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瑄的iCraft電競之心系列定位高端市場,在外觀、散熱和設計規格上都非常進取,其此前的銘瑄MS-iCraft Z690 WiFi電競之心主板在保證高端Z690主板體驗的同時,產品還能保有實惠的售價,具有極高的性價比,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Craft電競之心系列除了主板之外,還有顯卡產品,並且品類眾多,拿GeForce RTX 3060 Ti顯卡來說,目前iCraft系列GeForce RTX 3060 Ti顯卡一共有三款,分別是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璦珈限定版、GeForce RTX3060Ti iCraft OC 8G T0C和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
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璦珈限定版的特點很明顯,其外觀設計具有濃郁的二次元風格,而GeForce RTX3060Ti iCraft OC 8G T0C和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的區別則在於出廠默認的動態加速頻率。
其中GeForce RTX3060Ti iCraft OC 8G T0C是1800MHz,而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是1710MHz。今天評測的就是一款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其規格可以參考下表:
GeForce RTX 3060 Ti GPU簡介
GeForce RTX 3060 Ti最初採用GA104-200核心,後續加入加密貨幣挖礦限制器後變為GA104-202核心,它仍然基於GA104核心打造,核心面積392.5mm2,晶體管數量174億,生產工藝依然是三星為NVIDIA定製的8nm工藝。
與RTX 3070採用的GA104-300核心相比,GA104-202整整少了一組GPC。GA104核心的一組GPC包含4個TPC,每個TPC又包含2個SM單元,每個SM單元擁有的CUDA核心是128個。
所以與RTX 3070相比,GeForce RTX 3060 Ti少了1024個CUDA核心,其擁有的CUDA核心數量為4864個,相比RTX 3070減少了約17.4%。此外,在頻率方面,GeForce RTX 3060 Ti相比RTX 3070也稍有降低,GeForce RTX 3060 Ti的基礎頻率為1410MHz,Boost頻率1665MHz。
但是在顯存方面,GeForce RTX 3060 Ti與RTX 3070則保持了一致,顯存位寬是完整的256bit,搭配8GB GDDR6顯存,等效數據頻率14Gbps,顯存帶寬一樣是448GB/s。而由於啟用的SM單元減少,並且頻率降低,GeForce RTX 3060 Ti相比RTX 3070的功耗也降低了,。
以上是將GeForce RTX 3060 Ti與同代更強的RTX 3070對比,而如果將GeForce RTX 3060 Ti與上代同樣定位的RTX 2060 SUPER相比較的話,就能看出這一代的60檔次甜點卡進步非常巨大。
首先,這一代的60檔次甜點卡用上了英偉達遊戲卡上第二大的104核心,相當恐怖了,與RTX 2060 SUPER相比,GeForce RTX 3060 Ti的核心面積縮小了不少,而晶體管數卻增大了66億個,CUDA核心數量也是從2176暴漲到4864。
Tensor Cores數目有所降低,但是GeForce RTX 3060 Ti上的是第三代Tensor Cores,要比RTX 2060 SUPER的第二代Tensor Cores性能強大不少,同樣的RT Cores也進化了,來到了第二代RT Cores,並且數目相比RTX 2060 SUPER上的還增多了,AI性能將迎來大漲。
當然,基於新一代Ampere架構的GeForce RTX 3060 Ti顯卡相比RTX 2060 SUPER顯卡還多了這一代Ampere顯卡的一些通用特性。
NVIDIA Ampere顯卡的一些通用技術
NVIDIA DLSS
DLSS的全稱是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翻譯成中文就是深度學習超級採樣,它的作用是通過降低遊戲內的渲染解析度,同時以拉伸來提高顯示解析度,例如1080P的渲染解析度以及4K(2160P)的顯示解析度,來達成提升幀數的目的。
