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除了比賽、冰演之外,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神隱」的黑洞期里。而且非常徹底地貫徹自己是運動員而不是「偶像」的行事準則,所以雖然是從小就在電視台的紀錄下長大、比賽十幾年的羽生結弦,卻依然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迷」是待解的。
比如下面這幾個:
羽生結弦不怕冷么?
之所以說到這個問題,是因為即便是在北京參加冬奧會期間,羽生結弦也多次被拍到穿著僅一件短袖T恤回到駐地。(因為圖片都是偷拍所以這裡不放了)
即便不是短袖T恤,他在北京期間,整個穿得也非常少!最常見的是穿著著日本隊的白色單層隊服出現。在當時依然零下的北京,這身和周圍一眾的羽絨服相比,好像身處兩個季節。
事實上,羽生結弦穿羽絨服的時候,真是少之又少。雖然花樣滑冰的賽季都是每年深秋開始,整個賽程歷經最冷的一段日子,比賽的場地也大部分都是在冬季寒冷多雪的國家和地區,但羽生結弦每每出現,都像是在他自己的氣候里。
這身穿了很多年的「老棉襖」(雖然它是EA的,但依然不改其「老棉襖」本色),是他冬天征戰國際賽場時最常穿的機場到著服。
而整個比賽期間,哪怕身處於12月末的義大利都靈,這種四周白雪皚皚的義大利北部城市,清晨天還未亮就要去場館公開訓練、身邊的教練、其它選手們都羽絨服裹得很嚴實的情況下,他依然只有運動服+運動服的疊穿法。
帽子什麼的 更是完全不存在的,手套什麼的那是只有上冰時才需要的。
哪怕是下雪的天氣,也還是一件厚外套而已。
如果是在NHK杯之類氣溫稍高的日本比賽的時候,那更是分分鐘穿出早春的感覺,哪怕旁邊比他胖兩圈兒的白熊教練依然在穿羽絨服,羽生結弦依然是疊穿運動服就能過冬的穿著。
以至於很多人都懷疑,羽生結弦是沒有一件羽絨服么?
嗯,有還是有的。比如每年底日本參加全日錦標賽時,第一天的抽籤儀式時一定要穿西裝的,那麼一般此時,羽生結弦都會非常難得一見地穿上一件羽絨服。
所以羽生結弦的羽絨服造型,那幾乎就是全日限定版啦!
說起來,是不是因為羽生結弦在冰場上待的時間太長了,所以身體已經自然適應了低溫狀態呢?想來也是有可能的,畢竟他也說過,比起怕冷,他本人是更怕熱的。
羽生結弦和衣服袖子是有什麼仇么?
說完了羽絨服,來說另一個羽生結弦身上很奇怪的點。那就是,他大概和外套的袖子,有什麼「仇」。
仔細看這些照片,你會發現一個共同點——羽生結弦永遠喜歡「擼起袖子加油干」!
這個擼袖子喜歡擼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只要運動服不是絕對貼身的,就一定會把袖子提上去。哪怕是在接受採訪時也會這樣~
領獎什麼的,更是一群人之中只見這一截白花花的手臂~
甚至於,考斯滕的袖子,不舒服時也想擼就擼起來!
《星降之夜》經典的大白鵝考斯滕初次穿著是,就因為嫌「袖子上的鑽太重」而直接在場邊開始往下薅鑽石擼袖子……這麼說起來,大概這個擼袖子的習慣和跳躍平衡有關係?還是就單純的還是怕熱呢?
這題至今無解。
羽生結弦的褲兜到底能裝下多少東西?
如題。羽生結弦的褲兜,能裝下全世界。
特別是如果他穿得是一件寬鬆的、有大褲兜的運動褲,他能把自己的水瓶、耳機盒等等,全部裝進褲兜!
對自己褲子的鬆緊帶的質量,發出了靈魂拷問。就看你能承受多少重量!
哪怕是看起來很貼身的運動褲,也不在話下,只要敢往裡塞,褲兜依然是萬能的!
只能感謝羽生結弦的考斯滕設計師,沒有給他的考斯滕褲子設計褲兜……否則,他也可能把更多東西,塞進衣服兜也不一定呢!
好啦!其實說起來,這些「未解之謎」,既和羽生結弦的花滑無關,也都多少有一些關係。和冰場上一絲不苟、超級嚴謹、精確到秒的羽生結弦相比,下了冰場的他,並不精緻,甚至有點兒「糙」。
正是因為他把自己對於美、藝術、品質等等的追求,全部投注在了冰場上、羽生結弦的花滑里。這份投入,成就了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