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2022年09月29日18:16:25 熱門 1459

一檔不能復刻的國綜。

前三季,網路總播放量輕鬆超30億,豆瓣平均9分+

第四季,開分系列最高9.5

第六季,全網擔心它「江郎才盡」。

結果?

衝上熱搜的詞條就兩個字:「封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對,回歸了。

隨之而來的。

還有那些熟悉的噪音,和更熟悉的谷底反彈:

大偵探 第七季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從名字就開始質疑:

改名了?變味了?

接著。

新形式、新嘉賓,又引起一波不適。

萬眾期待的第一案開播後,部分老粉表示未達預期(也包括Sir)。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吐槽同時Sir相信粉絲們心裡也有預感:

《大偵探》總愛「留一手」。

問題留到什麼時候?

這不,就在昨晚。

甚至連話術都如此似曾相識: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01

不成嫌疑的「嫌疑」

《天台公寓》。

案發地:M市網紅地標天台公寓。

一個孤獨的人互相溫暖的療愈空間。

房客們都帶著各自的故事和失眠症,來此地尋求一晚安睡。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2月10日,天台公寓成立一周年紀念日。

中午12點整,房客們計劃在天台舉辦紀念會。

意外出現——公寓老闆甄樓主,家中被謀殺。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死因蹊蹺。

初步判斷三種可能:

1. 毒藥。

甄樓主屋內的茶杯中,發現兌有大量毒藥的茶水。

2. 毒氣。

翻頁時鐘上殘留著紅色藥粉。

藥粉本身不致命,但當這種藥粉跟一種神秘的V物質相混合,就會在空氣中釋放出致命毒氣,殺人無形。

3. 重擊。

內傷無法判定,外傷卻一目了然。

甄樓主的屍體頭部有明顯的被錘擊過的傷痕,而且兇器也在樓道消防拴里被找到。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這……會不會太明顯了?

或者……多人作案?

開場便體現《明偵》一貫的推理沉浸感:

留下足夠多的線索,同時,更埋下足夠多的干擾。

然後是死亡時間。

根據死者的通訊記錄,大概在10點半至10點46分之間。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16分鐘,足夠各種布局和掩飾。

理論上,致死原因有且僅有一個。

關鍵點收束於一點:

死者真實的死因。

人證階段,也是最緊張刺激的階段。

是人是鬼全靠「演技」。

除兩位偵探,大記者(大張偉 飾)、蒲攝像(蒲熠星 飾)外,嫌疑人員共五人。

我們按出場先後挨個介紹。

房客鷗好房(王鷗 飾),房客吳比甜(吳昕 飾),房客魏點擊(魏晨 飾),房客何葯葯(何炅 飾),修理工張修修(張若昀 飾)。

先不說角色「劇本」。

細看,出場方式便自帶疑點。

比如,網紅博主魏點擊開著直播出場。

為何他會說「感覺今天肯定有個大新聞」?

又比如,一個醫藥公司高級研究員何葯葯,一個公寓維修工張修修。

為何攙扶著彼此?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五人坐下分析各自時間線。

互相比對後各成員相繼給出不在場證明,排除嫌疑(暫時),唯獨剩下她。

鷗好房。

鷗表示在10點40分她出門辦事,11點整回家,之後來到現場。

行,那「出門辦事」的人證/物證呢?

通通沒有。

(連圖都沒法加)

嫌疑值指數級飆升?

這種嫌疑最大的傢伙,往往最清白。

有道是:一問都不熟,一查全有仇。

不信?

當你以為這個案件只有一個受害者的時候……

第二具屍體出現。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好戲還在後頭:

畢竟,《大偵探》最有魅力之處,還不是擅長編織迷霧。

而是把這團迷霧設計得密不透風,千變萬化,最終讓你不自覺地進入另一層更清晰的「現實」。

02

不像綜藝的「綜藝」

《大偵探》為什麼始終在國綜里被高看一眼?

三方面。

一是嘉賓的化學反應。

此前最受歡迎的組合,何炅x撒貝南

組合拆散當然遺憾。

Sir慶幸的是,節目完全向另一種方向探索。

偵探大張偉。

其控場風格可以總結為:

我砸我自己的場。

拋梗/接梗奇才,諧音梗天才。

僅僅10分鐘開場眾人便哄堂大笑不下5次。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搭配「接梗之王」魏晨。

兩人組合,是《大偵探》從未有過的效果:

你永遠不知道節目在哪個環節,會突然無預兆地切換成脫口秀現場。

你也永遠不知道,剛剛進入的表演情緒,會突然被哪一句話徹底打回原形。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 吳昕: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視而不見

大張偉為節目注入了笑點。

但別忘了,他也為節目蒙上一層「偽裝」。

推理環節誰也沒掉鏈子。

尤其目前兩個最有潛質的偵探——張若昀。

此前所有嘉賓都是在私人空間里搜查證據,慣性覺得兇手會把秘密「藏起來」。

直到張若昀經過分析才注意到一個盲點。

公共空間。

對啊,「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魏晨。

一個所有人知道,又被所有人下意識忽略的前提,這是單身公寓

每個房間應該只有一張床。

可偏偏,張若昀房間有兩張。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說完嘉賓,說細節。

細節是《大偵探》的本命。

每個場景都花費大約一個月時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搭建而成。

不在花了多少錢,而在花了多少心思。

細節首先鑲嵌的是人物性格:

鷗好房事業女強人,怎麼體現?

