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國內的馬拉松跑賽扎堆迎來了一波高潮。但這兩天,馬拉松跑圈的風頭卻都被大連馬拉松給「搶」了過去。
3月22日,大連國際馬拉松賽的官網上發布了一份公告,要求選手參賽時「務必穿著賽事組委會統一發放的參賽服裝」,否則將不予檢錄,拒絕參加比賽,更加嚴格的是,賽道沿途嚴禁私設服務站點。
消息一出,隨即引來了一大波吐槽,被跑友稱為「史上最嚴馬拉松公告。」
最終,在跑友們的反對聲音下,大連國際馬拉松組委會撤回了這一禁令,表示參加全馬和半馬的選手憑號碼布檢錄即可。
組委會表示,這一想法原本是為了加強管理,對抗「替跑」和「蹭跑」,而為了這一「世界難題」,其他的許多馬拉松組委會都曾實行過各色辦法。

大連馬拉松。
禁穿私服引網友瘋狂吐槽
3月22日,大連國際馬拉松官網發布的一份公告給這項賽事招了不少「黑」。
公告中稱,「為了便於賽事裁判員、工作人員、志願者辨識您參賽選手的身份。參賽時務必穿著組委會統一發放的參賽服裝」。同時,參賽服和號碼布都將作為檢錄的依據,任何一項不符合,便將被拒絕檢錄參賽。
公告一出,立刻在跑友中間引發了一場「抗議」,甚至有不少人表示要抵制大連馬拉松,或是要求組委會退錢。
有網友表示,這個規定「太不合理」,「參賽服大部分質量差,不透氣,還有尺碼不合適,第一次穿需要洗滌等問題。」

被撤下的公告。
還有人認為,組委會的通知太「官僚」,如果要實行這個規定,就應該降低參賽費,並由組委會把衣服洗好烘乾。否則新衣服有異味容易影響參賽者健康,同時還容易造成皮膚擦傷。
此外,也有人認為組委會的做法是「先斬後奏」。
「這個想法可以有,首先要提前郵寄服裝讓參賽者適應。」一名跑友表示。
還有人認為,「既然要求統一著裝,就應當在報名規則中面向所有跑者詳細說明。」
在大連國際馬拉松賽官網上發布的《競賽規程》中,的確找不到和參賽時著裝相關的規定。不過,在組委會3月6日發布的《報名須知》中,倒是的確有這麼一個條款,「所有項目的運動員,應穿著大會統一提供的比賽T恤參加檢錄和比賽。」

大連馬拉松公告。
組委會聲明:是為了防止替跑
在大連馬拉松的私服禁令頒布後,跑友們的反對最終讓組委會得不得「三思」。
僅僅一天後,組委會就再次頒布了一則公告,表示根據民意調查結果,對賽事組織的檢錄工作進行調整:參加全馬和半馬的選手憑號碼布就可以檢錄。不過10公里健身跑和迷你馬拉松選手仍然需要穿著組委會發放的參賽服。
組委會表示,限制參賽服裝,原意是為了「更好地保證賽事良好的公共秩序」,「並非針對正常報名的參賽者」。
而就在發布私服禁令的同一天,組委會還在官網上發布了一份《關於拒絕「蹭跑、替跑」的一封公開信》,向跑友提出了10條預防及防止替跑、蹭跑的提醒措施,其中表示,蹭跑、替跑行為一經查出,將終身禁止違規者參加組委會舉辦的賽會,並報請中國田協追加處罰。

防止替跑公告。
事實上,在中國田協的「嚴管」之下,國內馬拉松對蹭跑、替跑行為的打擊力度正越來越大。
據新華網報道,3月20日,中國田協副主席王大衛在2016中國馬拉松年會上,就《中國境內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風賽紀管理規定》的修訂內容作了解讀。
中國田徑協會在第六條中新增規定:對於替跑、蹭跑等弄虛作假行為,第一次發生,給予終身禁止參加該賽事的處罰;第二次出現,給予在中國田徑協會所有認證賽事中終身禁賽的處罰。
大連馬拉松要求穿著統一提供比賽T恤參加檢錄。
防止替跑,看看這些賽事用什麼招
在減少替跑、蹭跑等行為方面,大連馬拉松強制著裝的辦法或許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無疑並不能杜絕這些現象的發生。
在這一方面,許多國內和國外的馬拉松跑賽都推出過各類方法。這些經驗,馬拉松辦賽方或許都可以借鑒。
比如今年1月的廈門馬拉松,就啟用了三道關卡:第一是安檢口,不攜帶號碼布者不允許入內;第二是分區入場檢錄,不同出發區域的跑者須從不同入場口進入賽道,分區存包;第三是晶元計時檢錄,可迅速查出晶元與號碼布不匹配的人員。
此外,還有許多馬拉松使用了開放名額轉讓的方式來打擊「黑市交易」。

例如國際上比較知名的阿姆斯特丹馬拉松。比賽前一個月之前,可以免費轉讓一次名額,只需在官網登記信息即可。接受者的資格審核需要額外的人手處理,也需要幾天的核證期。
香港100、無錫馬拉松等開明賽事在開賽前一定天數提出申請,可以全部或部分退費。離比賽越近,可退款的百分比越小。
為了確定前來跑步的人就是報名者本人,柏林馬拉松要求必須本人領取參賽物資,領取時在手腕上用熱壓方式鎖上一次性的手環,比賽當天除了號碼簿,還需要出示完整的手環。
不過,即便這樣的辦法,也很難做到像火車站機場安檢那樣的嚴格程度,百分百杜絕替跑行為。如果引入身份證驗證,人臉或指紋識別等高精確度的措施,不僅會增加流程,也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更多專業跑步健身內容請關注本欄目微信號:sijiabenpao或搜索公眾號:私家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