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志在奪下四連冠的美國女籃,中國女籃遺憾沒有創造奇蹟,但姑娘們的努力,已經讓她們寫下了一段輝煌歷史。
北京時間10月1日,2022女籃世界盃的決賽在悉尼上演,中國女籃61-83不敵美國女籃,獲得本屆世界盃的亞軍。
亞軍也追平了中國女籃在世界盃上的最好成績。
本場比賽,李月汝拿下19分12籃板,武桐桐13分,韓旭8分6籃板,王思雨11分3助攻。

海報設計 祝碧晨
過去的這些年,中國女籃也曾經歷過起伏和波折,也曾受到過質疑和批評,但是她們不斷打磨技術,刻苦訓練,在球場上展現出了超越對手的求勝慾望和堅定信念。
中國女籃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品質,甚至比世界盃亞軍的成績更加寶貴。

李月汝本場表現出色。
李夢缺席,女籃力拚防守和籃板
在半決賽戰勝世界盃東道主澳大利亞女籃之後,中國女籃隊史第二次站上了世界盃的決賽舞台。
對於這支平均年齡不到26歲的中國女籃而言,能夠戰勝強敵重回決賽,在精神上是一份巨大的鼓舞。
特別是當球隊的得分核心李夢因為高燒缺陣時,中國女籃的其他球員們紛紛挺身而出,扛起攻防兩端的責任。

現場的中國球迷。
「有一名隊員不能打,就需要更多的人站出來,其他球員在場上都做到了自己的極致。能拿下這場比賽,我非常高興。」賽後,中國女籃主帥鄭薇也毫不吝惜讚美之詞。
在她看來,球隊能夠取得突破,一是因為教練團隊和球員溝通融洽,二是因為球員無論在精神還是技戰術層面都發揮到了最好。
但即便中國女籃如今在氣勢上達到了一個高點,但面對著「實力獨一檔」的美國女籃,鄭薇教練依舊非常謹慎。

中國女籃主教練鄭薇。
「美國隊整體實力比較強,個人能力也非常好。我們會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展現我們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和技戰術風格。我覺得只要把我們自己做到最好,其他都不重要了。」
確實,在本屆世界盃上,中國女籃此前只輸了一場比賽,就是輸給美國女籃。在那場小組賽中,中國女籃一度在第三節凈勝對手10分,但依舊以63比77不敵美國女籃。
而放眼過去接近30年的國際舞台,中國女籃和美國女籃在世界盃和奧運會上各交手7次,中國女籃無一勝績,最大分差是2006年世錦賽的47分,最小分差則是更早時候1983年世錦賽的10分。

領隊姚明在場邊觀戰。
不過,在這場決賽中,中國女籃並沒有輕易就放棄抵抗,她們甚至在賽場上展現出了不輸美國隊的求勝慾望。
從比賽一開始,在進攻能力相對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女籃姑娘們一直保持著防守強度。
在第一節的攻守轉換中,中國女籃就多次完成搶斷,王思雨甚至在半場完成過一次就地反搶,差一點就完成快攻得分。全隊上下這樣的防守積極性也一度讓美國女籃有些不適應。
就在首節後半段,中國女籃通過防守迫使美國女籃出現了一次24秒違例,而在對方的最後一次邊線球戰術中,中國女籃又再次通過防守迫使美國隊發球違例。

黃思靜積極防守。
不懼王者,中國女籃拼到最後
不過,美國女籃依舊是女籃世界裡「獨一檔」的存在,她們出征世界盃的唯一目標就是衛冕。此前7場比賽,美國女籃不僅收穫全勝,而且場均凈勝對手43分。
在經過了短暫調整之後,美國女籃逐漸適應了中國女籃的防守強度和攻防節奏,然後通過斯圖爾特和阿賈·威爾遜的內突外投,逐漸將分差拉開。上半場,美國隊的領先優勢一度達到兩位數。

李月汝籃下強攻。
不過,中國女籃在本屆世界盃上已經不止一次遇到過這樣的逆境,而每當出現困難,中國女籃總是能有球員挺身而出。
而在本場比賽,最先站出來的是李月汝。她在首節比賽就4次強攻內線,而且全部得手,一個人包辦了單節比賽全隊13分中的5分。
隨後,王思雨也站了出來,她先是內線突破得到2分,然後在首節後半段命中了一記三分球。

武桐桐(右)扮演了「奇兵」。
到了第二節,此前表現出色的武桐桐站了出來。她先是命中了一個三分球,將分差縮小到2分,然後又連續命中中投。
正是因為武桐桐扮演了「奇兵」,才讓中國女籃沒有像小組賽的時候那樣,在第二節被對手「一波流」帶走。
除此之外,在半決賽中表現搶眼的韓旭,在第二節也找到了手感,命中中投,她的防守同樣給美國隊的突破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直到上半場的最後時刻,當美國隊再次將分差拉開到13分,從半決賽開始被委以重任的金維娜憑著經驗晃開對手,果敢地命中了一記壓哨三分球,將半場分差定格在了10分。

現場的中國女籃小球迷。
那一刻,悉尼的決賽球場里沸騰了,這裡就是中國隊的主場。
事實上,面對著女籃世界盃的「絕對王者」,中國女籃不管是從球員到教練,都希望能夠取得更多突破。
在上半場的最後幾分鐘,鄭薇教練就派出了「雙塔」組合,希望通過韓旭和李月汝製造更多的空間。
下半場開始,雙方防守強度進一步提升,中國女籃一度遭遇得分荒,單節被美國隊打出25-14。
第四節比賽,武桐桐拼到受傷,只能被隊友抱著離場——那一刻,全場都在為武桐桐鼓掌,包括美國隊的隊員也都在鼓掌。

武桐桐拼到受傷,只能被隊友抱著下場。 截屏圖
最終,中國女籃雖然沒有戰勝「四連冠」的美國女籃,但她們在決賽賽場上的拼勁以及成熟的戰術執行力,已經證明了她們在過去幾年的成長。
更重要的是,這支平均年齡不到26歲的中國女籃,還有進步的空間——年輕的核心球員,成熟的輪換陣容,教練和球員的默契,再加上堅持不懈的精神力量。
時隔28年重回世界盃決賽,追平歷史最好戰績奪下亞軍,這不會是這批中國女籃姑娘的終點,而是她們通向巴黎奧運的一個新起點。

未來,就在中國女籃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