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沒得?」「哪個?」「送煤氣哩」「我信你個鬼。」「真滴送煤氣的哩」「來了老弟!」「你是哪個喲?」「送煤氣哩。好嗨喲!好嗨喲!」
這段集合了2018抖音流行詞的對話,來自一位95後男孩和一隻叫「小白」的鸚鵡,在抖音上獲得8600萬播放。
如抖音上走紅的不少萌寵,不時皮一下的小白是「西雙版納花漾庭院」的吸粉擔當。這個才運營7個月的抖音藍V賬號,已累積了156.9萬粉絲,點贊超1730.1萬。
小白不僅是吸粉利器,也是帶貨能手。據花漾庭院老闆李海透露,客棧70%以上的客流都來自抖音,「有客人專門從西寧坐飛機過來,就是因為特別喜歡小白」。
從曝光、獲客到轉化、運營,花漾庭院已經摸索出一套基於抖音平台的營銷套路。相比於普通玩家的看熱鬧,花漾庭院實實在在從抖音上淘到了金子。
作為一家只有30個房間的客棧,花漾庭院利用抖音為門店引流的案例,值得其他中小規模的線下企業參考。
二次定位:掌握走紅格式,實現持續性爆款
談及最初運營抖音的原因,李海坦言是競爭壓力。
西雙版納花漾庭院位於告庄西雙景,是西雙版納核心風景區,周邊客棧達800多家,OTA(在線旅行社)平台流量獲取困難;在多而密集的客棧群中,花漾庭院的硬體設施也不佔優勢,「我是去年5月接手的,之前客棧就已經經營了4年,硬體設施跟不上新開的同行」。
內外壓力下,李海明白「要生存下去就得尋找一些新思路。」
彼時,抖音作為一款發展迅猛的短視頻App,已捧紅了西安摔碗酒、廈門冰淇淋等品牌。李海覺得自己也可以試一下,「劇本、鏡頭設計、拍攝、配音、剪輯都是我自己做,店裡的5、6位核心成員負責演,他們都是隨叫隨到」。
但在最初的2個月里,「西雙版納花漾庭院」運營得不溫不火。「9月開始正式做,到11月只積累了不到20萬粉絲」,李海說,「那時我不知道拍什麼會火,有時候拍景色,有時候拍美女,有時候拍段子。」
運營早期,「西雙版納花漾庭院」並未形成統一風格。
不過沒多久,李海從一支偶然的爆款中發現了屬於自己的路。11月下旬,李海發布了一支鸚鵡小白和人互動的搞笑視頻。面對收水費小哥的敲門,小白總是不按套路出牌,分分鐘「逼死」小哥哥。這支視頻獲得了4000多萬播放量,點贊191.2萬,為賬號帶來6萬餘粉絲。
「那條火了後,我就知道這個賬號的標籤/垂直點應該是什麼。」於是,李海為賬號進行了二次定位,並形成相對固定的「格式」:
1.視頻內容
- 以鸚鵡小白和人的搞笑互動為主。有可能是小白整人,有可能是人整小白。
小白聲音為李海配音,再進行後期變聲處理;為了獲得小白大量素材,李海只要看到小白狀態較嗨就會進行拍攝,
- 緊跟抖音熱門走,參與熱門話題、使用熱門辭彙等。
2.聲音
- 盡量使用原音,而不是BGM。因為用戶如果長時間刷抖音,容易刷到重複的BGM,產生審美疲勞感;這時如果刷到一條不帶任何BGM的原音視頻,更可能停下來看;(使用原音為花漾庭院的「格式」,不同賬號可根據自身內容的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 相應位置剪入一段笑聲,引導大家一笑。
3. 畫面
- 給全部視頻配上字幕,且字幕的大小、字體、顏色都是固定的。「西雙版納花漾庭院」的字幕皆為白色和黃色,與偏暗色調的畫面形成強烈對比;
- 視頻盡量不超過15秒,且前3秒要精彩。前3秒不一定是最精彩的,但一定是最重要的,用戶會不會看下去取決於前3秒能不能吸引住Ta。
4.文案
- 在文案或畫面中預先埋梗,刺激、引導用戶進行評論。
將以上幾點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高「融合度」,便是李海口中的「格式」。沿用這套「格式」後,李海發現視頻幾乎每發必火。
二次定位後,「西雙版納花漾庭院」形成統一風格。
今年2月2號,「西雙版納花漾庭院」的粉絲數突破100萬。僅8天過去,這個數字變成了150萬。當天李海發了條朋友圈:「100萬到150萬,好快,上了高速的感覺。」
李海在粉絲破150萬時發的朋友圈
拍抖音切忌自嗨,能夠引起眾嗨是關鍵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句中國古語同樣適用於抖音。
自嗨,是抖音視頻的大忌;只有能夠引起眾嗨的內容才能在抖音上流行。李海自己測算了一個抖音的(非官方)推薦公式:
