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稱,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為首的世界知名台灣企業經營者紛紛邁入退休階段,但卻苦尋不著接班人。雖然擺脫對高齡化創業世代的依賴是許多台灣企業的當務之急,但要找到人接手似乎有些困難。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8月24日報道,為了決定接班人選,愈來愈多台灣企業採取在最高領導人董事長底下設置共同總經理等職位,來觀察多位候補人選的實力。工業電腦龍頭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在16日法說會上宣布未來將采三位總經理共治機制,晶圓代工大廠聯電也從今年開始實行兩名總經理共治的體制。
報道稱,台灣這種共同總經理體制的先驅是台積電。高齡86歲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013年就將執行長位子交棒給兩位共同執行長。不過,自那之後過了四年,張忠謀的存在感卻依然不變,看不出來具體的接班時間。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郭宗銘表示,共同幹部制增加的最大理由就是「因為創辦人的實力太強大,導致找不到特別優秀的接班人」,「雖然花時間能看透接班候選人們的資質,但壞處是沒被選上的人才可能外流」。
此外,報道指出,台灣企業也很多是采家族經營,從家族中找出優秀人才繼承,被視為最能順利接班的方式。製鞋龍頭寶成工業母公司寶成集團執行長2012年由創辦人蔡其瑞長女蔡佩君接任,經營手腕獲得外界好評。
不過,去年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過世就引發了接班人之爭,四子張國煒被長子張國華逼退離開長榮集團。
「經營之神」王永慶過世後的台塑集團,6月設置了具有監督功能的新組織「管理中心」,雖然與負責經營實務的「行政中心」做出區隔,但從總裁王文淵的進駐可看出,王家對台塑集團的影響力似乎不變。
報道稱,台灣的IT產業則是很少世襲,因為產業的變化和競爭大,所以傾向選擇精通IT業界、經營能力高的人才來接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長子郭守正2013年回歸鴻海擔任旗下三創數位董事長,引發接班話題,但郭台銘卻表明「接班人會看能力選擇」。不僅如此,郭台銘至今在集團內的許可權和存在感也依然壓倒性的大,包括郭守正在內,幾乎很少聽到其他接班人的名字。

資料圖片:郭台銘。(台灣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