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新聞》網站近日刊文發布了台灣自造潛艇相關的報道。文章稱,5月初,台灣媒體報道稱,由於台灣大致控制住了新冠疫情,參與台灣地區自造潛艇項目的250多名島外顧問和工程師認為留在台灣比回家更安全。據當地媒體報道,這些顧問和工程師來自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韓國媒體報道還稱,韓國工程師正在參與潛艇開發項目。
【台灣「自研防禦潛艦」模型】
文章稱,1949年至1992年,台北與韓國維持「邦交關係」,在冷戰時期有很多合作。儘管台北與韓國一直有政治關係,但有關軍事互動的公開或官方信息並不多。韓國海軍訓練中隊曾於1972年訪問台灣地區。一位退休的台灣軍官說,台灣軍事學院在1980年代就在訓練來自「友好國家」的人員,其中包括一些韓國人。
另一個著名的例子是,1980年代,台灣地區曾計劃購買韓國蔚山級護衛艦,但遭到台軍部分領導人和台灣社會的公開強烈反對。台灣地區最終從法國採購了拉斐特級護衛艦。
韓國於1992年終止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並要求台灣「大使館」人員在24小時內離開,並將使館財產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基隆船廠】
雖然自1993年以來,雙方只有非官方關係,但韓國駐台北代表機構2014年在台灣一所大學演講時撰寫的一份文件顯示,代表機構人員中包括一些軍事聯絡官。
7月初,台灣媒體報道,台灣的「自研潛艇」(IDS)項目設備已全部運抵台灣,負責建造潛艇的造船廠已完工,所有設備將於9月前安裝完畢,設備測試預計於本月(2020年9月)開始。
台灣「中船」董事長龍承文表示,目前已有4家企業來到中船基隆造船廠的潛艇工業園,其中兩家將新建工廠。他還說,第一家島外公司將於2021年7月開始為IDS項目製造零部件。
文章稱,台灣方面計劃在11月開始建造潛艇原型艇,預計將於2024年下半年完工,並計劃於2025年交付台灣海軍進行測試。
【韓國KSS-III潛艇】
文章稱,韓國目前有一個本土潛艇項目,也就是3000噸的KSS-III潛艇。韓國還向印尼出口了自己製造的潛艇。不過,在國際關係方面,由於韓國需要與中國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因此,很難想像韓國的顧問或工程師能夠正式訪問台灣,幫助後者設計潛艇。
儘管如此,韓國人仍有可能參與IDS項目的某些方面,如項目管理、造船相關技術、後勤管理/規劃、人員教育和培訓。到目前為止,幾乎不可能從官方途徑知道這種參與是否存在,也不知道參與的具體程度。
(作者:孔新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