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盤探底回升,K線形成一隻鎚子線,滬指回落0.17%。近期股市熱點不很集中,市場仍處于震盪築底過程。不過牛兄弟看到,雖然市場行情稍顯疲弱,但A股卻出現實質性長期利好,那就是高額的現金分紅。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現金分紅力度開始不斷加大,這為價值投資帶來了陽光雨露。
隨著今年4月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徵求意見稿)》的發布,高送轉行為被規範。而兩個月前上市公司協會聯合滬深交所發布的現金分紅榜單,則顯示出現金分紅才是監管層的意圖。上市公司也的確很給力,2018年中期,兩市3535家公司中有101家公司有分配方案,與去年相差無幾(少6家)。不過有現金分紅的家數卻達到85家,僅有現金分紅的佔77家,現金分紅成為主流。從分紅數額來看,滬深兩市合計(含未實施預案)約為620.6億元,較去年同期393.31億元,增長57.79%。
為什麼說現金分紅的增長是長期利好,牛兄弟認為這體現在3個方面。
首先,現金分紅可以體現上市公司實力,從側面證明公司財務利潤的真實可靠性。股友們都知道要遠離垃圾股,但哪個是垃圾股還真不好認出來,因為垃圾股頭上沒字,有時候還會趕過海參什麼的出海遊玩一圈,走個財務賬目什麼的把投資者看暈。有了現實分紅這一照妖鏡,大家老老實實的從高現金分紅的公司找一找就好。現金紅利可是上市公司從手裡拿出的真金白銀,這說明公司手裡不差錢,是個對投資者負責任的公司。當然,收到分紅後最有效的做法是繼續加倉投入該公司股票,因為沒有什麼比現金奶牛更有價值的好標的。
其次,現金分紅能增強A股吸引力。由於大家都知道投地產賺錢快於是錢都去了房地產;知道p 2 p利息高,錢又跑那裡爆雷去了。社會閑散資金抑或是機構資金都有逐利的特性,哪裡有錢賺,就往哪裡去。上市公司做好分紅能吸引低風險偏好的資金持續流入股市。隨著這種流入的持續進行,便會形成A股市場的緩慢牛市,最終形成虹吸效應。長時間則會帶來股票市場大牛,同時也帶來強力的資本配置能力,激發經濟的良好有序運行。
最後,現金分紅能促進上市公司自律,增加企業社會責任感,促進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將大小股東利益統一。長期以來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矛盾,集中在利益分配的機制設計上。而規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並將其納入到市值管理之中,就會形成大股東和中小股東共同維護上市公司根本利益的良好局面。從而起到真正穩定股價的作用,降低大股東和中小股東之間的利益衝突,形成良好和諧的股東關係。

格力電器:基本面健康 空調尤可期
格力電器 000651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張立聰,王修寶 撰寫日期:2018-09-03
事件:格力電器公布2018年中報。公司2018Q2單季度實現收入519.8億元,YoY+30.0%;業績72.2億元,YoY+32.9%,扣非業績YoY+56.7%,略超預期。公司擬每股派現0.6元(含稅),合計分紅36.1億元,佔2018H1凈利潤的28.2%。就公司2018中報而言,業績延續優異表現,如果考慮Q2因人民幣快速貶值帶來的外匯衍生品公允價值損失,其實際經營業績會更亮眼。我們看好空調行業的長期成長空間,對公司前景保持樂觀。
2018Q2業績略超預期:據公告,公司2018H1利潤總額153.0億元,高於此前廣東國資委對外發布的146.2億元;公司其他流動負債及該科目下的銷售返利環同比基本持平,業績增長良性。Q2扣非業績YoY+56.7%,超預期,非經常性損益主要變動科目是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司2018H1因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虧損6.9億元(上年同期收益0.4億元),預計是因Q2人民幣快速貶值所致。6月末預收款YoY-67%,我們認為預收款的減少,一方面是因為有部分經銷商在完成提貨任務後,不急於在6月底備貨,另一方面也與公司對經銷商的財務政策放寬有關。我們建議重點關注8~9月新冷年開盤後經銷商的打款情況。目前經銷商反饋庫存壓力尚可控,下半年行業景氣度或好於悲觀預期。根據產業在線數據,7月空調內銷出貨量行業YoY-5.1%,增速比上半年放緩,但格力內銷量YoY+6.1%,預計格力還將保持高於行業增速的態勢。
Q2毛利率-銷售費用率同比提高,會計估計調整導致管理費用率上升:公司Q2毛利率修復不及預期,但毛利率-銷售費用率同比提高2.4pct。毛利率同比下滑,除因原材料成本壓力、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Q2低於上年同期外,預計還與公司激勵經銷商提貨的政策有關。銷售費用率的下降,印證了上半年空調行業景氣度較好,公司在促銷宣傳費用方面有所節省。管理費用率上升,其中同比增加較大的是:職工薪酬7.2億元、物耗6.5億元和折舊2.9億元。折舊增加主要是因為公司從年初起變更會計估計政策,提高房屋、電子和運輸設備年折舊率,公司預計全年會因此減少凈利潤約5.5億元。
生活電器增長超預期:2018H1公司生活電器收入YoY+55.7%,除了因基數較小外,生活電器的高增長與公司重視晶弘家電、在部分城市拓展銷售見效有關。H1公司智能裝備收入YoY-63.0%,或因銀隆的採購減少所致。
投資建議:目前市場主要擔心空調行業的景氣度是否可持續,我們認為房地產市場下行對空調行業的壓力並沒有那麼大,三四線/農村普及率的提升+消費升級,仍有望支撐行業龍頭的中長期穩健增長。我們看好空調行業的長期增長空間,也期待公司多元化布局提供額外增長動力。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EPS 分為4.65/5.30/6.05元;給予買入-A 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53.0元,相當於2019年10倍動態市盈率。
風險提示:房地產下行超預期,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外貿環境惡化的風險。

