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蔡
眾所周知,空手道是日本國術,全球有數以千萬的人學習空手道,國際奧委會也將空手道列為競賽項目之一,空手道一度風光無限。不過,空手道的源頭是中國一種地方拳術。
今天,筆者就探討一下空手道與中國武術的關係。
空手道的源流
空手道一開始不是叫作空手道,而是叫作「唐手」,顧名思義就是來自唐土(即中國))的格鬥術。
相傳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遣福建三十六戶人家到琉球協助當地建設,是為「久米三十六姓」,福建當地的拳術也因此被帶到琉球,結合了當地的格鬥術琉球手,發展成唐手。
現代空手道比賽
但唐手道最早只在琉球豪族及武士階層之間流傳,並不向外教授,直到1879年,日本吞併了琉球,琉球士族階級不復存在,唐手面臨失傳的危險。
一部分原本有官職和俸祿的士族突然家境沒落,轉而潛心修鍊唐手。另外一些不滿日本統治的琉球人則遠渡中國,學習中國拳法並改良唐手。這些來到中國的琉球武術家中,原名慎善熙的東恩納寬量不能不提。
東恩納寬量
東恩納寬量出身士族家庭,早年曾隨唐手大師新垣世璋學習了三年唐手。後來,東恩納寬量來到了福州,向一位被稱為「如如哥」的中國武術家習武。
「如如哥」的身份,一般較為可信的是清未民初福建武術家謝崇祥。謝崇祥為長樂縣人,小名如如,他的徒弟稱呼他為如師,精通白鶴拳,為福建著名的拳師。謝崇祥的小名為如如、年齡又較東恩納寬量大,故東恩納寬量稱呼謝崇祥為「如如哥」非常合理。
白鶴拳
東恩納寬量跟隨「如如哥」學武的同時,又與琉球唐手武術家湖城以正、上地完文等切磋。東恩納寬量的武藝更上一層樓,更有成為一代宗師的實力。東恩納寬量後來回到沖繩,開設道場,教出了宮城長順、摩文仁賢和等傑出弟子。
直到現在,空手道四大流派都有東恩納寬量的血脈,當中宮城長順創立了剛柔流、摩文仁賢和創立系東流、曾受摩文仁賢和指導的大冢博紀和船越義珍在後來也分別創下了和道流和松濤館流,可見東恩納寬量對空手道的影響之大。
空手道剛柔流創始人宮城長順
白鶴拳
東恩納寬量學得了不少白鶴拳的套路。這種福建的拳術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居然令一代宗師潛心學習呢?
現今的白鶴拳師都認方七娘為開山祖師。方七娘生於明末,原籍浙江麗水,父親方種精通紅拳和長拳,為避明未戰亂,舉家遷住福建寧德。
相傳方七娘有一天在湖邊繡花的時候,看到遠處有兩隻白鶴在打鬥,方七娘留意到兩隻白鶴的動作是有規律節奏的,認為白鶴打斗的動作能應用於人類搏擊之中,故經常來到湖邊觀察鶴群的動態,留意牠們的呼吸、細節,並將白鶴的神態融入紅拳和長拳之中,慢慢形成白鶴拳。
方七娘在婚後到福建永春縣授徒,後人因此稱為永春白鶴拳。到了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進兵台灣,成功消滅明鄭政權,並從台灣帶來一位叫做白戎的明軍教官,將明軍流傳的拳術「節力」帶到白鶴拳的拳理之中,從此白鶴技法更加完善。
經過清代兩百多年發展,白鶴拳發展出四個分支——飛鶴、鳴鶴、縱鶴及食鶴。總體而言,白鶴拳都注重兩臂彈抖之勁,出手如射箭,拳法以關節力、指力為主。亦講究摔彈,抖震等吞吐浮沉技法。腳法有踢,鉤,掃等。
空手道系東流創始人摩文仁賢和
白鶴拳和空手道的關係
清代白鶴拳發展得較為成熟,東恩納寬量在學習白鶴拳拳理後逐漸開創出風格獨特的剛柔流空手道,那麼兩者究竟有多相似呢?
首先,現今絕大部份空手道場教授學生的第一套拳叫做「三戰」,而白鶴拳的第一套拳也叫做「三戰」,兩者的「三戰」最主要是手法上有些許不同,但發勁方式、運動原理如出一轍,空手道跟白鶴拳關係之密切顯而易見。
再者,十二節力、二十八宿等套路同樣在白鶴拳和空手道中出現,空手道稱呼這兩套套路的發音近似現今的福州話,因此白鶴拳和空手道一定程度上是傳承關係。
松濤館流創始人船越義珍
21世紀,沖繩一帶的空手道武術家組團來到福建,參拜了謝崇祥的墓,可說是確認了謝崇祥對東恩納寬量的授拳之恩。
現代空手道的發展
1930年代,琉球的武術家在日本本土教授唐手,唐手很快被大日本武德會認定為日本武道之一。
到了1936年,日本當局為了消除中國對琉球的影響,根據般若心經中「空」的概念,將唐手改名為「空手」。日本軍國主義威逼利誘下,不少唐手道武術家不得不同意「唐手」改名為「空手」。
自此,「唐手」這個名字只在琉球一些舊式武館中流傳。空手道卻被日本右翼以「文化剽竊」的手段成功將其塑造成日本本土武術。
空手道自此在日本高速發展,二戰後更成立了全日本空手道協會,確立了空手道為日本國術。1950年代,一位叫做大山倍達的年青人經過多年苦練之後,創立了全接觸式空手(又稱極真空手道),主張實戰和直接擊打。
大山倍達經常在公開場合表演以手指將日本10元硬幣捏扁,又曾以手刀將酒瓶割開。此外,他又多次以赤手空拳將猛牛打死或打斷其牛角,還曾嘗試到北海道跟黑熊單挑。
大山倍達
大山倍達成功地吸引到了大量極真空手道學徒,到他去世前,極真會館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武術團體之一,總計在120個國家設有支部道場,登記會員超過1千萬人。
大山倍達無疑是將空手道推向世界的武術家,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大山倍達原名崔倍達,跟同時期日本摔角之王「力道山」一樣(力道山原名金信洛)),都是在日朝鮮人。
力道山
因此,日本極端右翼曾批評空手道不是日本國術,因為「空手道來自中國武術,由琉球人帶到日本,再由朝鮮人發揚光大,裡面一點日本人的影子都沒有,哪裡值得驕傲。」
更不為人知的是,韓國跆拳道始創人崔弘熙將軍年青時學習過空手道,更在韓國設立了唐手道館,跆拳道里也有白鶴拳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