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情核查工作人員深入受災村民家查看房屋受損情況。 四川應急供圖
中新網成都9月12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2日從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獲悉,該省減災委專家委及省減災中心組織多批次專家團隊深入瀘定6.8級地震災區,通過實地核查等方式開展震後相關災情核查等工作。

瀘定磨西鎮一處半山坡上在地震中受損的民房。 四川應急供圖
9月5日12時52分,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大渡河畔地震中受損的民房。 四川應急供圖
據了解,為及時、全面地掌握此次地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科學編製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四川省減災委辦公室派出多個以省減災委專家委專家為成員的工作組趕赴震區,對損毀房屋、市政設施、交通設施等進行實地核查。目前已組織了20餘人專家團隊,分別在前後方開展查災核災、災情值守、遙感解譯、建立模型、模擬分析等工作。「這是劉元方老人的家吧,這房屋已完全坍塌了,他家有多少人?」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減災中心工作人員劉江看著眼前的廢墟詢問道。「他們家一共10個人,地震發生時有4人在家,村裡大多房屋都有不同程度受損,這一片受損較嚴重,挨著的這幾戶房子都倒塌了。」雅安市石棉縣新民鄉海子山村長指著周圍的廢墟稱。

災情核查工作人員正在現場查看地震中受損的公路。 四川應急供圖
地震後震區山路更加難走,有些地方甚至沒有路,災情核查工作組的車輛大多數都不能前往,幸運時能搭上老百姓的摩托車,多數路段只有靠雙腳走徒步去,加上高原反應讓災情核查工作組又多了一項困難需要克服。「震後的路難走,呼吸也困難,村民們的家都沒有了,我們再累點也不算什麼,就是不能漏了一戶。」瀘定磨西鎮燕子溝鎮災情核查的一名工作人員稱。

災情核查工作人員正在一處受損民房前了解情況。 四川應急供圖
地震發生後,前往石棉縣王崗坪鄉挖角村的道路因滑坡阻斷,當地村民帶領工作人員徒步翻越險峻進村組,工作組一行7人行進途中還要時刻提防前山上落石。「地震後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們的到來給我們村民帶來了希望。」挖角村一處廢墟前,受災的村民哽咽稱。
9月6日起,災情核查工作組便分赴雅安市石棉縣新民鄉、蟹螺鄉、王崗坪鄉,漢源縣宜東鎮,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得妥鎮、燕子溝鎮、德威鎮,九龍縣洪壩鄉,以受災範圍為基礎,綜合利用震區上報災情、實地調查和遙感信息解譯獲取數據,對受災範圍內人口、房屋、居民家庭財產、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毀損實物數量進行抽樣、校核與評估。

地震廢墟上災情核查工作人員正在查看倒塌民房情況。 四川應急供圖
截至目前,已實地核查9個鄉(鎮)431戶受損房屋,以及9處市政設施、20處交通設施、1處水利管渠設施、1處地震台監測點設施等。「將綜合現場調查、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災情綜合指數模型計算等多種技術手段,全面核查核准災害損失,為災後重建規劃編製提供有力支撐。」四川省減災委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已組織住建、交通、教育、經信等省級涉災部門,累計派出90餘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實地核查災情,地震相關災情核查工作仍在有序進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