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極一時的集合店番茄口在北京接連撤店。
9月8日,商業那點事兒小編走訪北京三里屯發現,去年11月開業的番茄口袋三里屯形象店已撤店,店內已被搬空,大門也已經上鎖。而番茄口袋門面還留有其招牌的橙色配色。
據附近的一名工作人員透露,番茄口袋三里屯形象店是前幾天剛搬走的,「聽說是撤店了。」對於閉店原因,小編聯繫到北京番茄口袋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詢問,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疫情帶來的影響很大且還沒有恢復。」
說到這家番茄口袋三里屯形象店,小編對它剛開業時門庭若市的景象還記憶猶新。開業當天,店內人頭攢動,不少網紅特地跑來打卡拍照。有消費者此前留言表示:「想買的番茄小餐盤都賣完了,三里屯基本隔兩個人都拿了一個番茄LOGO的袋子」。
此前的番茄口袋三里屯形象店
關店的不止三里屯形象店,還有合生匯店。原來B1層的番茄口袋現在已被遮上圍擋,至於誰將接替這個店鋪,圍擋上並未顯示。在合生匯的導覽圖上,也已經找不到番茄口袋的名字。
合生匯店是番茄口袋在全國開設的首店,所以這家店的消失,多少讓人有些唏噓。
根據番茄口袋公眾號,除了上述兩家門店,番茄口袋在北京目前還剩西單大悅城店、朝陽大悅城店和大興薈聚店3家。
西單大悅城番茄口袋門店
關閉的門店是否另外選址重開?對此,京番茄口袋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今年由於外部環境整體節奏變慢,目前剛開了北京薈聚店,預計深圳店也會在年底開業,公司正在繼續拓展北京以及其他一線、新一線城市。
近段時間以來,類似番茄口袋這樣的集合店接連傳出關店消息。此前,美妝集合店THE COLORIST調色師關閉了其位於富力廣場、丰台永旺夢樂城、新中關購物中心的線下門店,從大眾點評來看,目前北京僅剩一家尚未開業的門店。另一美妝集合店KKV也接連關閉了豐科萬達廣場店、王府井APM店,其位於東莞民盈·國貿城的全國首店早在去年4月就已關閉。
雙井富力廣場調色師門店
儘管集合店受到消費者與資本方的熱捧,但外界也不乏「集合店就是升級版10元店」的聲音。這些集合店剛剛乘著風口入局時,一度被貼上好看的樣式、個性化的裝修、網紅打卡地、超高性價比等標籤,但在後續發展中,這些標籤與實現情況大相徑庭。
對於注重性價比的年輕消費者來說,集合店商品的價格並不算便宜。以番茄口袋的飾品為例,定價多集中在49元左右。而同類飾品集合店ACC超級飾的價位橫跨19.9元-200元之間,可選擇的空間較大。小編對比了番茄口袋門店和淘寶上的同款耳飾發現,淘寶價格大約為10元-30元,個別同款價格僅是個位數。
番茄口袋自營線上商城的定價相比其他平台也沒什麼優勢。例如,一款施華蔻泡泡染髮劑,番茄口袋小程序商城價格為85元,淘寶官方旗艦店售價為72元,天貓國際售價為69元。
零售專家胡春才認為,集合店在國內有著一個體量龐大的對手——電商。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能在電商上搜尋到同類商品且價格更低,多數就不會到集合店進行消費。
除了淘寶、拼多多,集合店還要直面同行的激烈競爭。如今在不少商場都可以看到,幾家集合店扎堆在一個區域。小編看到,在西單大悅城,除了番茄口袋,還聚集著九木雜物社、IPSTAR潮玩星球、名創優品等。而在朝陽大悅城,番茄口袋同樣要面對九木雜物社、WOW COLOUR、wonderful life、萌物合輯、盲盒·集市5家競品店爭搶客源。
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表示,集合店店面設計更為新潮、氣派,吸引了消費者駐足打卡,但單品卻沒有強吸引力。來的人很多,但買的人少,會導致門店流量無法轉化為銷售額,會帶來盈利難、商品積壓等問題。
確實,有調研顯示,能實現客流高轉化的集合店只是少數。艾瑞諮詢發布的《2021中國美妝集合店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新型美妝集合店的成單轉化率較低。通過觀察統計,2021年,某新型美妝集合店門店日均客流量為750人次,轉化率為20%,平均客單價100元;而某傳統美妝集合店門店日均客流量雖然更低,僅為480人次,但轉化率卻高達33%,平均客單價148元。
即便如此,集合店也是熱錢不斷湧入的風口。觀潮新消費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集合店行業共發生融資事件14起,其中3月、8月及年底較為集中。
天眼查顯示,番茄口袋成立不到2個月便獲得了來自每日優鮮生態鏈基金的投資,完成了數千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2021年8月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後的2個月便實現了A+輪融資。
此外,調色師、KKV母公司KK集團在成立的六年內,先後完成Pre-A輪到F輪的7輪融資。其中,2019年,KK集團一年內完成了兩輪融資,C輪獲得4億元人民幣投資,D輪獲得1億美元投資。
賴陽認為,集合店僅僅通過新興概念吸引投資並大量擴張,不利於其長遠發展。「目前,部分集合店品牌前期在運營、人力、供應鏈等方面投入大量成本,實際上營收折算後並沒有很好的業績。」
胡春才指出,這類集合店可能是想模仿名創優品,但名創優品的成功基於兩個條件,一是彼時電商的發展有限,二是隨著多年的沉澱,名創優品已培養出一批忠實客戶,門店回購率高。而新興集合店規模小,想要快速形成成熟的業態非常難。
盈利難,集合店就很難生存下去。贏商雲智庫的「集合店生存現狀大調查」研究顯示,2021年生活方式集合店整體開關店比為0.89,正處於陣痛轉型期。部分線上品牌開設的線下門店在「新零售」風口後,「水土不服」,黯然退場;同期,美妝集合店整體開關店比為0.65,拓店節奏放緩。當中,平價品牌遇挫最為明顯;2021年至2022年Q1,服飾集合店整體開關店比分別為0.77、0.67,延續頹勢,呈現收縮態勢。
「開關店比」的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呈現擴張狀態;比值=1,則代表品牌門店發展持平;若是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呈現收縮狀態。
綜上來看,2021年整體的集合店發展情況都不容樂觀,美妝集合店的關店現象較為嚴重。
賴陽表示,每一件貨品從設計、生產、採購、上架都是一個單獨的體系,都需要專業的團隊去管理。由於企業的能力有限,品牌發展不能貪大求全,應該集中資源把自己擅長的做好,逐漸積累商業運營能力、形成穩定的體系,再漸漸擴大商業規模。
- END -
文字|胡靜蓉
攝影|胡靜蓉 劉卓瀾
編輯|孔瑤瑤
部分圖片來源|番茄口袋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