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的變化有多大?中國海軍驅逐艦已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
近年來,中國海軍在驅逐艦上的發展可謂是迅速,特別是近10年時間裡,中國海軍驅逐艦就發展了兩代,這樣的速度在世界海軍史上的罕見的,從第三代的052D型驅逐艦到第四代的055型萬噸級大驅,不僅發展速度快,技術和噸位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火力水平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台階上。但是,你知道嗎?中國海軍的發展過去歷經困難,現在用10年不到時間走完的路,過去我們用了30多年,在052D誕生之前,我國在第一代驅逐艦和第二代驅逐艦上的發展,用了30多年。那麼我國的驅逐艦發展之路到底又是怎麼樣的呢?
中國海軍第一代驅逐艦——051型驅逐艦
051型驅逐艦是我國海軍發展的第一代驅逐艦,1969年,中國海軍經過20年的緩慢發展,國外技術吸取,在技術、經濟和工業薄弱的情況下,歷經磨難後,由李復禮和潘鏡芙等人設計的中國海軍第一代驅逐艦首艦「濟南艦」在大連 造船廠下水,舷號「105」。1971年12月編入中國海軍驅逐艦支隊,它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在驅逐艦上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實現了從仿製到自主研製的跨越,有著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但相較於西方發達國家的驅逐艦,051型驅逐艦在當時就已經落後了20年以上,僅僅相當於50年代的水平,差距十分明顯,標準排水量3250噸,滿載排水量僅有3670噸。國外對它的評價也並不高,因為它缺乏有效的防空、反潛火力,整體火力較差。結構設計也落後,整個艦體防水隔艙少,機艙之間也缺乏足夠的防護,設計抗沉和抗損性不佳。且沒有完善的空調設備與核生化三防系統;通信與電子設備落後,早期型號沒有綜合作戰指揮中心,生活條件也較差,內部工作空間狹小,溫度高,噪音大,官兵的生活環境差。
儘管各方面都不盡人意,但它的出現卻為中國海軍驅逐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讓中國海軍終於有屬於自己的驅逐艦,更為維護中國海洋權益立下了「汗馬功勞」。2020年8月28日,最後兩艘051型驅逐艦165號艦湛江艦(051G1型)與166號艦珠海艦(051G2型)同時退役,它們的退出,標誌著051型驅逐艦(共17艘)在中國海軍服役50年後全部退出現役,完成歷史使命,退出歷史舞台,由更新和更先進的艦艇取而代之。
中國海軍第二代驅逐艦——052型導彈驅逐艦
051型驅逐艦服役後,由於技術落後,各方面都不盡人意,為了追趕世界先進水平,改變落後的局面。同時,隨著1980年代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改善,軍事技術的引進出現可能。中國海軍開始著手準備研製中國海軍的第二代驅逐艦,並命名為「052型導彈驅逐艦」。1989年052型導彈驅逐艦開工建造,1994年5月8日,052型導彈驅逐艦首艦「哈爾濱」號正式入列,舷號「112」。大量先進技術的使用,使得它有著「中華第一艦」之稱,現代化水平和綜合作戰水平相較於051型驅逐艦都有著大幅度的提升,中國驅逐艦的發展也正式步入了現代化的序列。
052型驅逐艦實現了三個首次,首次在驅逐艦上裝備使用防空導彈系統和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讓艦艇擁有了一定的近程防空能力,首次使用了考慮適航性的封閉式艦橋,首次使用燃氣輪機為動力,同時配備先進的反艦和反潛武器系統,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052型考慮了人機環境工程要求,艦員居住性較051型有明顯改善。噸位也得到了提升,標準排水量達到了4200噸,滿載排水量4800噸。
不過由於052型驅逐艦的電子、武器和動力設備較多來自歐美等西方國家(例如動力使用的LM2500燃氣輪機就來自美國),80年代末中國同西方國家的關係開始惡化,對中國對技術輸出實施封鎖和限制,導致該型號的艦艇僅僅建造2艘便停建,直到21世紀初,在吸取俄羅斯或者蘇聯海軍艦艇的部分技術,和自身的技術進步後,才又建造了052B型驅逐艦,但由於綜合作戰水平不如意,許多技術難題得不到解決,該型號也只建造了2艘,屬於過渡型艦艇,後又在其基礎上建造了052C型導彈驅逐艦和052D型驅逐艦,使中國海軍的驅逐艦的水平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中國海軍第三代驅逐艦——052B/C/D型導彈驅逐艦
