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老蔣敗退台灣之後,大陸與台灣便從此被強行分割開來,阻斷的不只是兩岸的聯繫,更阻斷了跟隨國民黨軍隊撤退到台灣的眾多老兵對家鄉思念,對親人的牽掛。詩人余光中所作鄉愁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更是將抽象的鄉愁描寫的更加具體,表達了包括作者在內的許多台灣人對於祖國的深切懷念。在兩岸分割了將近40年之後,當時的台灣政府迫於各方面的壓力,終於在1987年9月16日宣布將開放台灣老兵回鄉探親的通道,這一舉措也是兩岸關係破冰過程中的重要一步,加強民間的聯繫才有利於兩岸的進一步交流。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在當年的10月15日,政府正式宣布開啟探親通道,很短的時間內,登記的人數就超過了10萬。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鍾凱卻遲遲沒有行動,他內心十分渴望著回鄉探親,但是為什麼在開放之後他始終沒有行動呢?回到家鄉之後他又為什麼不好意思打開包裹呢?我們又是怎樣從這件老兵探親的小事中看出台灣與大陸的差距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台灣老兵鍾凱回鄉探親的趣事。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既可以翻看往期的視頻,也不會錯過以後的精彩內容,點贊和關注就是我們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大家啦。
回鄉探親運動
關於台灣人民回大陸探親這件事,其實經歷了很多波折。自從老蔣敗退台灣之後,到1987年許多台灣老兵已經經歷了將近40年的與親人分離之苦。而且兩岸關係經過了數十年的曲折發展,促進交流已經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而且老兵們年紀越來越大,思鄉的情緒也是日漸濃厚,他們將許多有相同想法的人聚到了一起,成立了回鄉探親促進會,一時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並且在此後掀起了多場運動,向台灣當局表達他們的訴求,這也給台灣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回鄉運動
當時的探親運動已經愈演愈烈,台灣當局根本無法裝作視而不見,於是成立了專門小組來討論此事的可行性。當時的台灣政府內形成了兩個對立的意見,支持探親決議的是希望能緩解島內的局勢,防止事件進一步惡化。而反對探親決議的則是為了台灣島內的安全考慮,首先加強兩岸的人員流動之後,安全方面會面臨很大的考驗。其次回家探親的人大多數都是老兵,並非平民,身份特殊的他們在探親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也更多。
不過最後經過激烈的討論,還是決定擬定一個完善的方案,對老兵的生平經歷和家庭情況等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才能回鄉探親。對於這個決議起到巨大推動作用的是國民黨秘書長李煥,他在對待兩岸關係上比其他的國民黨人員更加激進,主張開放交流,加強兩岸合作。
經歷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老兵鍾凱才產生了回鄉探親的心思,不過一直停留在想法的階段,對於回鄉探親一事,他始終十分糾結,無法下定決心。是因為他不夠想念大陸嗎?很明顯不是這個原因。鍾凱的老家在江蘇常州,他年輕時候就已經出來當兵了,多年的到處征戰中,很少有時間可以回鄉看望親人。
返鄉運動
後來國民黨在戰鬥中一再失敗,不斷的向南方退守,甚至最後強行將這部分大陸士兵帶到了台灣。鍾凱離開大陸已經30多年,加上此前的戰鬥時間,他已經超過40年沒有回過家鄉了。現在的他已經是一個中年人,家鄉的親人們也已經垂垂老矣,如果再不回去,可能這輩子都沒有辦法再相見了,這樣的情況下,鍾凱可以說是歸心似箭。
是因為他不符合要求嗎?原因也不是,由於他思鄉心切,早在條令剛剛頒布之時,他就已經去相關部門詳細諮詢過,鍾凱沒有擔任過國民黨軍隊中涉及機密的崗位,所以他完全符合回鄉探親的條件。
並非生活原因
難道是因為經濟方面的問題,付不起探親費用嗎?其實也不是,鍾凱並非是不明事理的國民黨士兵。他一開始參軍其實是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保家衛國。在後來日本投降,老蔣掀起了內戰之後,鍾凱就已經對國民黨心生不滿。他認為中國人民已經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爭,侵略者好不容易被趕跑了,應該是休養生息的時候。
