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每到夜幕降臨,
披著三角梅的廈門街角,
攤販們各自支起紅色的棚子,
在道路兩旁鋪開鍋碗瓢盆,
上演著關於市井的熱鬧版《深夜食堂》。
那時候的我們
每到晚上總會兜里揣上錢,
拉幫結派一群人去轉夜市,
無論什麼弔帶熱褲黑絲襪
還是燒烤臭豆腐沙茶麵酸筍面
都是逛夜市一族的最愛,
甚至可以為了一件衣服和小攤販
爭得面紅耳赤就為了能少10塊錢,
然後拿著省下的錢去排半天隊買一杯奶茶。
在那個沒有電商的時代,
夜市是我們購物的首選,
甚至不少人可以驕傲地說,
我們都是「吃臟攤」長大的。
但是現在廈門,真正意義上的夜市,
似乎越來越少了。
今天小魚君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廈門的那些夜市。
01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殿前夜市
殿前夜市是小魚君廈門夜市之旅的最後一站,但一到這裡,小魚君就決定把殿前夜市寫在第一個,因為這裡,更像是傳統意義上的夜市。
殿前夜市位於殿前五路與殿前六路交叉口,據說,只要是在殿前住過的人,都知道殿前夜市這個地方。
這也是小魚君第一次來這裡,恍惚間好像來到了大學時經常去逛的學生街,遠遠望過去一串串燈泡,走進人群中一不小心就會和迎面而來的人流對沖。
從殿前夜市入口往裡走,道路兩邊擺著各種各樣的小攤,燒烤、炸肉、砂鍋、滷味....應有盡有。據說這裡的夜市每天晚上營業時間可以到凌晨,23點前是「黃金時段」,但經常通宵擺攤的攤主也大有人在。如果你在深夜逛殿前夜市,能看到一張張興奮又略顯疲憊的面龐......
再往裡走一點,有100塊錢三件的衣服,也有排列整整齊齊的小包,從最流行的大亮片元素到小香風....
而在主路的另一邊,則是烤魚烤串的天下。一條路走到底,光烤魚就好幾家,像小魚君這種選擇恐懼症重度患者,最後只能靠跟同事猜拳決定在哪一家吃。(不得不說,隨便選著吃的烤魚味道也很棒...)
從夜幕降臨開始出攤,到半夜結束,殿前夜市是住在這附近的居民飯後散步的地方,更是買點針頭巴腦和零零碎碎的小東西最方便的地方。一家人吃完晚飯來這消消食,嘴饞的還可以來這裡打打牙祭。淘一點零碎的生活用品,最後心滿意足的回家。
不過住這方便歸方便,卻也有不少困擾,由於臨近高崎機場,這裡每天來來往往的飛機絡繹不絕,飛機飛過的轟鳴聲,更是持續不斷。很好奇住在這裡的居民,每天都是怎麼入睡的,真的有點吵...
02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湖裡夜市(湖裡一條街)
湖裡夜市是廈門最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之一。小魚君知道湖裡夜市,是有一次小魚君去那附近找妹妹,然後七繞八繞的被帶到了這裡,當時的感覺是,這也太熱鬧了吧...
30多年前,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之初,不少工廠搬遷至此。這附近建著很多自建房,聚集了大量務工人員,每到晚上行人如織熱鬧非凡。而對於住在這附近的本地人來說,這裡也承載著很多老湖裡人的記憶。
湖裡區步行街主要是湖裡街、鳳湖街及及竹坑路這三條路,其中湖裡街、鳳湖街主要是一些小店鋪,衣服店、鞋子店居多,而竹坑路除了少量的衣服店、鞋子店外,有大量的臨時攤點,燒烤、麻辣燙、沙鍋、臭豆腐等種類「豐富」。
一到晚上,這裡的燒烤攤生意就會異常火爆,空氣中「煙霧繚繞」,孜然味夾雜著啤酒味在空中瀰漫。直到凌晨,人群才會漸漸散去。
03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西海夜市
位於集美塘埔路一帶的西海夜市是小魚君跑的幾個地方里,唯一還能看到「夜市」二字的地方,每一家店都有相應的序號標誌。
西海夜市一條路上,幾乎都是服裝店,以女裝店為主。可能由於這裡靠近集大,且本地人聚居,小魚君從朋友處得知,這裡的生意平時還是不錯的。
相信不少住這附近的姑娘,不一定都在廈門買過5位數的大衣,但一定都在這條街,挽著閨蜜逛到腿酸,只剩車錢才肯收手。
04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集大學生街(石鼓路一帶)
每一座大學校門外,都有數不清的風味小吃攤,它們的存在,是學生們四年大學生涯的集體回憶。對於集大的學生來說,石鼓路就是這麼個地方。
