當說到營收的時候,他對我說:不賺錢的業務模式是無法持續的,一個公司如果是到了員工賺錢比老闆多的時候,那就危險了。

當時我心裡有點不服氣,搞互聯網的嗎,前期大多都是虧損起步,誰還不有個鋪墊積累的過程呢?再說網路公司人員流動大,鬼知道為了留存員工,我已經費了多少洪荒之力。

哎,結果被大哥一語中的。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失敗會教你做人,人只有在撞到頭破血流的時候才會明白什麼叫做規律。

從不懂事到懂事只差一個大跟斗。每一個社會人的成熟都必然伴隨著傷痛的記憶。

看本文的題目,只是自我的檢討批判,不針對任何人。幹活給錢是天經地義的,所以也不是說員工拿工資提成有什麼問題。本文將以客觀和事實為依據對創業公司經營中的部分現象展開分析,如果有正在創業的朋友看到,心有戚戚焉,那就值了。

還是那句話,努力很重要,但方向不對,不遵循客觀規律,一切努力都是白費。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事實來看,老闆和員工之間是實現各自訴求的合作關係,但根本上兩者是一種交易關係,員工按照老闆的意圖參與勞動,老闆付給員工報酬,這種交換行為是公司運作的基石之一。

單純從社會地位來說,老闆和員工是兩種不平等的標籤、符合,而員工的價值越高就越對等,這點不展開討論。主要還是說賺錢的事。

必須承認,很多創業公司的失敗都是業務的失敗,是不賺錢或賺錢少的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人不行,如果老闆決策正確、員工執行得力,除非不可抗力的因素,那就必然可以成功,可事實上兩者都無法做到百分百的到位,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人不行,首先就是老闆的招聘工作沒做好,如美國第一資本投資國際集團公司首席執行官理查德•費爾班克所說,「大多數公司中,人們用2%的精力招聘,卻用75%的精力來應對當初的招聘失誤。」。

寧缺毋濫說著容易,可大小公司都無法完全杜絕一些素質不高的員工進入。老闆常見的一個心理是,1萬塊的崗位選的卻是5000塊的員工,或者找三個3000塊的員工分擔這個崗位。畢竟,看起來人都差不多嘛,無非是經驗多少、水平高低,能力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嘛。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大錯特錯。

賓士和奔騰還只差一個字呢。人和人之間差一點,往往就是天差地別。一流的初級高手和二流的頂級高手也只差一點點,可前者卻可以輕鬆碾壓幾個後者。

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工作崗位,區別就愈發明顯。看著是佔便宜、低成本的吸納到人才,可實際上公司付出的成本要遠遠超過直接用A類人才的成本。再說還有很重要的時間成本。

記住,有貴的就不用便宜的。一個重要的職責,多花錢就是省錢,寧願多花費代價也要找A類人才,而不是想省錢卻找來個不適合的人才。不要心存僥倖,優秀人才被你撿到的幾率不會比買彩Piao更高。

當然一些普通的缺乏技術含量和創新要求的崗位這樣是可以的。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公司是一個集眾的遊戲,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而不是找來一群烏合之眾。

馬雲認為「多花時間在人身上才是最大的投資。」,如果一開始就沒選好「料」,在人上犯了錯誤,那就意味著你以後會為此付出更多更大的成本。而成本高了,利潤必然下降,且隨著成本的持續增長,你的盈利能力又跟不上成本增長的速度,虧損就不可避免。

我們知道人性是趨利避害的,公司越不賺錢越留不住人才,或留下了的都是混工資的平庸員工,一旦形成這樣的負循環,又談何吸引人才加入?靠畫大餅嗎?

黃金圈理論發明人西蒙·斯涅克曾說:偉大的公司從來都不會去招募技術好的人,然後激勵他們前進。它們會招募那些已經有進取心的人,然後賦予他們靈感。而把平庸員工鍛煉培養成才的挑戰不會低於你10年就把公司帶上市的挑戰。員工永遠不會真正和老闆一條心的,沒有哪個員工想要跟老闆干一輩子,這是不以老闆意志為轉移的。人群中的大多數都是享受生活至上的自私自利者,至於改變世界,讓別人去做就好了。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管理的一個大錯誤就是,用錯了力,跟人性對抗。認為是制度的不規範導致的員工不努力,從而使得公司不賺錢。

狗屁邏輯。

制度建設、績效設計是手段但不是目的。應該是你不賺錢才導致的員工信心不足,誰會願意跟著朝不保夕、錢途無亮的老闆干呢?

如果公司處在賺錢的快車道,不用你制度約束監督,員工自然會幹的熱火朝天。

所以,你要千方百計的實現公司發展和利潤增長,形成正向的循環。而不是笨笨的和員工談感情、拉關係,再好的關係你不發工資試試?轉身就走沒商量,估計嘴裡還會送你一句:傻X。

所謂錦上添花者眾,雪中送炭者無,牆倒眾人推。員工待遇高的時候來,困難了就走,這是現實,也是投機主義者的正確性。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一些老闆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自己著急上火、滿頭大汗的推車爬坡,可員工偏偏都視若無睹、無動於衷,就是不理解自己呢?