她的文件夾書脊上全寫著「不工作就沒有飯吃」。

魏點擊顏值主播,最得意的就是他那張天生麗質難自棄的帥臉。

何出此言?

小黑板上寫著「夠帥」,電腦密碼也是「夠帥」。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深一點——細節是揉進敘事里的新奇觀、新創意、新設定。

眾人搜查到何葯葯的房間。

新世界的大門,忽然打開: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更強悍的——揉進節目的情感。

當你以為面前這個拿起鋸子橫眉冷對的人即將當場行兇的時候,他的脆弱被你看見了;

當你以為「昆蟲」只是一個僅供逗樂的笑點的時候,它將會在之後串起一段唏噓的過往。

當你以為這兩個人之間有不可見光的曖昧文件夾時,它可能只是一種瞞天過海的聲東擊西。

當你以為死者已然身故,不會再對案情造成任何影響,然後你就親眼目睹了他的「陰魂不散」……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所以,兇手到底是誰?

一個人還是幾個人?

他/她(們)又是如何犯案的?

Sir不能剝奪你「探案」的樂趣,我只能告訴你兇手的手法超出你的想像。

甚至超出了他/她(們)的「陰謀」。

正如張若昀所說:

「其實這是我錄這個節目這麼多次

我第一次不是特關心真兇是誰

我就特關心真兇不是誰」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03

不上價值的「價值」

《明偵》的高分,往往不僅在當下爽感。

還有事後的迴響。

Sir曾經吹爆過第四季的首期節目。

《逃出無名島》,內容劍指網路時代最恐怖、也最普遍的現象——輿論殺人。

每個細節,都是現實的映照。

諷刺無下限的「標題黨」;

揭穿不明真相就帶節奏的網路推手、大V;

還原盲目跟風的「鍵盤俠」……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Sir至今印象深刻的一幕。

還是細節。

那一期的片尾預告,響起一段配樂。

不長,四個音符——用口哨吹出的聲音。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 就在這個畫面,有興趣的毒飯可以回去聽一下

來自電影《飢餓遊戲》中學舌鳥的叫聲。

電影中,大表姐和小黑妹在真人廝殺中結盟,兩人在叢林中,利用「學舌鳥」來互傳信號。

一傳十,十傳百,最終成功發起了一次宏大的起義。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節目用它來隱喻輿論:

不經大腦,以訛傳訛,正是網路暴力的根源所在。

這不是《明偵》的特例。

第三季第一案,「玫瑰大酒店」,校園暴力;

第八案,「無憂客棧」,講微笑抑鬱症;

第十一、十二案,「又是漂亮惹的禍」,講以暴制暴的可怕後果。

……

以及這一案,關於空巢青年

節目最開始的旁白表明意圖:「至2021年,全國獨居單身青年將達到九千萬。」

這九千萬里有誰?

有不少覺得獨居真爽的小年輕。

但也有像這幾位主角那樣的:

被父母、朋友、伴侶傷害或忽視,卻無法得到足夠關切而選擇把自己切割於現實世界之外。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這也是為什麼張若昀在節目有感而發:

「我不關心真兇是誰。

我特關心真兇不是誰。」

因為:

眼前的「謀殺」只是個例,幕後更廣泛的悲劇,才是值得我們深究的一場「共謀」。

看《大偵探》時總能看見兩句彈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它在為壞人開罪?

相反,Sir認為這才是《大偵探》最叫人佩服的尖銳:

它不小看,不輕視,不簡化人的複雜性。

正如案中的一個小秘密(原諒Sir的劇透)。

他們之所以不會在天台公寓繼續失眠,除了心理作用,更多源於甄樓主給所有人都用了一種只存在於故事裡的安眠藥。

量少時助眠,量多時卻致命。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又一個現實隱喻:

當他們沉溺於此地的安睡時,大概率是把天台公寓當成一劑混沌現實的解藥,所以才一擁而上。

卻忘了它只可能是一味麻藥,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只有不再逃避的他們自己。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但。

《大偵探》的可貴不只有尖銳。

還有它露出現實鋒利之後,又試圖幫助我們消化現實的柔軟。

作為一檔綜藝節目。

它的呈現方式是「半沉浸半間離」。

案中人可能會在任何一個節點,沒有預兆地從故事人物的身份中抽身出來,還原為自己。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直接目的是化解案中的恐怖感。

間接目的是用最低的門檻、最高的娛樂濃度,以劇本殺的形式帶領最大多數的觀眾有機會進入故事裡一個個虛構但又鮮活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新一季會加入合議庭環節。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回到文章最初的問題:

這一案,《大偵探》封神了嗎?

Sir的回答其實沒有變過。

它的可貴,正是在於它始終警惕「封神」。

作為國內懸疑類綜藝的先驅,它不斷弱化著其他節目一再強調的「正確口號」;又從不停止嘗試加強娛樂性與現實普法價值的隱秘勾連。

因此,即使《大偵探》並不強調寫實,劇中充滿大量脫離現實的奇思妙想。

它演繹著經過藝術誇張的犯罪故事。

但它不曾凌駕於現實。

表面看,節目誇大人的潛能,精密布局作案的能力,從蛛絲馬跡里勘破真相的洞察力……

往裡看,它正視和珍視的,從來都是人的局限性。

超30億!是人是鬼全靠「演技」,國綜之光一集又封神了 - 天天要聞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哆啦C夢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