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APP—新福建6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盛鍾 林愛玲 通訊員 許武 文/圖)徐徐海風吹人醉,迎著波光粼粼的海面,一艘載滿「老朋友」的客輪跨越淺淺海峽靠泊湄洲碼頭。

今天下午6時許,1989年台灣漁船直航湄洲的發起人宜蘭南方澳南天宮名譽主委林源吉、主任委員陳正信、嘉義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等率領的38家台灣宮廟代表及歷次直航湄洲的宮廟代表231人,借直航湄洲朝拜媽祖30周年之際,相約來到湄洲謁祖進香,紀念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由此,也拉開了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周活動的序幕。
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75歲的台灣宜蘭縣南方澳南天宮主任委員陳正信首先從「海神11號」客輪下船,其身後跟著的是幾位當年前與他一道乘坐漁船直航湄洲島的宜蘭同胞,他們一同護送當年從湄洲祖廟恭請的五尊媽祖像迴鑾,當他們踏上宮下碼頭的那一刻,心中那似曾相識的感覺油然而生,大家臉上寫滿了快樂和喜悅。「我們帶著五尊媽祖神像回來了!」一上岸,陳正信激動地對記者說,一晃30年過去了,自己還能再次護送媽祖分靈神像回到湄洲祖廟,內心十分感動。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率全體董監事以湄女匯、旗袍隊、電音三太子、多支民俗隊組成盛大的歡迎隊伍前往宮下碼頭迎接遠道而來的「老友」,並舉行盛大的民俗踩街活動及神尊安座儀式。主賓雙方組成的踩街大隊伍浩浩蕩蕩,從湄洲宮下碼頭步行至祖廟,一路上彩旗飄揚,鑼鼓喧天,載歌載舞,喜悅與激動之情溢於言表。隨後,眾人恭捧著分靈媽祖,一路踩街,拾級而上,將媽祖安奉於祖廟媽祖金身膝下,並舉行祭拜儀式,祈願兩岸和平,福祉共享。

「海峽阻擋不了虔誠的膜拜,分歧阻隔不了信仰的焚香。」林金贊在致辭中說,1989年台灣宜蘭南方澳南天宮組織20餘艘漁船衝破重重困難,直航湄洲朝拜媽祖,開創了兩岸分隔後大型船隊直航的先例。隨後台灣媽祖聯誼會、金門縣政府及媽祖宮廟、馬祖島媽祖宮廟、嘉義天后宮等分別組織了台中、金門、馬祖、嘉義等地至湄洲的直航活動15餘次,推動了兩岸「小三通」、「大三通」等政策的實現,促進了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彰顯了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

在兩岸交流歷史中,「三通」曾經一直是兩岸民眾不懈追求的目標。2001年,兩岸開始「小三通」,2008年底,兩岸雙向、直接「三通」終於實現。如今,兩岸一日生活圈早已形成,人們往返兩岸已經十分便捷。可是,這樣的便捷在30年前兩岸隔絕的歷史時期幾乎難以想像。1989年5月6日,由時任台灣宜蘭蘇澳南天宮主任委員林源吉帶領的20艘漁船224名媽祖信眾衝破重重阻力,狂風惡浪,首次直航湄洲島朝聖,並迎請300多尊媽祖神像回台奉祀。當時這一舉動,首開1949年以來台灣直航大陸的先河,轟動兩岸,被稱為「兩岸不通,宗教先行」。

據悉,除了紀念台灣漁船直航湄洲朝拜媽祖30周年活動外,以「中華媽祖情 兩岸一家親」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還將舉行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開幕式、2019年媽祖與健康研討會、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系列活動、莆台鄉村基層代表「鄉村振興」交流會、2019年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夏令營、2019年海峽兩岸媽祖文創節、第六屆「湄洲之夏」·青春海峽音樂季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