顧名思義,DLSS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分別是深度學習,以及超級採樣。深度學習這部分其實很好理解,就是讓DLSS背後的AI,以機器學習的方式,從海量由超級電腦運行不同遊戲得出來的16K超高解析度圖像參考標準(Ground Truth)中學習,讓AI可以更加準確地根據有限的畫面數據來合成出一幀符合目標顯示解析度的畫面。
至於超級採樣,指的則是以多個維度採樣幀畫面數據,從而增加AI可以作為參考依據的數據量。這裡是包括了4個方式的採樣:一是大家都知道的遊戲低渲染解析度下的幀畫面;二是同一幀畫面的動態矢量數據(Motion Vectors),這些數據可以讓AI「知道」這幀畫面中的對象是在往哪個方向運動當中;三是前一幀被DLSS合成增強過的畫面;最後是上面提到的海量16K解析度圖像參考標準。
NVIDIA Reflex
伴隨RTX 30系顯卡一同發布的,有一個對於電競遊戲,或者更仔細地說對於電競選手來說很重要的新東西,那就是NVIDIA Reflex。那麼這個NVIDIA Reflex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其實它是分為兩部分的,一部分是硬體,一部分是軟體。
硬體部分是直接預安裝在顯示器里的,可以用來測量玩家從點擊滑鼠直到畫面出現變化之間的時間差,也就是整套系統的所有延遲。
而軟體部分則是NVIDIA Reflex SDK。這個NVIDIA Reflex SDK的作用是降低以及測量渲染延遲的,開發者可以直接整合到遊戲內。而在開啟其低延遲模式後,可以讓CPU與顯卡同步,大幅度減少渲染序列,從而降低渲染延遲。
CES 2022上的NVIDIA生態最新進展
在CES 2022上,NVIDIA推出了 160 餘款全新 GeForce RTX 筆記本電腦和 Studio 設計本,包括全新 GeForce RTX 3080 Ti 和 RTX 3070 Ti 筆記本電腦 GPU;還隆重推出了 GeForce RTX 3050 顯卡;重點展示了一些列由 RTX 和Reflex 技術增強的遊戲;全新 G-SYNC 顯示器也首次亮相。
更多RTX遊戲
RTX遊戲的陣容仍在不斷擴大,除了去年的熱門遊戲包括 「使命召喚:戰區 (Call of Duty: Warzone)」、「毀滅戰士:永恆 (DOOM Eternal)」、「喋血復仇 (Back 4 Blood)」和「死亡循環 (Deathloop)」之外。現在「前夕 (The Day Before)」、「彩虹六號:異種 (Rainbow Six Extraction)」、「逃離塔科夫 (Escape from Tarkov)」以及「消逝的光芒 2 堅守人性 (DYING LIGHT 2 STAY HUMAN)」等遊戲也加入了RTX陣容。
更多Reflex遊戲與硬體生態
目前全球排名前 10 的競技類射擊遊戲中,有 8 款都集成了NVIDIA Reflex,每個月有超過 2000 萬 GeForce 遊戲玩家開啟 Reflex 進行遊戲競技。而現在Reflex繼續在擴大,有七款搭載 Reflex 的遊戲即將推出,並且擴展到新的遊戲類別。
這些新款 Reflex 遊戲中,包括有全球領先的在線賽車模擬器遊戲 iRacing、「彩虹六號:異種 (Rainbow Six Extraction)」。 隨著遊戲的發展,Reflex 的硬體生態系統也在持續發展。藉助 Reflex 延遲分析器,玩家只需單擊一下滑鼠,即可輕鬆測量系統延遲。現在已經有來自 16 家品牌的 50 餘款 Reflex 滑鼠和顯示器,其中包括來自 Alienware、AGON、CORSAIR、EVGA 和 Logitech 的 6 款新 Reflex 滑鼠,以及 6 款全新 Reflex 顯示器。
顯卡外觀及燈效
介紹完生態之後,讓我們把目光回到本次測試的顯卡上面。這張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顯卡採用了遊戲風格的設計,正面有3個大尺寸的散熱風扇,均是9cm直徑,採用11葉片寬幅設計,可以帶來上佳的散熱效果和靜音體驗。正面整體採用黑色配色,輔助以部分鏡面點綴,沉穩中不失精緻。
背板整體採用陽極氧化工藝,質感非常突出,並且一半表面採用了拉絲處理,另一半表面採用了磨砂處理,使得整體精緻程度更上一層樓。此外,背板還具有RGB燈效,可讓顯卡在萬般色彩中變幻。
除了美觀方面之外,金屬材質的背板還具有加固PCB使其不易變形、不受靜電以及外力的破壞,有效的延長顯卡壽命,而金屬背板上的多重散熱孔的設計則是為了更好的散熱表現,降低顯卡運行時候的溫度。
