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公開的新一輪統計結果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的「環比年化增長率」依然保持之前公布的「下降1.6%」不變,但同比實際增長率卻出現了改變——被下調至3.5%。
與之前公布的4.2%相比,向下調整了0.7個百分點;同時,美國當局還將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同比增長率由之前發布的2.2%,向下調整至1.9%。但環比年化增長率依然是之前公布的下降0.6%,保持不變。
報道稱,新的統計結果基於更加完整的數據源,向上調整了美國居民、企業的消費支出,向下調整了出口,私人投資和官方支出。換言之,消費對美國經濟的支撐作用,要比之前想像的更強。
經濟增長率向下調整,但GDP卻被上調了
今年8月底,美國當局公布的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率為4.2%,二季度為2.2%,上半年為3.2%。但經過新一輪的統計、核算,一季度經濟增長率被下調為3.5%,二季度為1.9%,上半年下調至2.7%。
既然經濟增長率被下調了,那美國GDP是不是也比之前公布的要低一些呢?結果恰恰相反,今年第一季度的名義GDP被上調至60107億美元,比之前公布的59810億美元,高了297億美元。
美國2022年第二季度的名義GDP也由「今年8月底公布的62861億美元,上調至63530億美元」,高了669億美元。美國上半年的GDP新數值因此擴大至12.36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採用新的統計結果後,美國經濟規模在全球的優勢進一步擴大了——與我國的8.678萬億美元相比,領先幅度接近3.69萬億美元;大約是日本經濟規模的5.63倍,是德國的6倍左右(如下圖)。
經濟增長率下調,GDP為何卻變得更高呢?
新的統計報告表示,美國當局不僅將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的經濟數值做了調整,還將2016年到2021年的經濟數值都做了調整,且「這幾年的經濟實際增長率要比之前公布的高了0.2個百分點」。
採用新的核算標準,美國2016年到2021年的經濟實際增長率「年度均值擴大至2.1%,而之前的均值為1.9%」。特別是去年第二季度,美國GDP同比增長率被上調至12.8%,一季度也達到了1.4%。
正是這種更加「厚實的基數」,使得美國2022年前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雖然被下調了,但完成的名義GDP卻依然創下新高。對於美國經濟的再度調整問題,網友們如何看到呢?
對於這種調整,南生認為對美國有兩種不同的影響。一方面是讓國際社會能更加清晰地看到美國消費市場的龐大,推動國際資本和跨國企業更加重視美國消費市場的內在發展邏輯和相關規則。
另一方面,當前的美國通脹率居高不下,物價漲幅超過了收入的增長力度,已經對美國居民的持久消費產生了負面影響。一旦通脹實質性地影響到消費信心,對美國經濟拉低作用也將更加明顯。
當然了,美國經濟數據一直都在不斷在調整中,相關統計核算規則更加的細化。未來若出現較為明顯的低迷狀態,那可以再度修正消費、投資、進出口等,結果可能依然出乎我們的意料。本文由南生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