回鄉運動
老蔣為了他自己的利益,又發動了內戰。所以在撤退到台灣不久之後,鍾凱就脫離了軍隊,轉業到了電力公司。當時台灣電力公司的效益非常不錯,鍾凱又是部隊上回來的,從事的也不是最底層的工作,所以薪水還是很可觀的,所以也不是因為經濟方面的問題導致他不能回家探親。
讓鍾凱遲遲不敢下定決心回大陸的原因,還是當年的一件往事。鍾凱當年雖然對國民黨的許多做法不滿意,但是人在部隊,必須服從上級命令。在三大戰役結束之後,國民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老蔣就開始更加瘋狂地屠戮中國共產黨人。
往事
而鍾凱如鯁在喉的這件事,就發生在三大戰役結束之後,渡江戰役前夕。
渡江戰役是我黨為了解放全中國,對國民黨發動的最後一次大的戰役。此戰之後解放軍順利佔領了南京和上海等南方大城市,為解放全國奠定了最後一點基礎。在渡江戰役之前,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已經在三大戰役中損失殆盡,守衛長江的大部分都是從前線敗退下來的部隊,和一部分守衛南方的部隊。
老兵返鄉
我軍成功解放長江北岸後,老蔣賊心不死,為了延緩解放軍的攻勢,甚至提出了「劃江而治」的想法。中國是一個統一不可分割的完整主體,老蔣這種想讓國家南北分開的想法是十分錯誤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流,將我國分成了南北兩部分,國民黨在駐守長江之際,其實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失敗。於是開始惱羞成怒地殺戮中國共產黨人,而鍾凱正是這個時候,犯下了一個令他難以忘懷的錯誤。
偵緝隊
1949年上半年,鍾凱想趁著工作不忙的時候,回家鄉看母親一趟,但是在他還未動身之際,就又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務。鍾凱當時已經成為了國民黨偵緝隊的一員,所謂偵緝隊,就是我們常規意義上理解的捕快。
偵緝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那時候的捕快一半是負責調查罪證,抓捕犯人還有衙門裡的一些其他雜事。當時捕快的社會地位很低,甚至被規定捕快的後代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而且即便退出了捕快行業,只要曾作為捕快,三代之內都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老兵返鄉
並且捕快沒有工資,只有所謂的補貼,而且補貼也是非常稀少的,只能勉強補貼家用。所以這也就導致了捕快會通過各種其他的方式來賺取錢財,比如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通過設立各種收費項目,對百姓橫徵暴斂。更有甚者會通過製造假的證據,來誣陷良好百姓,達到榨取他們錢財的目的。
不好的名聲
所以在舊社會,捕快在大多數人心中都不算是一個好職業。這一職業發展到了民國時期,則更是一點改善都沒有。辛亥革命之後,捕快這一稱呼便消失了,轉變成了偵緝隊。國民黨統治時期,社會動亂不堪,完全沒有國泰民安的景象。在亂世之中,百姓為了圖生存往往選擇破財免災。而且國民黨的高壓統治政策,也給了偵緝隊的這些人許多的借口榨取百姓的錢財。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百姓對於偵緝隊都是怨聲載道。
老兵們
偵緝隊平時除了欺壓百姓,也會進行一些抓捕中國共產黨人的工作,甚至許多國民黨的特務,都會專門讓偵緝隊配合他們的行動。中國眾多的革命志士都是死在了偵緝隊的槍下,他們對中國革命犯下的罪行也是罄竹難書。
鍾凱雖然是後來才加入的偵緝隊,但是他也執行過類似的任務。在他回家探親前夕,國民黨截獲了一個關於我黨地下工作者藏身地的線索,於是便派遣附近的鐘凱和幾個偵緝隊的隊員前往抓捕中國共產黨人。鍾凱他們依據原定計劃,很快找到了這個地方,但是我黨同志卻沒能來得及撤退,被鍾凱他們抓獲。
回家
在那個年代,許多有價值的我黨人員會被抓起來嚴刑拷問,而其他負責基礎工作的,則連審問的程序都沒有,會被直接秘密處死。鍾凱在這次行動中,就和其他偵緝隊的劊子手們處決了一個中國共產黨人。
老兵返鄉
進行完這一系列罪惡的行為之後,鍾凱踏上了回鄉的道路。但是在這一路上,他的內心都很不好受,鍾凱對於偵緝隊的工班早已厭惡,此前的種種行為也是無奈之舉。鍾凱返回家鄉之後,便立即回到了家中。