美的集團2018年中報業績點評:高端戰略轉型初顯成效 中報業績符合預期
美的集團 000333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周海晨 撰寫日期:2018-09-04
公司中報業績符合預期。美的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26.24億元,同比增長14.6%,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26.37%,實現歸母凈利潤129.37億元,同比增長19.66%;其中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3.36億元,同比增長11.81%,歸母凈利潤76.81億元,同比增長18.92%。
空調引領白電業務高增長,高端戰略轉型效果初顯。1)分產品來看,上半年空調收入增速最高達27.69%;消費電器上半年增速放緩至6.66%,其中洗衣機收入增速15.67%,預計冰箱收入增速較低10%左右,小家電受廚電業務拖累增速最低。2)分量價來看,據產業在線統計,美的上半年空調、冰箱、洗衣機銷量分別增長11%、2%和8%,其中內銷增速快於出口,從中怡康零售均價來看,分別提升7.12%、28.9%和21.57%,產品高端戰略轉型初顯成效。3)分渠道來看,公司上半年全網零售額同比增長33%,預計線上收入佔比超過30%;應收賬款及票據同比增長23%,預收款項下降22.4%,主要是由於對上下遊資金支持力度加大,配合集團高端轉型戰略。全年預計公司收入增速保持15%-20%。
東芝全球扭虧有望,庫卡本土化運營看點大。上半年公司外銷收入增速放緩至5%,主要是海外試水自主品牌去除部分低端貼牌業務、庫卡收入增速不及預期兩方面影響:1)公司上半年加快東芝項目整合,利潤端基本持平,實現自有品牌收入兩位數增長,預計通過海外區域總部試點、引入分公司產品經理制和電商等增量渠道,有望實現全年扭虧。2)上半年庫卡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1.2%(歐元口徑),主要受美國對歐洲汽車加征關稅和歐洲經濟不景氣影響,不過單二季度凈利率提升至4.8%創新高,我們預計隨著中國區合資公司成立,有望加快業務拓展、減少對歐洲市場依賴度。
毛利率逆市提升,攤銷下降凈利率改善空間大。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93個pcts達27.16%,其中暖通空調和消費電器毛利率分別提升1.04和0.28個pcts,或與自動化水平提升有關(150台/萬人提高至625台/萬人);機器人毛利率大幅提升9.73%,主要是溢價攤銷費用下降所致(17年攤銷約24億元,18年攤銷6億元)。期間費用方面,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下降對沖銷售費用率上升,綜合導致凈利率提升0.38個百分點至9.07%。我們預計2018年公司利潤端增長20%左右。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截止目前公司累計回購金額約18億元,積極踐行股票回購承諾彰顯信心。我們調整公司2018年-2020年盈利預測EPS為3.13元、3.88元和4.50元(前值為3.29元、3.78元和4.29元),對應動態市盈率為13倍、11倍和9倍,維持「買入」投資評級。

順豐控股:對標海外巨頭 看順豐成長空間
順豐控股 002352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沙沫,明興 撰寫日期:2018-08-13
日美快遞市場歷經3輪上漲:第一階段:快遞行業經歷高速發展,競爭激烈,價格戰嚴峻,企業進行大規模資本開支;美國快遞公司由於盈利能力下滑,股價表現不突出;日本運輸公司進入快遞市場扭轉企業虧損現狀,股價超額收益明顯。第二階段:行業寡頭形成,價格止跌,資本開支放緩,營業利潤逐步回升,超額收益最為明顯。第三階段,受益於日美網購市場高速發展,行業面臨新發展機會。
順豐具備短期主動提升盈利能力潛質:總結日美快遞行業經驗,對外行業企穩,集中度上升,價格回升,資本開支減緩,對內企業開源節流,保障公司長期投資價值。比較順豐,在對外環境上,商務件市場格局較穩定,但依舊存在潛在競爭者,所以或許尚不具備提價及資本開支減速的基礎;對內,公司開展新業務,緊控成本,公司經營質量優異,新業務逐步減虧,經營效率不斷提升,公司具備短期主動提升盈利能力的潛質。
傳統業務仍有空間,新業務更具成長性:比較FDX、UPS、YAMATO及順豐控股,順豐快遞單價受產品結構及成本影響四家最低,中國商務件使用頻率約為美國的60%,仍有上升空間;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與大公司仍有差異,但ROA水平較高;發展階段及路徑與FDX最為相似,但在新業務上,公司或面臨回報周期更長空間更大的市場;成熟市場中PE估值中樞取決於快遞市場增速,預計未來5年區域商務件市場增速在15%左右,保障順豐25-30倍PE估值水平。
投資建議:順豐控股經營質量優異,新業務逐步減虧,經營效率不斷提升,公司具備短期主動提升盈利能力的潛質;對比國外成熟功公司,順豐具備更優秀的資產利用能力及更大的市場空間。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9、63及79億元,對應PE為39、30及24倍,維持買入-A評級,目標價58元。
風險提示:存在潛在進入者,資本開支速度加快,成本上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