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葬禮各國元首齊聚倫敦,但是英國沒有邀請這六個國家參加女王的葬禮——俄羅斯、白俄羅斯、敘利亞、緬甸、委內瑞拉、阿富汗。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關係不好,所以不邀請你來,問題是有一個國家更加尷尬,那就是沙特。
沙特王儲本·薩勒曼是英國邀請去的,但是因為有人拿卡舒吉一事抗議薩勒曼出席女王的葬禮,英國不得不臨時告知沙特王儲無法讓他參加女王的葬禮,改成了讓沙特親王參加。
薩勒曼氣走倫敦,沙特王儲蒙羞,要知道在俄烏衝突期間,英國時任首相約翰遜還要去沙特求著薩勒曼增產石油,這臉變得真快。
這也不意外,西方的價值觀就是隨時可以和你翻臉,隨時又可以拉攏你。需要你的時候給你幾分面子,不需要你的時候踩你兩腳。別看一個簡單的「閉門羹」,這會讓沙特看清很多現實。
第一:雖然西方現在有求於沙特,那也是因為俄烏衝突導致了國際油價的上漲,只要國際油價回落,美國在中期選舉的時候很有可能再次把沙特王儲和卡舒吉一案聯繫起來,當時拜登競選的時候可沒少罵沙特,薩勒曼很清楚未來自己要和誰走近一點,和誰走遠一點。
畢竟,美國雖然離不開沙特,但是並非離不開薩勒曼,薩勒曼必須留個心眼,雖然沙特和俄羅斯之間也有矛盾但是從目前階段看,還是有共同的利益。面對西方的打壓和孤立,薩勒曼唯有和俄羅斯搞好關係,才能一定程度上影響西方怎麼對他。
第二,沙特雖然是石油大國,但是顯然在西方眼裡算不上真正的強國。其世界影響力也被認為是在美國的手掌之中,沙特斷然不敢和美國作對,離開美國的支持,沙特王室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西方世界對沙特的看法就是這樣,畢竟沙特的武器裝備大都來自美國,而且沙特還要依賴美國對付伊朗。
由此可見,沙特想要西方高看一眼,就要學土耳其,買一些俄羅斯的主力裝備。看看現在的土耳其,可謂是縱橫捭闔,他既能成為澤連斯基的座上賓,也能成為武契奇的座上賓,更能成為普京的座上賓。北約不敢惹他,歐盟不敢多嘴,就連美國也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沙特同樣有這樣的能力,但是沙特王儲能不能有埃爾多安的魄力這可不好說。
第三,沙特並沒有參與到制裁俄羅斯的陣營,顯然已經表現出了薩勒曼的態度,但是沙特也僅僅沒參與制裁俄羅斯,並沒有把關係更進一步,這一點比不上匈牙利。匈牙利頂著歐美的壓力還要和俄羅斯合作,引進更多的天然氣,沙特則在石油增產問題上向美國做出了一定的妥協。
沙特在未來也面臨著如何玩大國對沖,這還要看俄羅斯能不能爭口氣。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不能儘快以自己的意願結束衝突,沙特縱使想要和俄羅斯關係更進一步,也沒有「誘因」。
從沙特王儲蒙羞這件事,可以說現在的世界格局,對普京而言並沒有那麼糟糕,是危機更是機遇,為何這麼說呢?
第一,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完勝,意味著西方的集體援助也未能讓烏克蘭打贏俄羅斯。俄羅斯的世界威望會得到明顯提升,那麼俄羅斯的地緣影響力就會迅速提升,無論是在中東、南高加索還是歐洲,俄羅斯的盟友會越來越多,至少會和俄羅斯保持更加緊密的聯繫。
就因為俄羅斯在哈爾科夫方向被反攻,納卡地區和中亞都爆發了衝突,這就是蝴蝶效應,區域大國一旦失去了主導力,那小衝突就會浮出水面。一個敗仗,就會被認為無暇他顧。俄羅斯如果打贏西方,那得到的地緣利益有多大可想而知。
第二,現在的歐盟和美國之間並非鐵板一塊,法國多次和俄羅斯的互動已經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法國是一個有影響力和有野心的國家,它不像英國甘願做美國的小弟。藉助俄羅斯的地緣影響力對沖美國對歐洲事務的干預,是馬克龍的地緣戰略。
馬克龍很清楚,一旦歐洲事務被美國主導而不是歐盟,那麼歐盟的國際影響力會下滑,法國自己在非洲的影響力也會下滑。要知道,自從美國聯手英國把法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潛艇大單給搶走以後,法國是敢怒不敢言。法國怎麼可能甘願做美國的小弟?甘願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然而歐盟怎麼樣才能介入到俄烏衝突,什麼時候介入?那不還得等著俄羅斯擊垮烏克蘭軍隊嗎?屆時俄羅斯不可能和美國談,拉著歐盟談一談是歐盟最喜歡的局面,畢竟,現在歐盟壓力很大。又要給烏克蘭援助錢,又要援助武器,問題是最後的好處不還是都被美國撈走了?
第三:馬上印尼又要舉行峰會,普京去不去,帶著什麼光環去尤為重要。如果俄軍能夠在一個月內拿下頓涅茨克,這對於提升外界對俄軍的印象是直接性的。如果俄軍敗退,以防禦為主,那普京不僅僅會在烏克蘭戰場面臨壓力,也會在國際層面迎來冷遇。
現在的俄羅斯的確是沒有退路了,打是你要打的,但是目標還沒完成,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的局面就是戰爭泥潭。這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也不符合普京的戰略規劃。烏克蘭一戰,俄羅斯打出了危機,但是也打出了機遇,但是最終是危機還是機遇,目前來看還說不定,最起碼,俄軍要先完成對頓巴斯的戰略目標。
難道這些道理俄羅斯不懂嗎?如果懂為什麼不去做呢?
打仗不僅僅是設立一個目標這麼簡單,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充足的彈藥補給、部隊投入以及先進的武器裝備。然而俄羅斯目前的表現,實難讓人滿意。甚至有時候會讓人想不通,在控制制空權的情況下,俄軍戰鬥機為什麼對烏軍無法發起大規模空襲來阻止烏軍的反攻?
這就不得不讓人詫異:是戰鬥機數量不夠,還是沒有對地巡航導彈,亦或者怕被擊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