石鼓路位於廈門最具特色的大學城區,集美學村。整個石鼓路周邊大大小小有十幾個本科院校,教學環境與人文環境優秀,因此也可以說石鼓路是整個集美學村的學生街。
小魚君是在周日晚上前往石鼓路的,還沒到就能遠遠的看到街上燈火通明,路邊的小店賣著形形色色的商品,琳琅滿目的學生小吃...(一杯巨大無比且還挺好喝的飲料,竟然才6塊錢,想想現在動不動一杯就要二三十)
除此之外,這裡的文藝特色也是頗有名氣的,隨意走進一家小店,都頗具特色,洋溢著文藝的氣息。這裡百分之七十的人群都屬於學生,因此這裡的青春氣息也十分濃厚,讓人來到這裡,彷彿重回學生時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05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同安舜弘現代城一帶
在上個月采編廈門汽車站的時候,小魚君和同事前往同安汽車站,途徑了同安舜弘現代城。當時是白天,舜弘現代城外圍街道乾淨,如果要說與島內商業中心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這裡停的大多都是電動車。
直到最近看到魚友的帖子後,小魚君才意識到,這邊的白天和晚上完全不一樣。據魚友@TursGy 描述,商場外圈步行街店面,商場門口有幾十處擺攤,價格便宜到爆炸,夜間搶了這邊開店的起碼一半以上的流量。
從圖上和底部魚友的留言看,這一條街以賣小吃為主,也有賣水果、服裝、貼膜等....基本上這些攤販都會營業到深夜。
06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台灣美食街
如果要追根溯源聊中山路一帶夜市的話,連接八市和輪渡的人和路肯定榜上有名。作為首條設在大陸的台灣小吃街,這條208米長的小吃街是廈門最早的地攤街。
幾年前還未在廈門工作的小魚君,曾趁著假期來過一次這條街。當時的台灣美食街除了沿路兩旁的小店,中間一字排開48個攤位,留下的是僅能容兩人並排走過狹窄過道。
當時的台灣美食街匯萃了台灣知名度最高的台北士林觀光夜市、台中逢甲夜市、高雄六合夜市等3大夜市的美味小吃,許多來廈門旅遊的遊客都會來吃一次,至於味道是不是真的很台灣,誰吃誰知道。(小魚君朋友在台灣讀書過,他表示,根本就是打著幌子的台灣美食街而已)
自2011年9月人和路「台灣美食街」正式進駐以來,這裡的人氣就火速爆棚。按照人和路美食街管理方的統計數據,美食街平日都有5000-10000人次到訪,周末甚至能達到2-3萬人次,一年下來,就有400-500萬人次。
但由於近幾年來油煙、噪音擾民,讓周邊居民苦不堪言,矛盾頻發,於是從15年年1月1日起,人和路「台灣美食街」便正式撤出。
最近小魚君再去台灣美食街,發現這裡的人氣確實不如以往,僅剩道路兩邊的店還開著,但馬路寬敞了許多。甚至還有不少居民在附近擺起小桌,圍坐「話仙」。
07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中山路一帶
當然,除了人和路上的台灣美食街,中山路一帶還有不少的美食街,它們或許不是純粹的夜市,但也是這一帶居民及遊客夜生活的主要去處。特別是深夜,中山路上會有很多攤販出沒。
如果說中山路永遠都是拍照的人的話,那太平路大概就是,這裡永遠是排隊的人。周末如果碰上人多,每個攤位吃東西都需要排隊,而且基本上排著排著就會和對面的隊伍撞上,因為這裡幾乎每家店都要排隊。
如果說在中山路逛到很晚,想來份有「市井」味的夜宵,那麼太平路就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
與其說中山路、太平路屬於遊客與新廈門人,那麼大同路則是屬於老廈門人的夜市。大同路上不但有琳琅滿目的商品,也不乏娛樂場所。
站在大同路的騎樓下,你會發現這裡與隔壁的中山路風格迥異,在這裡更能隨處可見廈門人最市井的生活,也藏著很多老廈門人鍾愛的美食,如佘阿姨的花生湯(營業到凌晨3點)、佳味再添小吃店等。
另外,老虎城一帶還有一條狀元美食街。據小魚君住在這附近的同事說,以前這裡有不少小攤販賣小吃,也是一條夜市美食街,但現在改造後,基本上沒什麼人,大多店面也都是關門的狀態。
08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鼓浪嶼龍頭路
把鼓浪嶼的龍頭路列為廈門夜市的一員,可能不少人有異議。但龍頭路確實是鼓浪嶼上的美食集中地,從水果小攤、果汁奶茶點、冰淇淋酸奶甜品到咖啡西餐,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的東西!
