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托亞】砥礪奮進,勇毅前行。黨的十九大以來,自治區各級工商聯組織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兩個健康」,堅持政治建會、團結立會、服務興會、改革強會,通過強化政治引領,搭建經濟服務平台,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樑和紐帶、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作用,不斷推動我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強化思想政治建設 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7月1日,新疆華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黨員大會,對15個先進集體以及12名優秀黨員進行表彰。
7月1日,新疆華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黨員大會上,先鋒示範崗優秀黨員獲表彰。
在新疆華源集團發展的28年里,集團黨委深入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雙融雙促,總結形成「黨建引領、文化鑄魂、創新驅動發展」的華源黨建品牌,實現黨建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集團黨委因此榮獲「全國雙強百佳黨組織」等榮譽。
為了不斷加強對民營經濟領域的政治引領,五年來,自治區工商聯繫統堅持以政治建會為統領,把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教育引導廣大民營經濟人士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新疆醫藥行業商會是自治區工商聯直屬行業商會,現有近百家會員企業。商會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規範商會自身建設,改進管理服務,為會員搭建交流、互助、投資的平台,通過開展走訪調研等活動,幫助會員紓解經營發展中的困難,引導會員企業差異化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自治區工商聯堅持把指導非公經濟黨建尤其是商會黨建作為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礎,不斷提高黨建工作標準化、規範化水平,通過健全所屬商會黨建工作機制,有效提升商會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目前,全區各級工商聯普遍建立機關黨員幹部聯繫所屬商會黨組織工作制度,管理服務的商會黨組織達到214個。
在做好政治引領的同時,民營經濟人士參政議政水平不斷提升。2017年,自治區工商聯在全區範圍內創新開展「走出機關、走向基層、走入商會企業、走進企業家心中」的「四走」活動,被全國工商聯評為年度工作優秀案例。近年來,通過常態化開展調查研究,全區工商聯累計向各級黨委、政府報送工作動態及建議100餘份,收集報送各類社情民意、建議等200餘條。
助推營商環境優化 支持民企做大做強
在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期間,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圍繞服務國家能源戰略需求,在多晶硅合作、裝備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簽約23個項目,簽約金額達670億元。
作為新疆本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和我國大型能源裝備製造企業集團,特變電工引領著全球電力傳輸技術低碳智能發展的航向,為實現我國「雙碳」目標貢獻新疆方案和新疆智慧。
特變電工是我區民營企業發展的縮影。五年來,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內生動力和活力不斷顯現。「十三五」期間,我區民營經濟增加值由3563.92億元提高至5267.91億元;登記在冊市場主體由120.19萬戶增加至200.98萬戶,註冊資金由1.7萬億元增加至3萬億元。
雖然近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全區民營經濟仍然鉚足了勁,增總量、擴規模、提質效,將發展的底氣和志氣,凝聚在一組組數據中。
截至今年6月末,全區民營企業達41.7萬戶,同比增長9.99%;上半年民營企業外貿進出口總值810.4億元,同比增長近五成,佔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的88.6%,我區民營經濟正奮力書寫著加快發展的新疆樂章。
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密淖毛湖煤化工基地全景圖。(圖片由新疆廣彙集團提供)
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在新疆成長起來的「世界500強」企業,旗下廣匯能源產業板塊持續深化綠色轉型,在哈密淖毛湖地區已累計投資507.96億元,形成了以廣匯能源為主體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及出疆能源通道。
「雙碳」目標下,2021年廣匯能源啟動了以「綠色革命」為主題的第二次戰略轉型升級,計劃戰略性發展天然氣、清潔能源等五大產業。今後五年,廣彙集團計劃新增投資1438.9億元,堅定不移踐行「產業報國、實業興疆」的企業使命、不斷加大在疆投資力度、不斷提升企業經營質量。
作為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樑和紐帶,自治區工商聯主動作為,不斷增強為民企服務的及時性、精準性、有效性,推動營造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
在經濟服務方面,自治區工商聯推出的多元糾紛化解機制落地見效,助企紓困持續深化,包括推動建立自治區大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開展「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面對面」系列活動,聯合稅務、商務、金融等部門開展送政策、防風險、拓寬融資渠道等活動。
在法律服務方面,自治區工商聯持續完善與公、檢、法、司等部門溝通協作機制,與自治區司法廳、律師協會共同舉行「萬所聯萬會」推進活動,協調全區144家律師事務所為商會及企業開展線上線下法律諮詢近3萬件,化解矛盾糾紛6000餘件。
彰顯企業家精神 為產業報國「添油加力」
在葉城縣,鐵提鄉尤勒滾加依村村民肉孜江·克尤木去年從學校畢業後就在華凌牛業田園綜合體項目負責肉牛的養護管理,「我每月收入3800元,還有五險一金,學過的畜牧獸醫知識得到運用,我覺得很不錯。」
2021年,葉城縣華凌牛業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內,工作人員駕駛車輛正給肉牛投喂飼草料。
2020年7月起,新疆華凌工貿(集團)有限公司先後在和靜縣、葉城縣等地開工建設10個華凌牛業田園綜合體項目。目前,各地累計肉牛存欄數已達到14萬頭,其中僅在葉城的項目地,每年可帶動3萬人次農牧民實現就業增收。
圍繞鄉村振興,新疆華凌集團確定了主營業務向農牧產業轉型、資源向農牧板塊聚攏的總體方針,構建了以肉牛養殖為核心,打造農林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總體布局。
五年來,自治區工商聯繫統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引導民營企業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穩崗就業、抗擊疫情、搶險救災中履行社會責任,以「千企幫千村」行動為抓手,接續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
截至2021年底,全區錄入全國工商聯「萬企興萬村」台賬系統民營企業1723家,幫扶2117個村,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11.71萬戶、41.11萬人,投入產業幫扶資金40.33億元。在連續4年開展的「民營企業南疆行」活動中,我區民營企業累計簽約項目447個、到位資金874.8億元,彰顯出我區民營企業家的擔當作為和時代風采。
在穩就業促就業工作中,民營企業積極發揮「穩定器」作用。近五年民營企業平均每年吸納就業人數近20萬人,佔全區每年城鎮新增就業40%以上;通過「千企幫千村」行動,民營企業累計吸納就業2.3萬餘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民企主動作為,為復工復產復市、保供保通保暢、穩定經濟增長發揮重要作用。在「獻愛心同抗疫」活動中,僅2020年全區就有781家商會組織和民營企業為疫情防控捐資捐物價值1.79億元。(石榴雲/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