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畢業生的身份很難造假。
早在黃埔軍校設立後不久的1926年,黃埔同學會成立,此後歷黃埔同學會整理委員會及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科,乃至1935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設立中央各軍事學校畢業生調查處,均以登記和甄別同學身份。故黃埔身份即使造假,也難以生存。
1936年開始,成立不久的中央各軍事學校畢業生調查處甄別登記中央各軍事學校各期班畢業生。
背景
北伐之後,雖然1928年中國完成形式上統一,但政局待穩。趁此時機,日本接連發動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欺凌日盛。南京國民政府囿於力量弱小,故做長期抗戰之準備,積極整訓軍隊和促進經濟發展。
1936年對中央各軍事學校畢業生登記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因各軍事學校畢業生為數眾多,為防止弊端,以定學籍起見,故以甄別,實質上是有整訓軍隊,以做抗日準備之背景。
故此次畢業生登記更像是摸家底,明了並考察畢業生之質量數量,以便於運用。當時負責工作的畢業生調查處少將處長是劉詠堯,黃埔一期生,明星劉若英的祖父。
中央各軍事學校包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陸軍大學、中央警官學校、中央航空學校、憲兵學校、廬山峨眉山軍官訓練團、第二、三軍軍官學校以及陸軍的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通信兵學校等等。
登記規則
1936年畢業生調查處甄別登記時要求各校畢業生:
1、呈驗畢業文憑,同學錄有名相者免繳;
2、填寫詳細調查表及自述各一份;
3、繳二寸半身露頭正面相片三張,不得戴眼鏡著西裝及長衫;
4、得已登記的同期同隊同學五人證明,若同學錄有名相者可以免除證明;
5、畢業生的登記表件由所在區域的調查處通訊機構按級核轉。
針對如下情形之一的,畢業生調查處拒絕其登記:
1、在同學錄無名相,而又無畢業文憑的;
2、有反動嫌疑,或品行不端,學術太差,身體不強的;
3、政府有明令通緝,未取消通緝令的。
凡有重複學籍的,例如中央軍校某期畢業後,復在高等教育班畢業,或又在步兵專校畢業之類,只能由各學員選定一個學籍登記,不得重領。
畢業生調查處對核准登記的畢業生髮給登記證,還規定凡領得之登記證,應與隨身武器同樣寶貴,無論因何遺失,均須繳罰金一元,相片二張及遺失登報啟事一則,方得補發。若第二次遺失的話,還要另行議處。
各地通訊處
畢業生調查處於中央各軍校及各地區、各部隊軍事單位遍設通訊機構。現舉1937年時各地區通訊處情況一例,如下:
浙江通訊處,主任宣鐵吾,黃埔一期生,時任浙江省保安處長,浙江人;副主任周漢儀,黃埔六期生,湖南人。
四川通訊處,主任葉維,黃埔四期生,四川人;副主任楊律,黃埔四期生,四川人。
安徽通訊處,主任李國干,黃埔一期生,廣東人;副主任丁培鑫,黃埔五期生,安徽人。
湖北通訊處,主任阮齊,黃埔二期生,時任軍訓主任委員,湖北人;副主任覃學德,黃埔一期生,廣西人。
江西通訊處,主任郭禮伯,黃埔一期生,江西人;副主任張禮獻,黃埔二期生,江西人。
上海通訊處,主任陸傑,黃埔一期生,江西人;副主任呂哲,黃埔四期生,四川人。