(點贊數+評論數+轉發數)/播放量=互動率
他發現當「互動率」≥3.5%時,視頻就會得到持續推薦。為了達到「眾嗨」的效果,李海從創意構想、到埋梗設計、到評論互動,都在努力尋找用戶嗨點的最大公約數。
1.靈感來源:刷熱門視頻+客人/用戶創意
在李海看來,提高敏感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多刷抖音,「多看、多點贊、多評論,你自然而然就能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經驗」。他不太擔心評論、點贊五花八門的視頻會影響賬號垂直度,「我覺得沒有這回事,我喜歡的作品有4795個,但我自己的作品只有157個」。
除了多刷熱門視頻,李海也會從客人/用戶身上汲取靈感,「我很注重評論區的互動,有些用戶會自發給我們提供拍攝思路,碰到特別好的,我就把它記到筆記本里」。
客人/用戶主動為李海提供拍攝建議
2.埋梗設計:預埋評論點
李海還會用預埋梗(或爭議)的方法吸引「杠精」互動。比如他曾拍攝的一支短視頻,就誇張展現了南北方人在冬天出門時的不同穿戴,結果「遭到」一群用戶反駁。
「你反了,北方家裡有暖氣。」「搞錯了吧,我們南方冬季在屋裡都只有3~5℃。」用戶們的較勁精神讓這條視頻在點贊只有1萬的情況下,收穫了3400多條評論,並最終達到百萬播放。
「其實就是因為我拍的內容本身具有爭議性,預埋了讓大家來抬杠的點,所以這條就火了。」李海說。
3.發布前至少看50遍+小範圍測試
為了準確把握住大眾嗨點,李海還有個自己的習慣:發布前至少看50遍。
「首先得讓我自己看了有點贊、評論的衝動。」李海說,「過了自己這一關後,我還要拿去給客棧里的陌生人看,包括小孩。我會觀察小孩的表情,有沒有很自然地笑了。」如果自己、陌生人、小孩都覺得有意思,李海才會把一條視頻正式發出去。
用DOU+為視頻加熱,巧用技巧,打造數千萬級爆款
去年6月,抖音上線內容營銷工具「DOU+」,可以對視頻進行流量賦能。在保證內容本身的質量外,李海也充分利用「DOU+」工具為視頻加熱,「每月DOU+投放費用大約2、3萬」。在他看來,「不會使用DOU+工具的新媒體運營,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的新媒體運營」。
李海所指的「使用」,並非「人傻錢多」式的粗放投放,而是在方法論指導下進行投放。
1.投放時間
上午11:30和下午18:00,是李海選擇投放DOU+的2個時間點。
「因為DOU+的審核時間需要十來分鐘到半小時,審核完成就到了11:40和18:10左右。這2個時間點大家恰好開始下班、下課,是刷抖音的高峰期,如果你刷到一條有趣的視頻,很可能跟旁邊的人分享。」李海說。
將DOU+投放時間往前推0.5~1小時(系統審核+初始流量推薦時間),則是李海的視頻發布時間,即上午10:30~11:00或下午17:30。
經過初始流量推薦,李海的視頻一般能獲得5萬左右播放。若超過5萬播放,李海則啟動DOU+繼續加熱視頻;若不到5萬播放,則放棄投放。
同時,李海若觀察到自己的視頻在熱門上,也會追加投放;而在一周當中,他發現周五、周六是投放效果最好的時間。此外,超過一個月的視頻,他也不再投放DOU+。
2.視頻矩陣式投放
不同於一般人為單個作品投DOU+,李海往往採取視頻矩陣式投放法。
談及 「視頻矩陣」,李海說:「內容可以分為核心內容和日常內容。你的號上了熱門的視頻是什麼類型的自己要有總結,定義自己內容的標籤。發布類似上過熱門的內容,就是你這個號的核心內容,其他的內容就是日常內容。
核心內容每周更新1~3條(花費時間1~2天),日常內容每周更新4~7條(花費時間幾分鐘即可)。發布一條核心內容後,更新兩條日常內容後,再更新下一條核心內容,這樣的操作我稱之為視頻矩陣。」
本文開頭介紹的鸚鵡小白與送煤氣小哥互動的視頻,便是李海用視頻矩陣式投放法打造的爆款。
該視頻播放量超過8600萬,點贊達265.9萬。
這支集合了抖音2018流行詞的作品發佈於除夕前兩天,是李海花了兩三天時間製作的核心內容。和李海的大多數視頻一樣,它獲得了5萬左右的初始流量。當時李海測算了下互動率,稍低於3.5,於是他在當天11:30和下午18:00各投放了200元和100元DOU+。
此外,李海還在上午11:00給這條主推視頻周邊的4個核心視頻也投放了DOU+(橫跨約15個視頻,日常內容不投放,只投核心內容),這幾支核心內容各投200元。
