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姓氏的尊重,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根基。
文\周櫻雪
在中國,常常談賴色變。
因為在現在中國的語言文化中,賴這個字,已經和「欠錢不還」捆綁在了一起,什麼老賴、賴錢等等,都把「賴」這個字定義為:
失信。
一談到老賴,人人恨不得敬而遠之。於是,這給賴姓家族的人帶來了很多煩惱:因為在賴姓家族內部,老賴是對長者的一種尊稱,和「老王、老趙、老姚」並無區別。
可就因為老賴的某種特殊含義,弄得所有的長輩都人心惶惶,縱使全身都長滿了嘴,也無法向別人說清楚:我是老賴,但不是老賴的區別。
因為「老賴」的社會含義,給賴姓家族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於是他們反對用「老賴」來指代失信者,最終在2017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法院也高調公開表示用失信被執行人代替老賴一詞,棄用老賴一詞!
不得不說,姓賴的人真是倒霉!
因為歷史上的「老賴」,不僅不是欠錢不還的老賴,甚至還有著極其高貴的出身和極高的社會地位,並且是「誠實守信」的象徵。
我們先來說說「賴」這個姓氏。
賴姓是怎麼來的呢?目前在社會上有三種比較通俗的說法。
說法一:
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周武王有弟叔穎被封於賴國,至魯昭公四年為楚靈王所滅,其後以國名為氏。史稱賴氏正宗。是為河南賴氏。
說法二:
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炎黃源流史》所載,炎帝後裔有四支,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今河南省息縣包信鎮)。
說法三:
出自少數名族阿昌族,阿昌語「喇來」因其尾音與漢語「賴」字諧音,故姓賴。
以上是三種流傳較為廣泛的說法。但無論哪種說法,都能證明:賴姓是一個發源於北方的姓氏,但因為歷史的緣故,如今賴姓較多地聚集在廣州。
但在宋明時代,江西的賴姓最多,有:「一縣兩代人才多,江西萬安賴氏興」的佳話流傳於世。
總之,賴氏得姓三千多年,是華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目前,在《百家姓》排名第98位,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18%,約250萬人,是中華名門望族之一。
賴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從古人造字的字形來看,無論「貝」還是「刀」,這都曾是先秦時期的貨幣,兩個貨幣在一起互通有無,意為交換、合作和信賴,所以賴這個字的本意是信用、契約精神。
我們現在形容一個人可信,就稱之為「信賴」,說明賴這個姓氏在古代是著名的誠實守信的大族,社會上的人普遍認為賴家人可信,因此衍生出了詞語:信賴。人們為什麼要信「賴」,就是因為賴是值得信賴之人。這又如辭彙「依賴」等等,都是對「賴」的誠信度的高度認可。
除此之外,賴這個字還蘊含了許多美好的含義。
比如在《詩》、《書》、《禮》、《易》、《春秋》中,賴字多解為倚靠、仰仗等褒義,著名的《國語·周語》中曾記載:
先王豈有賴焉。
翻譯過來就是:先王還有什麼私利呢?此處賴指的是利、好處。
在我國最早的字典——東漢時期許慎編的《說文解字》里,關於「賴」的解釋為:」贏也」、「恃也」、「利也」。這是古代漢語對賴字解釋最經典的三個義項,沒有絲毫貶損之意。
民國時抄本《賴氏家譜》中亦有對福建賴姓的解讀,其中,指出賴的含義是:
「壽福承祖澤,光宗寄昆賢。」
從中可以看出,賴氏在社會上認可度極高,賴這個字蘊含的也儘是美好之意。那麼,為什麼現代社會中的「賴」,常常和不好、不誠信等貶義詞相關聯呢?
這要從方言說起。
首先要講的是河南方言。河南方言,又被稱之為中原官話,在大多數的河南方言中,賴就是不好的意思。
「小伙這事乾的不賴?」=小夥子,這事情幹得不錯。
「這啥東西,咋這麼賴呢?」=這是什麼東西,為什麼這麼壞?
「你這人還不賴!」=你這人還不錯!
從中可以看出,賴的意思就是「壞的、不好的」。
在山東和東北話中,賴的意思是很焉的意思,常常用來形容生病後無精打採的小孩子。東北話里有「賴嘰」一詞,嘰是語氣助詞,「賴嘰」除了喋喋不休,粘人不離的意思外,主要指不精神,氣餒,萎靡了的意思。
但賴也有中性詞的含義,賴給在陝西、山西方言里就是給的意思。比如給你十塊你不要,那給你20塊怎麼樣!用陝西、山西話就是給你十塊你不要,賴給你20塊怎麼樣?