進入21世紀以後,周邊國家開始換裝「神盾級」驅逐艦,使得我們的技術又落後了先進水平。為此我們又建造了052B/C/D三個型號的驅逐艦,讓中國海軍驅逐艦的發展進入了第三代。特別是052D型驅逐艦的入列,標誌著052系列家族驅逐艦的發展真正步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所有前型號艦艇遇到的問題都得到了全面解決,並真正實現了大批量建造。
2014年3月21日,052D型驅逐艦首艦「昆明艦」正式加入人民海軍戰鬥序列,舷號172,作為052系列家族中最年輕的一個型號,因其超強的區域防空和遠洋作戰能力,已經成為人民海軍現役的主力水面作戰艦艇。該型號的艦艇首先實現了解放軍海軍水面艦艇防空、反艦或反潛等多種艦載武器的共架發射,同時可單獨或協同海軍其他兵力攻擊水面艦艇、潛艦,具有較強的區域防空和對海作戰能力,甚至對地打擊能力。
截止2020年8月30日,052D型驅逐艦已經下水25艘,是中國海軍史上建造數量最多的驅逐艦,更是中國海軍絕對主力。但052D型驅逐艦並非我們的終極目標,火力水平同美國還有一定的差距,為了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們又建造了第四代驅逐艦055型萬噸級驅逐艦。
中國海軍第四代驅逐艦——055型萬噸級驅逐艦
如果說052D型驅逐艦是中國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艦艇,那055型萬噸級驅逐艦就是中國海軍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明星產品。2020年1月12日,第一艘055型驅逐艦在青島某軍港服役,舷號「101」,標誌著055型萬噸級驅逐艦的建造取得了成功,中國海軍驅逐艦的發展步入了第四代。該型號艦艇可以說是中國海軍驅逐艦發展50多年來的「集大成者」,不僅僅噸位大,更是使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火力,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
055型驅逐艦下水之初就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隱身化的設計和各種天線、雷達等系統的集成化設計,使得它的艦體表面十分簡潔,不僅顏值高,火力也非常強悍。055型驅逐艦由於噸位上的提升,空間更為充裕,採用了112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同時可實現一坑多彈共架發射,可實現對海、對空、對陸和反潛的全覆蓋,不僅提升了效率,火力也更為強悍。
同時,055型萬噸大驅還使用了雙波段雷達,使得它具備反隱身能力,甚至反低軌道衛星的能力。為此,055型萬噸級驅逐艦也被網友們稱之為「海上全能手」和未來航母的「帶刀侍衛」。除此之外一,055型驅逐艦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從一開始就設計最為成熟的驅逐艦,首批就建造了8艘,且短期內實現服役,這在中國海軍史上還是首次,因為不管是過去的051型還是052系列驅逐艦,一直都是造造停停,不斷的處於改進過程中,速度較為緩慢,052系列驅逐艦也是經過20年的發展,052D才真正實現了大批量的建造。所以,055型驅逐艦一開始就實現批量建造,這充分說明該型艦艇的設計非常成功,更能體現出中國驅逐艦的設計、建造和技術水平。
總結
從首艘051型驅逐艦下水,到第一艘055型萬噸級驅逐艦服役,中國海軍驅逐艦的發展歷時51年,從第一代發展到了第四代。在此過程中歷經磨難,更是遭受其它的國家的技術封鎖,過去甚至還被西方國家「冷嘲熱諷」。但經過中國一代又一代海軍人的不斷努力,中國海軍已「今非昔比」,綜合實力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海軍也實現了從近海防禦到遠洋作戰,中國海軍也已經不是過去那個落後,一窮二白的中國海軍。未來,我們還將走的更遠,變得更強,有更強的型號加入到其中。為此,我們共同期待,共同見證中國海軍的發展。
(潛望者2020年10月24日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