視頻介面方面,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採用了標準的3個DP介面和1個HDMI介面的常規設計,這個HDMI介面是2.1版本的,可以支持8K 60FPS或4K 120FPS的視頻輸出。供電介面是單8Pin供電介面。
燈效展示
燈效方面,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顯卡的燈效為銘瑄新一代Skylight燈效,具有RGB呼吸燈效等多種燈效模式。
顯卡拆解:4熱管、8相供電
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顯卡具有4根毛細液冷熱管,均進行了鍍鎳處理來防氧化,熱管採用了高成本的迴流焊工藝,與GPU核心接觸的地方,是打磨平整的大面積純銅底座,可以很好的及時傳遞GPU核心的熱量,通過熱管迅速的分散到大量的散熱鰭片之中。
PCB上面可以看到顯眼的GeForce RTX 3060 Ti核心,代號是GA104-202,是LHR核心,周圍是8顆SK海力士的H56C8H24A1R-S2C GDDR6顯存,單顆1GB容量、32bit位寬,8顆一共組成8GB的顯存容量和256bit的顯存位寬,等效的顯存數據速率為14Gbps。
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一共採用了8相供電,其中核心供電6相,都在GPU晶元的左側,顯存供電2相,都在顯存的右側,核心MosFET和顯存供電的MosFET均是來自大中(sinopower)的7340EH-WW94Z,核心PWM主控是常見的NCP81610,顯存PWM主控是常見的uS5650Q。
測試部分
通過GPU-Z可以看到,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顯卡的基礎頻率為1410MHz,Boost頻率為1710MHz,相比公版OC了45MHz,顯存等效數據速率為14Gbps。
通過GPU-Z還可以看到待機狀態下風扇轉速為零,然而實際上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的風扇還是在轉動的,並沒有停轉,筆者與銘瑄核實之後確認該卡並不具有風扇智能啟停功能。
此外,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的默認溫度上限是83攝氏度,玩家可以選擇向上解鎖到90攝氏度,功耗上限默認為220W,已經鎖死功耗上限,不可向上解鎖。
測試平台
測試平台如上表所示,處理器為Intel Core i7-12700K,主板是微星MPG Z690 CARBON WIFI暗黑主板,內存是2條16GB的威剛XPG 龍耀D50 DDR4-3600內存組成的32GB雙通道配置,並且在BIOS中打開XMP讓內存運行在3600MHz的頻率,同時在主板BIOS中打開Resizable BAR的支持,其他均採用默認設置。
基準性能測試
我們以3DMark作為顯卡基準性能測試,測試項目包括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以及Port Royal六個項目。其中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三個項目分別測試的是顯卡在DX11遊戲中的1080p解析度、2K解析度和4K解析度下的性能指數,Time Spy、Time Spy Extreme兩個項目則是顯卡在DX12遊戲中的2K解析度和4K解析度下的性能指數,Port Royal是測試的顯卡實時光線追蹤的性能指數,具體成績見下表,表中所列成績均為3DMark顯卡單項的得分。
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顯卡的3DMark成績表現符合預期,如果與之前的公版成績比較的話,會發現擁有更高頻率的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的成績要稍微好一點。
遊戲性能測試
本次遊戲測試均選擇2K解析度且在預設最高畫質下測試,支持光線追蹤的在此基礎上將光線追蹤效果開至「高」,具有光追同時支持DLSS技術的均開啟DLSS,支持DLSS 2.1的均開啟至「平衡模式」(所測遊戲中,除了《塵埃5》和《孤島驚魂6》其他幾款遊戲均支持DLSS技術,《使命召喚: 先鋒》不支持光線追蹤故而也不開啟DLSS)。
遊戲:《使命召喚: 先鋒》