所以在這裡,賴錢就是給錢的意思。然而隨著晉商的發展,「賴錢」一詞被誤解,成了不給錢、欠債不還的意思。
這是實實在在的誤傳!可是當時的人民沒有網路,不能上網查「賴」字的起源,又參考了其他方言中「賴」就是「壞」和「焉」的意思,於是拍案道:
賴,就是失信!
這一下,無論是誰都解釋不清了,從此,賴這個字,就沾染上了諸多貶義,從誠信變為失信,從給錢變成了不還錢。
這也給賴姓後人帶來了諸多煩惱。有一個初中的賴姓小姑娘,就曾在貼吧里訴苦賴姓帶給她的煩惱。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因為姓賴經常被人嘲笑。比如什麼癩皮狗啊,無賴啊,癩蛤蟆,你就是個賴人等等。
2. 和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說自己姓賴,但對方沒聽懂,我就解釋說是信賴的賴,但是對方還沒聽懂,這時候我同事急了,就說是無賴的賴、癩蛤蟆的賴,對方立刻就懂了。
3. 老師、同學常常叫我小賴,而我父親的同事來我家裡找父親,開門頭一句就問我:老賴在家嗎?我特別不喜歡自己的爸爸被人叫做老賴,那感覺就好像我們家欠了別人十萬一樣。
4. 如果有同學欠了別人的錢不還,債主就會生氣地說:「你姓賴的?」,而欠錢的人則說:難道你不知道我姓賴嗎?這個時候,賴姓姑娘總感覺非常尷尬。
尤其是如今發達的自媒體時代,更是將「老賴」污名化了,即便是衛視播出的節目,也多次用「老賴」一次來指代欠債不還的群體,如今全國上下,沒人不知道「老賴」就是「欠債不還」的意思。
我國每年公布的失信人榜單,也被稱之為「老賴榜單」。這自然給賴姓家族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於是2017年,賴姓家族申請更改「老賴」一次的貶義,還老賴一個文明。
為尊重賴姓家族,我國於2017年3月14日明確將「老賴」改為失信被執行人,從此「老賴」退出了書面清單。
老賴,的的確確是一種誤傳。
賴姓家族,的的確確是一個英才輩出的家族。歷史上賴姓重要人物有:
西漢交趾太守賴先,唐朝光祿卿賴文雅、宋朝地理學家賴文俊,元代文學家賴良,清朝書畫家賴珍、賴鏡,太平天國賴漢英、賴文光,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將賴傳珠。
賴姓家族還有許多明星:1979年12月5日出生於台灣省新北市的賴雅妍,是中國台灣戲劇女演員、流行樂歌手、模特、設計師。因拍攝周渝民的《求救專線》MV而被製作人柴智屏相中並簽約踏入演藝圈,後主演了多部影視作品。
賴琳恩,以模特身份出道後,成為了《我愛黑澀會》、《全民大悶鍋》等綜藝節目的主持人……
賴姓家族也有很多商界、政界人士。但是在所有的賴姓家族中,知名度最廣的,恐怕還是文藝界的賴聲川。
如今的賴聲川,儼然已經是舞台界的大拿:
1986年3月3日,擔任編劇的舞台劇《暗戀桃花源》首演於台北「國立」藝術館,賴聲川憑藉該劇於1988年獲得了台灣文學大獎;
1992年,賴聲川將《暗戀桃花源》改編成了同名電影,該片由金士傑、李立群、林青霞共同主演,獲得了第2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提名,賴聲川則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
1999年,舞台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獲選為聯合報選出之「台灣文學經典作品」;
2003年,舞台劇《如夢之夢》榮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整體演出等三項獎項;
除此之外,舞台劇《十三角關係》《紅色的天空》《一夫二主》等等奪得了多項大獎……
賴聲川,可以說是在當代社會中,舞台劇中的佼佼者,與孟京輝齊名。
賴姓家族,說是人才輩出毫不為過。但是因為憑空的「老賴」一詞,就給整個賴姓家族帶來了一些污名,的確對賴姓家族不公。
在如今的各種姓氏中,不公的不止有「老賴」,還有「老王」。因動畫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老王莫名其妙的背了諸多婚外情的黑鍋……
然而,我們為了表示親切,不是經常稱呼我們身邊的賴姓長者和王姓長者為「老賴」和「老王」嗎?雖說此「老賴」非彼「老賴」,此「老王」非彼「老王」,但一想到老賴是專指欠了別人錢遲遲不還的人,而老王常常用來指代男性第三者,老賴、老王們聽著這幾個刺耳的字,心裡肯定不是個滋味兒!
老賴、老王是集萬千吐槽黑鍋於一身的悲情人物!
在談賴色變、談王色變的中國,我們需要對這些姓氏和文明,多一些尊重和包容,因為正是因為這些姓氏的多樣性,才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