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根據信德海事網此前報道《確認!長榮海運將訂造超10艘大型集裝箱船舶》中介紹到,上月26日,長榮海運舉行新聞發布會,該集團董事長張正鏞表示,公司準備訂購十多艘超大型貨櫃輪,公司在船舶價格低檔時投資新船隊。
如今有消息傳出,長榮海運海域正在就建造4艘1800teu的支線型小型集裝箱船舶詢價。
業內消息人士稱,該集裝箱公司已與遠東造船廠接洽,建造4艘1800 teu集裝箱船舶,交船時間在2021年和2022年之間。
新船建成後將投入日本、韓國和台灣島之間的貿易運輸,且與大船通過與獨立船東合作租進的方式不同,該批船舶長榮期望直接擁有成為其船東。
上月張正鏞就曾介紹到,長榮海運四月到五月的貨量很滿,主要是長榮近年來布建近洋線有58艘船,而美中貿易戰後,廠商積極布局東南亞,而長榮海確定有船舶載貨下,客戶給長榮海運的貨量增加很多。張正鏞說,近洋線的貨物集滿後,再換成大船運往歐美,歐美線貨量也不錯。
亦即,長榮海運的業務中,通過」小船「獲益不少。
此外,長榮此前也曾表示青睞脫硫設備以滿足2020限硫新規。目前長榮海運已經有139艘船舶安裝脫硫設備。
事實上,根據初步消息稱,長榮本次詢價的這四艘支線集裝箱船也將安裝脫硫設備。
業內人士估計,據目前的市場行情估計,建造這樣一批船舶預計將花費最高至1.26億美元。「傳統1800 teu新造船的價格在2500萬至3000萬美元之間。」「安裝洗滌器還需要100萬至150萬美元。」
韓國的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日本今治造船、日本聯合造船以及中國的揚子江船業、江南造船以及滬東中華都可以建造類似船舶。
根據長榮海運上月新聞發布會披露的數據顯示,長榮海運目前船隊207艘,總運能約127.7萬TEU,其中,自有45%,長租55%,未來交船有大艘、小船,而今年下半年交船8艘(2艘2800TEU、3艘20000TEU、3艘1800TEU),預計2020年到2022年將有55艘(20艘12000TEU、21艘1800TEU、10艘2500TEU、4艘2500TEU)交船,屆時,總運能可以達166萬TEU。向全球第5大航運公司的寶座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