你領導力不行啊。

要是有錢就能做好老闆,銀行保險柜比你強多了。如果說聘什麼樣的人決定小公司的成敗,開什麼樣的人決定大公司的成就」,那麼單純只知道用錢來激勵員工的老闆是當不好的。

沒有足夠的領導力,就無法在公司統一價值觀,團隊也就沒有自驅力,也自然無法維持長久的運轉。

領導力是什麼?老方認為,領導力就是你的願景感召力,是你通過營造氛圍提升績效的能力,是你反脆弱的能力。人不可能什麼都會,你必須發現員工身上的優點,制定團隊規則,找准大致方向,成員各盡所能,力求勝利。

不管脾氣性格好壞,能打勝仗的將軍才是好將軍。只要取得勝利,員工實現進步成長,老闆自然可以收穫員工們的尊敬和信任。而當老闆的領導力上去了,你就會發現員工的執行力也跟上了。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如今,創業進入的門檻從未這麼低過,但成功的門檻也是比以前更高了。

你有沒有細想過創業是什麼呢?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矽谷創業之父 PaulGraham 曾在《HowNotToDie》里說:創業公司死亡,要麼沒錢了,要麼就是關鍵創始人逃跑,而通常這兩者是同時發生的。2016 年中國新登記企業 552.8 萬戶,他們有許多都沒有撐過兩年。就在作者寫到這裡的時候,突然收到「有媒體稱80後創業標杆人物茅侃侃於近日過世,終年34歲」的消息。2018年1月23日,茅侃侃發了一條朋友圈:「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有人說:就像與操作的一架滿是故障的飛機,一邊勉強飛行一邊不停地修理。有時高一點,有時低一點,但每一秒我都沒有真正的放鬆下來,都覺得這可能是自己的最後一秒。

在複雜多變的商業社會,創業是對人綜合素質的考驗,如果你只有夢想和天真,而不懂經濟、商業、法律、人情世故、經營管理。。。,那麼結果可能就是一場空。

一旦開始創業,那就是有進無退。正如台積電張忠謀所說,一旦決定去干一件事,就非得干成世界第一不可。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掌握主動權並獲得理想的利潤,否則,就是賠錢去陪第一名耍。日本孫正義也說過類似的話,你要做遙遙領先的第一,不然你失去利潤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一面是員工賺錢,一面是公司賠錢,這不是員工的責任,而是老闆經營的責任。

員工拿的是勞動報酬,而至於員工的人效低於勞動報酬,怨不得員工,這是公司管理者造成的問題。作為老闆,不要胡思亂想,不要推卸責任,只有面對問題才可以解決問題。

錢的問題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一個穩固成長的團隊是公司賺錢的核心關鍵。據說,台積電員工的流失率大概是 4% 左右,而高級員工的流失率是 1%-2%。張忠謀留住人的秘訣就在於多看看每一個人的優點和長處,少去計較員工的缺點跟壞處,只要一個人的好處大過他的壞處,「凈貢獻」為正,就應給予包容。如果不懂包容和分享,讓一個幹將流失,你可能就做了一件為了十塊錢而損失三十塊的蠢事。

創業之初處處為難,團隊成員在於精不在於多,如同種地,多一個人就要多一個人的效益而不是多一張嘴吃飯。老闆的任務之一,是要通過管理創新,儘可能的爭取成本優勢,並儘快找到公司的相對優勢,用小投入賺錢慢慢積累起來。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除了上面所說的情況之外,創業公司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算大賬。

知道2017年王健林為何出售萬達資產嗎?

萬達酒店是建得不錯,成本也很低,但是酒店整體年平均回報率低於4%,全部酒店每年吃掉十幾個萬達廣場的凈利潤,所以,我們決定把重資產的文旅項目和酒店賣掉,做輕資產這種只賺不賠的買賣,絕對是上策。不管社會上理不理解,也可能有些內部同志不理解,但是請大家三年以後再回頭來看我們的決定是否正確。轉讓資產減債四百多億,回收現金近700億,加上我們手頭持有的現金,萬達經營的安全性增加很多,就能承受風波的衝擊。而且如果我們不轉讓這些資產,就不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我們最需要發展的萬達廣場上去,就不能保證每年50個以上萬達廣場開業的計劃。為了企業安全,為了保證核心產業發展,我們必須這樣做。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利益計算,目光長遠,勇於放手,進退得當,是為老闆的素質。

創業開公司,你是賺錢呢,還是在給員工賺錢呢? - 天天要聞

.

沒有做不起來的事,只有做不起來事的人。如果你一直做不起來,那你可能是沒有找准對手。

過去看《康熙王朝》電視劇,有個片段印象深刻,康熙在過60大壽時敬酒敬的第一個是就自己的對手,是對手讓他變的這麼強大,讓自己不敢偷懶的是對手,讓自己進步的也是對手。所以,你如果自我感覺良好,感受不到多少壓力,那可能是你太弱了,是你找的對手太小了,是你的公司還不入流,進入不了別人的視線。

不要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華為成立30年了,一年營收6000多個億,還都自認沒有成功。自己一年賺多少錢?認真算算。

實現目標猶如登山,而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永遠不要讓現在的思維限制對未來的思考。創業者是令人尊敬,因為他們勇於挑戰自我,在漫長的黑暗當中點燃心燈,找到出路。希望每一個創業者都能把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贏取勝利。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