此外默認不是全屏的手動改為全屏,默認開啟了垂直同步的手動關閉垂直同步,除以上所述之外其他選項均為默認設置,且均採用遊戲自帶的Benchmark輸出結果如下:
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的遊戲性能表現還是非常優秀的,幾乎所有遊戲都在2K解析度、最高畫質、高級光追效果下藉助DLSS平衡模式都可以達到暢玩體驗,新的單機大作《塵埃5》和《孤島驚魂6》都沒有DLSS的幫助也可以分別達到76幀和72幀,可以說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面對現在的任何遊戲都可以輕鬆勝任2K解析度下的優秀遊戲體驗。
溫度及噪音表現:滿載70.3攝氏度、風扇全速48.3dBA
我們的顯卡散熱測試均在裸機狀態(如果安裝在機箱內,GPU溫度會高出5℃左右)下進行測試,本次測試時環境溫度約為22.8℃。待機溫度是開機以後記錄10分鐘,滿載溫度則是完成3DMark Time Spy壓力測試後記錄下,數據通過GPU-Z的Log to File功能記錄,以下為溫度測試曲線。
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並不具有待機停轉功能,所以這個待機溫度非常的低,而且可以一直穩定在低溫,僅有29攝氏度,待機時候熱點溫度也不過41攝氏度,非常的清涼。
滿載狀態下,該卡最高溫度僅僅才只有70.3℃,關注最熱點溫度的話,也最高才83.3攝氏度,屬於非常好的滿載溫度表現了。
噪音方面,噪音測試在我們特製的靜音櫃中完成,靜音櫃中的環境噪音最低可以達到25dBA,基本上能很好的測試出樣品的真實噪音水平。測試的狀態為顯卡散熱風扇全速運轉的狀態,以下噪音值為距離聲源1米處的噪音水平。
經測試,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顯卡風扇全速運轉下的噪音值為48.3dBA。
滿載GPU核心實際頻率:1875MHz上下
由於GPU Boost技術的原因,顯卡可以通過監測功率和溫度,讓 GPU 能夠在不超出安全或舒適度極限的情況下充分運用每一絲性能,以超出標註的Boost頻率運行,在進行溫度測試的3DMark Time Spy壓力測試過程中,我們也記錄了顯卡的在滿載狀態下的GPU核心實際頻率如下圖所示:
在滿載狀態下,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的實際GPU核心頻率最高上到過1965MHz,穩定後波動幅度不算大,可以一直維持在高頻率,滿載過程中最低頻率為1815MHz,大部分時間保持在1875MHz上下。
功耗測試:滿載平均215W
通過我們專用的顯卡功耗測試儀器,可以分別精確地測量顯卡PCI-E、外接電源介面瓦特數,顯卡最大功耗在3DMark Time Spy壓力測試中獲得,待機功耗則是在進入系統後記錄1分鐘取平均值。
經過測試,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的待機功耗平均為18W,滿載功耗平均為215W,峰值功耗到過265W,搭配電源的話,考慮到CPU等平台其他部件的功耗,建議650W的電源起步。
總結
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顯卡外觀採用了極富遊戲風格的設計並且具有新一代Skylight燈效,用料方面,採用了4根毛細液冷熱管並且均進行了鍍鎳處理來防氧化,熱管採用了高成本的迴流焊工藝,與GPU核心接觸的是打磨平整的大面積鍍鎳純銅底座,並且具有6+2相供電設計。
該卡相比公版OC了45MHz,同時性能和功耗也略高於公版的GeForce RTX 3060 Ti,實測滿載最高溫度僅僅才只有70.3℃,最熱點溫度最高也才83.3攝氏度,滿載平均功耗為215W,噪音方面,風扇全速下距離聲源1米處的噪音水平為48.3dBA。
銘瑄GeForce RTX 3060 Ti iCraft OC 8G S1在外觀設計及用料方面屬於非公版GeForce RTX 3060 Ti顯卡里中高端的存在,三個11葉片寬幅設計的9cm散熱風扇、新一代Skylight燈效、細節方面如熱管鍍鎳以及大面積鍍鎳純銅底座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而其性能與功耗與其出廠默認的動態加速頻率相符,其5199元的售價屬於非公版GeForce RTX 3060 Ti顯卡中較便宜的存在,總的來說值得推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該卡不支持風扇智能啟停和留意317mm的長度要與自己的機箱能兼容。