河南通訊處,主任蕭作霖,黃埔一期生,湖南人;副主任張其峯,黃埔六期生,湖南人。
湖南通訊處,主任蔣肇周,黃埔三期生,湖南人;副主任向陽,黃埔五期生,湖南人。
江蘇通訊處,主任李守維,黃埔二期生,時任保安副處長,江蘇人;副主任侯鼐釗,黃埔一期生,江蘇人。
河北通訊處,主任缺,副主任何其祥,黃埔五期生,河南人。
山東通訊處,主任缺,副主任孟振乾,黃埔四期生。
福建通訊處,主任葉成,黃埔三期生,時任保安處長,浙江人;副主任鄺積典,黃埔四期生,湖南人。
雲南通訊處,主任陳廷壁,黃埔一期生,雲南人;副主任盧浚泉,黃埔四期生,時任干訓班上校團長,雲南人。
陝西通訊處,主任馬志超,黃埔一期生,時任公安局長,甘肅人;副主任萬國藩,黃埔二期生,江西人。
甘肅通訊處,主任史銘,黃埔一期生,時任公安局長,湖南人;副主任缺。
貴州通訊處,主任馮劍飛,黃埔一期生,時任保安處長,貴州人;副主任趙爾玉,黃埔七期生,貴州人。
山西通訊處,主任王國相,黃埔一期生,時任保安團長,山西人;副主任王慎之,山西人。
廣西通訊處,籌備員卿明騏,黃埔三期生,廣西人。
留日直屬小組,組長嚴澤元,黃埔三期生,四川人。
綏遠通訊處,主任包景華,黃埔四期生,奉天人。
廣東通訊處,主任侯志明,黃埔四期生,廣東人;副主任謝鎮南,黃埔三期生,廣東人。
歐美通訊處,主任鄧悌,黃埔一期生,湖南人;副主任吳祖楠。
通訊處工作幾乎全由黃埔生在負責。
封面
軍事委員會 中央各軍事學校畢業生學籍登記證 封面
登記情況
畢業生調查處按照核准登記的學校,分別統計了班科別、期別、成立時期、訓練期限、畢業生登記數量和登記證字別。
黃埔軍校的各班科別各自有登記證字別,其他軍校基本上是一校一個登記證字別。比如黃埔軍校除了登記證字別為「黃字」的1至10期外,還有軍官團、廣州高級班、憲兵科、武漢分校等諸多班科,畢業生登記證字別皆有不同。
期別指的是共舉辦哪幾期。比如黃埔軍校至1937年已舉辦一到十期,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有一二兩期。
黃埔軍校潮州分校一期比敘為黃埔三期,潮州分校二期比敘為黃埔四期。黃埔軍校憲兵科屬黃埔二期,1926年的黃埔軍校憲兵教練所屬黃埔四期。
1932年設立的憲兵教練所,及至1935年改為憲兵學校後,學籍均非黃埔軍校。
可以說黃埔軍校專設憲兵教育的只有憲兵科和1926年的憲兵教練所兩期。在黃埔軍校內部皆稱憲兵科為一期,憲兵教練所為二期,直到1928年黃埔同學會通告改稱。後來的憲警班已非純粹的憲兵教育。
黃埔軍校六七兩期比較特殊,除去南京外,還存在於武漢和黃埔。這裡面有國共合作破裂、寧漢分裂的影子。故武漢分校除了登記證字別「漢分字」的分校學生外,還有「漢字」的六七兩期學生。黃埔母校還繼續招收過第七期學生,登記證字別為「埔字」,而非「黃字」,以示區別。
黃埔軍校的軍官團學員最終畢業897人,此次登記畢業生15人,皆因學籍不可重複登記之故,說明軍官團學員幾乎皆有其他學歷。其他班科的情形亦如此。
中央警官學校、廬山峨眉山軍官訓練團、第二和第三軍官學校亦列入中央軍事學校。在黃埔軍校之後,南京政府還另設很多專校,比如陸軍步兵、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學校。
現在很多人總是搞不清黃埔軍校早期班科之別,實在是因為早期班科太多太雜。不過下表詳盡所有,值得參考了解。
表格1
表格2
表格3
表格4
表格5 註:第二軍軍官學校第一期原屬建國湘軍講武堂
表格6
(註:內容來源於「鄉土寧海」 圖文|蓋蒼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