鍾凱這次探親回來得十分匆忙,他原本想告訴老娘解放軍可能很快就會打過長江,想讓她去其他地方避避難。但是卻一直沒有找到機會開口。在家裡呆了不長的時間之後,鍾凱聽到了遠處轟隆隆炮聲,他知道,是解放軍開始進攻了。
撤退
現在的鐘凱手上沾著共產黨人的鮮血,如果被解放軍抓到,必定難逃死亡的下場。而且常州距離長江非常近,解放軍過江之後,很快就能打到這裡。而且他知道解放軍一向對老百姓秋毫無犯,所以自己老娘的安危是不用擔心的。
宣布開放通道
想到這裡,鍾凱已經下定決心,暫時先逃離常州,再作打算。鍾凱出門之後,向著南方一直前進,很快便出了常州城。然後向著南方一路逃竄,鍾凱的判斷還是比較正確的,當時的國民黨軍隊將希望完全寄托在長江的身上,完全失去了鬥志。
解放軍在很順利地渡過長江之後,各個地方的國民黨守軍已經完全不想抵抗了,就拿常州的守軍來說,僅僅只用了幾個小時,解放軍就將常州完全佔領。而此時距離鍾凱離開,也僅僅只隔了數個小時而已。他如果再遲走一步,一定會淪為階下囚。
逃往台灣
鍾凱在逃亡途中,知道國民黨大部隊即將退守台灣,所以他需要想辦法跟上大部隊的腳步,找到去台灣的方法。所以他計劃先去浙江,再轉道去台灣。這一路上的逃亡是非常艱辛的,解放軍進攻的速度非常快,鍾凱幾乎是想盡了辦法在逃亡。
老兵返鄉
他歷經千辛萬苦,一路上發生了很多的意外,最終還是在幾天之後到達了寧波,順利登上了前往台灣的船隻。到達台灣之後,鍾凱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覺得十分後悔,但是大陸與台灣已成水火之勢,他根本沒有機會彌補自己的過錯。所以在生活穩定下來之後,鍾凱果斷離開了國民黨,成為了一名電力公司的員工。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台灣政府宣布可以探親的時候,鍾凱遲遲無法下定決心,他就是害怕大陸會找他的麻煩,舊事重提。由於大陸和台灣關係在當時已經有了很大的緩和,所以鍾凱也得以和家鄉的老娘恢復了聯繫。
盼望回鄉
時隔多年和兒子取得聯繫之後,老母親十分盼望著能見到兒子,但是當時台灣當局並不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一直也沒有辦法相見。但是後來政策改變以後,老人就一直等著鍾凱回家鄉來看她。
老兵返鄉
但是卻遲遲沒有等來盼望中的兒子,老人後來知悉了兒子不願意回來的原因,便向相關部門諮詢了鍾凱的這種情況,工作人員告訴老人,現在兩岸已經是和平發展的狀況,戰爭已經結束很多年了。現在大陸歡迎當年的老兵回鄉探親,不會因為已經結束的事情對鍾凱有再有什麼懲罰措施,讓她放心。
後來老人將工作人員的話原原本本地告知了鍾凱,得到了保證的鐘凱雖然沒有完全放下懸著的心,但是對家鄉和老母親的思念此時已經變得無比強烈,最後下定決心的時候,鍾凱幾乎是抱著有去無回的心態回大陸的。
香港
當時從台灣回大陸還沒有直達的飛機,需要從香港中轉。香港自古以來也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由於歷史原因,被租借了出去,1987年租期還未到。不過當時中國的實力已經產生了質的飛躍,香港和大陸的關係也日漸密切。而香港是國際上聞名的大都市,和眾多的地區都有著經濟往來,自然其中也包括台灣。所以從台灣回大陸,在香港中轉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老兵返鄉
鍾凱在飛機上一直是忐忑不安的狀態,他一方面期盼著回到家鄉,另一方面還在擔心著中國政府會不會追究他當年所犯的錯。旅途時間並不久,很快飛機就降落在了上海虹橋機場。家裡人知道鍾凱今天回國,於是便讓鍾凱的弟弟鍾立早早地來到了機場接他。
順利接到大哥的鐘立非常開心,因為他也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自己的這位大哥了。他們高高興興地向家走去,在路上,鍾凱還在一直不斷地詢問他弟弟關於他所犯錯誤的事情。鍾立也一再向他保證,政府不會追究此事,讓他放心。
情況大變化
順利到家後,許多親戚都聽說了鍾凱回來的消息,都聚集到了他的家中,鍾凱熱情和家人親戚們待在一起。讓鍾凱感覺十分詫異的是,他發現自己家的親戚們衣著都非常光鮮亮麗,一點也不像生活窘迫的樣子,這和他印象中的大陸情況完全不同。
老兵返鄉
在鍾凱離開大陸之時,新中國還沒有成立,中國經歷了數十年的戰爭,早已是百廢待興。而中國共產黨完全不同於國民黨,國民黨的統治階級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百姓死活,瘋狂的從百姓身上壓榨錢財,用來充實他們的口袋。