這裡的心思是,通過相近幾個視頻間的相互引導,帶動主推視頻的增量。「因為用戶如果對一支視頻感興趣,很可能會點進賬號主頁,再上滑/下滑幾支視頻。所以一條視頻火了,往往會帶動周邊視頻也火起來。」
到當天下午18:00,李海的這個視頻便獲得了約1000萬播放;到晚上24:00,該視頻已突破4500萬播放。第二天,該視頻基本停止推薦,李海置頂了作品也並未太大改觀,但李海繼續採取矩陣式投放法,通過DOU+觸達精準用戶、拉高互動率。
於是,在緩慢增長一天後,這支視頻在第三天又迎來了2000萬播放的爆發。繼而又是緩慢增長,但隔2天後,再次迎來一波流量。最終,這條投放了約2000~3000元DOU+的視頻突破8600萬播放、點贊超265萬。
3.投放客人發的優質內容
除了給自己的視頻投放DOU+,李海有時還會悄悄為客人的優質內容投放DOU+,「一般投1次,投100元」。
「因為普通用戶的抖音賬號一般是很冷清的,忽然看到幾百個贊,Ta會很興奮,覺得自己真的火了,然後就會推薦周邊的朋友也來花漾庭院拍。」李海介紹。這實質上形成了一種精妙的口碑/二次傳播。
門店引流技巧:評論互動+POI引導+以利誘導
最後,作品再火、粉絲再多,若無法將顧客成功吸引到店內,也是白搭。為了實現「最後一公里」,李海還在細節上做了不少「引流設計」。
1.評論區互動、回復門店信息
最直接的引流方式便是在評論區互動。李海透露,客棧除了@西雙版納花漾庭院 這個主賬號,還有@版納有美食、@俏傣妹兒、@西雙版納百事通 等幾個矩陣小號。
每天都有不少用戶通過評論或私信諮詢客棧相關信息,這些賬號便會回復相關信息、引導用戶到店住宿。此外,這幾個賬號也承擔輿論引導功能,若評論區出現不合適的留言,它們也會及時刪除或引導輿論方向。
2.引導客人發抖音時帶上門店POI
所謂POI,就是Point of Interest,可以理解為「興趣點」或「定位」。POI功能可以讓線下門店獲得獨家專屬的唯一位置,當用戶刷到感興趣的視頻時,就可以由POI直接獲知門店地址。
因此,若客人發抖音時都帶上門店POI,就能引導更多潛在顧客前往消費,為門店引流。所以李海總會鼓勵消費者帶上POI發抖音。
通過POI,用戶可直接看到門店的位置、營業時間等相關信息。
3.為抖音客戶設立專屬VIP待遇+發放卡券
此外,李海還為抖音客戶設立了專屬VIP待遇,凡是抖音用戶到店消費,便可享受9折優惠。同時,李海也不時在抖音上發放代金卡券,讓消費者獲得滿減優惠。
據李海透露,目前客棧70%的客流都來自抖音。花漾庭院也已成為當地的網紅客棧,「旺季(潑水節、春節、暑假、國慶等)肯定都是滿房,淡季一天也會訂出十幾間房。但周邊有的客棧淡季只能訂出兩三間房,甚至過完年就直接關門了」。
榜妹在攜程上注意到,花漾庭院一間房的價格在250~500元/天 之間,若以平均350元/間/天 計算,則旺季月營收在30萬以上;淡季月營收在15萬以上。這與2~3萬/月的DOU+投放金額相比,投資回報比算是可觀。
攜程上顯示的花漾庭院客房價位
總結
在線上、線下競爭越來越殘酷的當下,很多中小企業都面對沒認知度、沒客流的壓力。花漾庭院作為一家只有30間客房、且硬體設施不佔優勢的客棧,反倒靠抖音逆襲成一家網紅客棧,它的成功經驗對不少線下門店具有借鑒價值。
如果總結一下花漾庭院的抖音方法論,我們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抓住抖音紅利,經過短暫摸索期後,迅速找准鮮明的賬號定位,形成適用自身的爆款「格式」,在視頻內容、聲音、畫面、文案等方面統一風格; 二是切中大眾嗨點。從創意構想、埋梗設計等方面,尋找用戶嗨點的最大公約數;並通過反覆觀看和小範圍測試等,驗證作品的可行性; 三是巧用DOU+工具。選擇用戶使用抖音高峰期進行投放;同時採用視頻矩陣式投放法,增強主推視頻爆紅可能性。 四是強化引流設計,從評論、POI、優惠券等細節著手,提升導流、轉化效果,最終完成消費閉環。畢竟商家做抖音不是為了娛樂,必須計算投入產出比。
當然,在以上方法論之外,還有一點也相當重要,那就是態度。正如花漾庭院老闆在採訪最後給榜妹「灑」的「雞湯」:「任何事,要麼別做,要麼全力以赴。別停留在想的階段,機會是留給肯馬上干並且能堅持的人。」
這碗「雞湯」,我幹了,你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