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外資的期現套利
關鍵詞:指數分析,行業分析,後市研判
一句話寫在前:機會是跌出來的
指數分析
周五,滬深兩市繼續弱勢震蕩,滬指收跌12點,深成指收漲0.3%,創業板收漲0.17%。三大指數仍受到短中期均線的壓力,籌措不前。
資金面,兩市全天成交10152億,比昨天放量222億。北向資金全天保持凈流入狀態,凈流入131.8億。連續2天流入規模在百億之上。本周累計凈流入233億。
情緒面,指數弱勢震蕩,個股普跌。兩市個股漲跌比為1358:2976,下跌比上漲多2.2倍。多數個股跌幅在2%左右,市場情緒評分僅有3.8分。但滬深300指數有6分,外資買入權重股導致。
高頻指標繼續看漲上證50主力合約(10月20日開始看漲)
高頻指標繼續看跌中證500主力合約(10月19日開始看跌)
高頻指標再次看漲創業板指數(10月22日開始看漲)
盤面解讀
本周后三天,我的觀點是:1、指數易跌難漲;2、市場缺乏明確的主線;3、行業板塊受事件驅動,炒作難度加大;4、等待更明確的交易信號;最近三個交易日,指數屢次沖高回落,滬指圍饒3600點整理。反彈時多數個股漲1%,下跌則是普跌,且跌幅在2%左右。個股易跌難漲,虧錢效應顯著。再加上,煤炭、白酒板塊上竄下跳,非常容易做反,兩邊挨打。
今天領漲的是地產產業鏈,房地產、家電、家居有多股漲停。消息上,銀保監會表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保障好剛需群體信貸需求,在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對首套房購房者予以支持。某市部分銀行貸款額度將全面打開,各銀行已開始恢復正常放款!這種驅動事件,事前難以預料,事後影響範圍不確定,炒作可持續性較差。
說起來,扶持房地產的原因還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要房地產撐一下。 經濟下行也是指數弱勢震蕩、個股普跌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外資連續2天流入百億。我認為與MSCI中國A50股指期貨開通有關,外資為了期現套利,買入了股票現貨。該指數前十大成份股如下:
除萬華化學下跌0.6%之外,前十大成份股均是逆市上漲。在香港交易的MSCI中國A50指數期貨上漲1.24%,明顯強於其他指數。所以,不要被指數上漲的外表迷惑,除去外資期現套利的因素,A股內在趨勢已經走弱。
行業趨勢分析
外資買入權重股對指數有所影響,目前繼續看漲上證50,重新看漲創業板,繼續看跌中證500。行業趨勢近期的走勢是連續8天改善後,本周前三個交易日保持穩定,不增不減,後兩個交易日正式走弱。
不增不減是迷茫,走弱是選擇了方向。截止周五收盤,只有23個行業MACD為正佔比超過50%,環比減少6個行業。金融、科技和部分周期行業佔比超過50%。
金融行業中,保險、銀行上漲趨勢比例分別為100%和80%,均保持不變。保險行業全部處於上漲趨勢。證券下跌趨勢比例在80%左右,擴張5%。近期監管層表態是金融走強的主要原因。年底金融板塊股息率較高,經濟下行提升了金融板塊的避險需求。
消費行業中,飲料製造下跌趨勢比例在70%,保持不變。可選消費的汽車整車、白色家電上漲趨勢比例分別在85%和70%,擴張5%。白酒指數跌1天漲四天,周跌幅為2.2%。汽車受銷量推動,家電受房地產行業拉動。
醫學相關的行業中,醫療服務、化學製藥、生物製品、中藥、醫藥商業下跌趨勢在75%-70%,小幅擴張但幅度小於5%。醫藥、醫療指數仍處于震盪區間的下沿。繼續觀望。
周期行業繼續分化,石油開採、燃氣、石油化工、環保工程、煤炭、電力、水泥、鋼鐵、園林工程、房地產開發、化學原料等下跌趨勢比例在100-70%。擴張5%。稀有金屬、非金屬材料、工業金屬、黃金、玻璃、化學製品、化纖等上漲趨勢比例在80-45%之間,有色萎縮5%。五部門在鋼鐵、電解鋁、水泥等重點行業嚴格執行能效約束,對相關行業產能影響較大。
科技行業中,軍工航天、半導體、元件、汽車配件、電氣設備、電子製造、IT設備、軟體、光學光電子、儀器儀錶、通信設備等上漲趨勢比例在80-45%。部分行業萎縮5%。半導體板塊有突破跡象。
綜上,多數個股下跌導致行業趨勢正式走弱。外資買入權重股使指數趨勢改善,即指數與行業趨勢形成背離。後市指數大概率將會跟隨行業趨勢而走弱。當周期股走弱溢出的資金使消費與科技走強,部分個股三季報超預期,也支持科技行業趨勢改善。
後市展望
外資配置期現套利使得A股指數比個股趨勢更好,但當外資配置完後則會原形畢露。3600點強攻不可取,回撤之後再洗一波更利於上長攻。短期市場內在趨勢走弱並不是壞事,經濟下行期指數不會趨勢性上漲,只有跌下來才有上漲的空間。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
更多內容請關注星期天晚上的【周策略】,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