國民黨內部腐敗滋生,高官們整日住著豪宅大院,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他們的這些錢財都是從窮苦百姓身上榨取得來的。而且以老蔣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不顧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對美國人卑躬屈膝,換取對他們的支持。甚至為了讓美國人給予幫助出賣中國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整體看起來更有錢,部隊裝備更精良的原因。
不斷變好
而我黨則是人民的政黨,從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和人民站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當時的中國人民比較貧困,所以八路軍的裝備和物資也遠遠比不上國民黨。但這只是暫時的,趕跑國民黨反動派之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立了新中國。
老兵返鄉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新的發展道路,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謀未來。到了1978年左右,更是實行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壯舉,讓中國的經濟產生跨越式的發展。以往的經濟模式,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是計劃經濟,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是市場經濟。而在改革開放中,我們創造性的將兩種經濟模式的優點結合起來,開闢了一條最適合中國的經濟發展道路,讓中國徹底走上了經濟強國之路。
社會主義制度,需要不斷根據經濟狀況自我完善,才能使社會主義始終充滿活力。在改革開放前,我國已經取得了眾多的成就,但是計劃經濟體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我們需要對制度進行自我改革,解放生產力。
改革開放
從1979年開始,中國設立了多個經濟特區,作為改革開放政策的試點地區,也是先富起來的地區,後來在制度的不斷完善下,中國的經濟已經在向著發展更快,發展更好的方向不斷進展,到了鍾凱1987年返鄉之時,改革開放已經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果,中國的模樣已經完全不是對大陸記憶還停留在1949的鐘凱可以想像的了。
老兵返鄉
後來鍾凱找到機會,就問弟弟:「聽說大陸還非常落後,老百姓正常的吃穿住行還無法保證,這是真的嗎?」鍾立聽後對他說;「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改革開放實行以後,很多人都富起來了,咱們家起碼吃穿不愁,衣食無憂。」鍾凱聽到這話對他弟弟說:「在台灣那邊天天聽他們胡說八道,時間長了,還真信了他們的話,差點上當受騙,讓我出了洋相。」
鍾立聽到這話,便問他為什麼會出洋相。鍾凱又問他弟弟:「你看到我帶回來的那些包裹了嗎?你猜猜那裡面都是什麼?」鍾立表示他猜不出來。鍾凱只能無奈地說道,那裡面是舊衣服,他本來聽說大陸這邊的生活過得很艱苦,所以帶了舊衣服回來接濟家裡人,沒想到是這樣的情況,所以他也一直沒好意思打開。
台灣
其實這樣的情況也不能怪鍾凱,台灣政府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一直對當地百姓採取「愚民政策」,通過編造大陸的落後情況來愚弄百姓,達到他們的目的,鍾凱正是這種政策的受害者。現在隨著兩岸的交往越來越多,許多台灣人民也得以真正認識到大陸的情況。雖然還有一小部分破壞分子在胡編亂造,但是大部分台灣人民已經可以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
改革開放成果
台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雖然有些問題沒有解決,但是隨著民間交流的不斷增多,兩岸之間的距離會越靠越近,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很快就可以回歸我們的祖國。到那時候,向鍾凱這樣的思鄉之人,就可以隨時隨地回到家鄉探親,不用再有眾多的波折了。
以上就是關於台灣老兵回鄉探親發生的一件趣事的全部內容,如果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視頻鏈接
台灣老兵帶三大箱物品回鄉,卻沒好意思打開,其中到底裝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