龍頭路,西北起中華路,東南福建路、鹿礁路,長2275米,寬7米,是鼓浪嶼島上最重要的一條商業街。
作為鼓浪嶼島上最重要的商業街,龍頭路上各色店鋪琳琅滿目,而其中占最大分量的是品種繁多的小吃店鋪。這些小吃都帶有濃郁的廈門特色,諸如「金包銀」、「汪記餡餅」、「原巷口魚丸」、「葉氏麻糍」等,還有「黃遠堂」、「新四海」、「蘇小糖」等特色產品,不勝枚舉。
無論是市民還是來廈的遊客,前往鼓浪嶼都必須藉助輪渡。據了解,本地市民可以24小時進出鼓浪嶼,遊客可選進出時間段也較多,所以龍頭路上店鋪、攤販的營業時間很多都到半夜。
09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曾厝垵
和鼓浪嶼一樣,曾厝垵也是遊客的聚集地。曾厝垵原本是環島路上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近年來,這裡聚集了眾多精品小店、特色客棧和美食。每到周末和節假日,人擠人是這裡的常態。
從村口走進去,是一條人群蟻集的食街。街巷兩邊是挨挨擠擠的小吃店,間雜著銀品店、衣服店、陶器店和畫室。
作為廈門的網紅景點,曾厝垵著實是有些火爆,小魚君每次去那裡,回來再回想,感覺都是擠擠擠。所以如果是想體驗夜市的感覺,曾厝垵可能會讓人比較失望。
10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蜂巢山夜市
上文列舉的幾個夜市,有的還在,有的雖然被改造但多少還有點夜市的影子。然而說起蜂巢山夜市,現在可能除了路名和路邊的店面,夜市的感覺已經蕩然無存。
上世紀80年代,在海鮮早市的基礎上蜂巢山路有了夜市,地處百姓聚居地,攤主多為一些下崗工人、入城農民等。從思明南路可經蜂巢山路到達沙坡尾和廈門大學,短短的一條路,不足300米。
在以前沒有雨的晚上,大約7點左右,蜂巢山路空曠的街道便開始「騷動」起來。各色小攤如長龍般鋪開,林林總總的衣服、鞋帽、箱包、小電子產品、影碟、日用品、水果等等,幾乎應有盡有。燈光把街道照得如同白晝,附近的居民晚飯後都習慣來此散步閑逛,穿睡衣遛狗者隨處可見。
那時的夜市,各種流動攤點的美味絕對是吸引人的一大亮點。腳踩人字拖,手裡拿著一根冰淇淋piapia的走,就是最好的享受。
11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廈大學生一條街
說到廈大一帶,可能不少人會想起廈大學生一條街。「廈大一條街」還沒改造之前,真的是相當長,從南門出來左側的馬路一直延伸到現在廈大西村公交站附近,一排是門店,另一排是攤位。
麥當勞位於這段路的分界點,也是學生黨中午乘涼的好去處。最初印象的曉風書屋,也在這條街上。(現在曉風書屋搬到了大學路)
圖片來源影像廈門
這裡曾經不但有風格迥異的店鋪,還有五花八門的攤子。各樣的攤位讓大家流連忘返,服裝、陶藝、碟片……街角的電話亭,如果在這來來回回的逛,貨比三家可以在這裡呆上好幾個小時。
圖片來源廈門大學
2008年整治之後的廈大一條街都遷至現在的「富萬邦」里,小魚君去過幾次「富萬邦」,那裡現在很像一個旅遊商業區,而且生意大不如從前,也沒有了那種逛學生街的感覺。
12
夜市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定安夜市
最後壓軸,定安夜市。小魚君剛在福州上大學的時候,不少在廈門讀書的朋友,經常聊天聊著聊著就會冒出一句,「你來廈門,我們去逛定安夜市啊...」。但當真正去逛定安夜市的時候,小魚君的第一感覺卻是,這哪裡像夜市?
作為廈門夜市的鼻祖,定安是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從中山路小馬路走上來,拐角一到便是定安路。從上世紀80年代定安夜市興起,到2006年達到了頂峰:擁有攤位近300個,其中80個為流動攤位。這裡成為廈門最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規模最大的露天夜市。
但定安路夜市於2007年7月10日被關閉,規劃為交通、消防疏散通道。大多數固定攤位搬遷至僅百米之遙的定安廣場一樓商場。現在再去定安夜市,其實更像是一個商場,曾經的夜市景象,已經不復存在。
除了蜂巢山夜市、定安夜市,
還有江頭夜市、枋湖夜市也都已被拆遷改造。
在迅猛的城市化浪潮里,
很多輝煌一時的夜市已經消失或者正在消失,
新的夜市或許再難形成規模。
從城市管理的角度來說,
這當然是一種進步,
但同時,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失去。
從前站在喧囂熱鬧的夜市中
眼花繚亂走馬觀花時,肯定沒有人料到:
有一天,承載了深夜與回憶的夜市,
會先我們一步離去。
隨著城市的建設
也許以後廈門夜市也會消失,
所以趁有空,去還在的夜市走走吧
在夜裡的一片霓虹中,感受感受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