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晟 通訊員 凌亦雯
今年第五場雨雪即將來襲,全省主要降雪時段:今天(2月22日)傍晚到明天上午!
這天清晨,杭州臨安區高虹鎮活山村朵朵果蔬農場負責人陳維朵早早起床,她要和時間賽跑,儘早給20來個農業大棚加固。
近期頻繁的雨雪天氣及冰凍,臨安區部分農業大棚設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對農作物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上一輪雨雪天氣,我們家就被壓壞了7個大棚,損失3萬多,當時我就哭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我就鼓勵自己,要振奮起來……」今年42歲的陳維朵,雲南昭通人,來臨安18年,以前和丈夫在廠里打工,4年前開始種植大棚蔬果。
位於高虹鎮活山村的朵朵果蔬農場,有29個農業大棚,種植著白菜、芹菜、萵苣、草莓等六七種果蔬,共25畝,是一家人的收入來源。「我們主要賣給當地人,也有一些杭州人會開著車過來買,他們說很喜歡我們種的『土菜』。」
雖說有了農業大棚,不再像以前那樣完全靠天吃飯,但遇到極端的雨雪天氣,也扛不住。

有了上一輪雨雪天氣的「教訓」,昨天一早,陳維朵和丈夫就折來了柴木、點起煙爐,用熏煙法給蔬菜大棚增溫防護。
「我們把柴火放在棚裡面燒,用煙來增溫。裡面煙熏了之後,溫度上來,大棚上面的雪就積不高,雪會往兩邊滑落,大棚就安全了。」不過陳維朵說,如果遇上大雪,光靠煙爐還不足以防雪抗凍。
因此,基地還提前加固檢修了各種植大棚,爭取為農業生產再上一道「雙保險」。

「今天忙了一整天,才加固完1個大棚,晚上還要打著電筒繼續干。」晚上6點半,小時新聞記者再次致電陳維朵,她說和丈夫還在農場忙活。
「除了草莓大棚和一些長勢較好的蔬果大棚,我們把大部分的大棚薄膜都掀開了,免得連大棚都賠上。」她說。
這個雨雪夜,對陳維朵來說註定是無眠的,「聽說這輪降雪要持續到明天,雪不停,不敢睡。我用竹竿做了個耙子,打算邊下雪邊清理大棚……」

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臨安區農林技術推廣中心相關科室將會同高虹鎮、板橋鎮、清涼峰鎮等地農辦,實時跟進各基地雪後受低溫弱光影響程度。一方面指導好農戶加強大棚蔬菜(含育苗)的補光、保溫,以促進光合作用和有機養分吸收;另一方面指導農戶加強蔬菜病害防治,在葉面噴施藥劑困難的情況下,儘可能改用腐霉利、速克靈等煙熏劑,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切實保障居民「菜籃子」供應。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